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00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蒙皮、外板、强化层、内板、内蒙皮,强化层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强化骨架,强化骨架包括骨架板以及填充骨架板内腔的缓冲料,骨架板上、下端通过粘结料与外板、内板相连,骨架板由两个交叉的反向弧形板组成,本申请在车身板材结构中设计镂空的强化层,轻质高强,大大提高了车身的力学性能,除了做支撑骨架提高抗冲击性外,还具有优异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促进了板材多层结构间的连接一体化,稳定性强,综合效能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节能、环保和安全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关注的重要课题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现实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汽车轻量化必须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有效减少燃油消耗,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汽车重量。因为降低了汽车重量,虽然有利于改善汽车制动效果,便于主动安全控制,但是碰撞时整个需要被吸收转移的能量就会减少,影响被动安全性,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来实现汽车轻量化。
[0003]车身指的是车辆用来载人装货的部分,也指车辆整体;有的车辆的车身既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又是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车身包括车窗、车门、驾驶舱、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等;车身的造型有厢型、鱼型、船型、流线型及楔型等几种,结构形式分单厢、两厢和三厢等类型;车身造型结构是车辆的形体语言,其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
[0004]市场上的微型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车身在使用时因为车身的轻量化会导致汽车车身的防碰撞能力比较差,从而在发生碰撞时发生导致车身容易发生变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度的轻量化车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在车身板材结构中设计镂空的强化层,轻质高强,大大提高了车身的力学性能,除了做支撑骨架提高抗冲击性外,还具有优异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促进了板材多层结构间的连接一体化,稳定性强,综合效能好,实用性强。
[0006]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蒙皮、外板、强化层、内板、内蒙皮,强化层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强化骨架,强化骨架包括骨架板以及填充骨架板内腔的缓冲料,骨架板上、下端通过粘结料与外板、内板相连,骨架板由两个交叉的反向弧形板组成。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外板、内板两端为Y形结构,中部为椭圆形,其椭圆形内腔用于填充缓冲料,两端Y形构造与外板下表面、内板上表面间形成的内腔用于填充粘结料。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外板、内板朝向骨架板的一侧壁面对应开设有连接槽一,骨架板两端对应连接槽一开设有连接槽二,连接槽一、连接槽二均由若干纵向槽以外端一个横向槽组成,且纵向槽、横向槽内腔连通设置,填充粘结料的空腔与连接槽一、连接槽二内腔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强化纤维网,强化纤维网设于骨架板上端与外板间,以及骨架板下端与内板间。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骨架板上、下端均设有外凸的沿条,外板下表面、内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沿条适配的沿槽。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缓冲料为轻质耐火材料,粘结料为轻质热塑性弹性体。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在车身板材结构中设计镂空的强化层,轻质高强,大大提高了车身的力学性能,除了做支撑骨架提高抗冲击性外,还内置缓冲料,具有优异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设计的连接槽结构,促进了板材多层结构间的连接一体化,连接深度大,相较传统平面粘结,稳定性强,综合效能好,实用性强。
[0014]2、板材间设置由两个反向弧形板组成的骨架板,曲面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承受更大范围角度的力的冲击,两者反向组合,稳定性好,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化效果,且相邻骨架板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整体质量,轻质高强。
[0015]3、车身板材除了内、外蒙皮,层间结构具有一体固化性,连接更为稳定,且通过设置的连接槽结构,粘结料用量少却能保证足够附着力,高效实用,性价比高。
[0016]4、还设有强化纤维网,除了进一步提高板材力学性能外,对强化层具有良好的辅助串联作用,其网状镂空结构,浸透胶料,固化后有利于提高层间结合力,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车身结构;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蒙皮、2外板、3强化层、4内板、5内蒙皮、6强化骨架、7骨架板、8缓冲料、9粘结料、10连接槽一、11连接槽二、12强化纤维网、13沿条、14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如图1、2所示(图1为现有常规车身本体结构),包括车身本体,车身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蒙皮1、外板2、强化层3、内板4、内蒙皮5,强化层3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强化骨架6,强化骨架6包括骨架板7以及填充骨架板7内腔的缓冲料8,骨架板7上、下端通过粘结料9与外板2、内板4相连,骨架板7由两个交叉的反向弧形板组成。
[0022]外板2、内板4两端为Y形结构,中部为椭圆形,其椭圆形内腔用于填充缓冲料8,两端Y形构造与外板2下表面、内板4上表面间形成的内腔用于填充粘结料9。缓冲料8为轻质耐火材料,粘结料9为轻质热塑性弹性体。采用现有市购材料即可,缓冲料用于减轻、吸收冲击时对刚性骨架的冲击能,减小损伤,粘结料用于连接外板、强化纤维网和骨架板。
[0023]外板2、内板4朝向骨架板7的一侧壁面对应开设有连接槽一10,骨架板7两端对应
连接槽一10开设有连接槽二11,连接槽一10、连接槽二11均由若干纵向槽以外端一个横向槽组成,且纵向槽、横向槽内腔连通设置,填充粘结料的空腔与连接槽一10、连接槽二11内腔连通。即连接槽一、连接槽二由纵横交错的横向槽、纵向槽组成,在热塑性弹性体成液态注入时,可形成更为稳定的粘结网,固化后,结合稳定性好,受力范围更大更均匀。
[0024]还包括强化纤维网12(如玻纤加强筋网,在此不作限定),强化纤维网12设于骨架板7上端与外板2间,以及骨架板7下端与内板4间。设置强化纤维网,一方面用于提高板材整体的抗冲击、抗压、抗弯等力学性能,另一方面配合粘结料串联若干骨架板,将整个骨架层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了整体力学性能的稳定性,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效延长。
[0025]骨架板7上、下端均设有外凸的沿条13,外板2下表面、内板4上表面开设有与沿条适配的沿槽14,沿条13、沿槽14适配插接用于将其间的强化纤维网12进一步进行夹持固定。且,沿条设于连接槽一或连接槽二两侧,使用时,随着液态热塑性弹性体注入(整个车身本体板材对应Y形空腔可开设连通其中的注入孔,其椭圆形结构同理可开设供缓冲料注入的开孔),液态流体从Y形空腔分别向上或下进入连接槽一、连接槽二内,实现外板、骨架板、内板间的一体化连接,同时,液态流体浸润透过强化纤维网,将其同步一体固化连接,实现同层同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蒙皮、外板、强化层、内板、内蒙皮,强化层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强化骨架,强化骨架包括骨架板以及填充骨架板内腔的缓冲料,骨架板上、下端通过粘结料与外板、内板相连,骨架板由两个交叉的反向弧形板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内板两端为Y形结构,中部为椭圆形,其椭圆形内腔用于填充缓冲料,两端Y形构造与外板下表面、内板上表面间形成的内腔用于填充粘结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轻量化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内板朝向骨架板的一侧壁面对应开设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星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