一种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459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片装置。该叠片装置包括叠片台以及叠片压板组,所述叠片压板组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的前后侧的两组;所述叠片压板组至少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联动机构与传动凸轮传动连接,可由所述传动凸轮带动联动靠拢压合在所述叠片台上或者相互分离并从所述叠片台上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叠片装置采用凸轮及联动机构进行叠片压板的传动压片,使得叠片压板对外作用力稳定可控,且叠片台辅以音圈电机进行精准的升降控制,从而使叠片压板的叠片压力精准可控,可有效避免叠片时叠片压板对极片和隔膜的损伤,确保叠片的电芯质量,同时叠片速度有更大的提升,有利提高叠片生产效率。有利提高叠片生产效率。有利提高叠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电芯叠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片生产时锂离子电池电芯生产中的主要生产方式,在叠片生产过程中,极片与隔膜交替叠放并由压板进行叠放后的层压,以避免叠片的电芯出现松散。由于极片及隔膜极薄且易受损,在压板层压作业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压板压力,避免对极片及隔膜造成损伤而影响电芯质量和使用寿命。
[0003]然而,目前行业使用的锂离子电芯叠片装置的压板及叠片台的传动方式主要为气缸进退及气缸升降模式或者电机驱动丝杆/皮带进退+电机驱动丝杆升降模式,这两种叠片装置的传动模式在叠片时的叠片压板压力控制精度低,无法确保叠片压板在叠片时不损伤极片和隔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的叠片装置存在的叠片压板压力控制精度低、无法有效避免压板在叠片时对极片及隔膜的损伤的问题,提高电芯生产质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具体为基于凸轮驱动及可采用音圈电机进行叠片台升降控制的叠片装置,可实现压板叠片压力的精准控制,实现高质量叠片。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片台以及叠片压板组,所述叠片压板组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叠片台的前后侧的两组;所述叠片压板组至少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联动机构与传动凸轮传动连接,可由所述传动凸轮带动联动靠拢压合在所述叠片台上或者相互分离并从所述叠片台上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X轴运动随动器以及Z轴运动随动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可由所述X轴运动随动器带动沿X轴联动合拢或分离,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可由所述Z轴运动随动器带动沿Z轴同步升降;所述传动凸轮上具有X轴进退凸轮沟槽以及Z轴升降凸轮沟槽;所述X轴运动随动器和所述Z轴运动随动器分别装配至所述X轴进退凸轮沟槽和所述Z轴升降凸轮沟槽内,并分别可沿所述X轴进退凸轮沟槽以及所述Z轴升降凸轮沟槽导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进退凸轮沟槽相对于所述Z轴升降凸轮沟槽位于内圈,且所述X轴进退凸轮沟槽的偏心大径端与所述Z轴升降凸轮沟槽的偏心小径端相对应,所述X轴进退凸轮沟槽的偏心小径端与所述Z轴升降凸轮沟槽的偏心大径端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X轴运动主动顶杆、X轴运动从动顶杆以及X轴连接板;所述X轴运动主动顶杆和所述X轴运动从动顶杆均可沿X轴自由滑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可沿Z轴自由滑动的分别连接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虎钟国光时成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合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