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燃料电池电极用PTFE/C复合粉体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1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燃料电池电极,具体说是低温燃料电池电极用PTFE/C复合粉体,利用微波介电加热技术,快速简单、方便地制备碳载聚四氟乙烯复合体,该复合体制备后自成粉末状,无需任何机械研磨,粉体粒径在5~30μm之间。同时利用液相原位沉淀法将质子导电聚合物如Nafion负载于催化剂上,制成催化剂/质子导电聚合物复合体,随后加入上述PTFE/C复合体,制成电极构筑的基本结构单元-催化剂/质子导电聚合物/PTFE/C复合体,并用于制备电极。利用此方法制备的电极,催化剂利用率在50%以上,并且具有充分的气体、质子、电子和水的传递通道,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燃料电池电极,具体说是一种用于低温燃料电池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或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MFC)用电极构筑材料PTFE/C复合体粉末及其在电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具有能量密度大,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并且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组成不同功率的电池堆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发电技术。根据所使用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类型。低温燃料电池包括PEMFC和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MFC),具有工艺简单、开发投入相对较少、可在室温下快速起动、可根据负载要求设计系统大小及比功率高等特点,特别适于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电源、民用的可移动电源和电动车辆的电源。低温燃料电池如PEMFC的工作原理以燃料气为H2/O2为例:1)氢气通过管道和流场板分配到阳极,在阳极催化剂作用下,氢分子解离为带正电的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电子;2)氢离子穿过电解质(质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燃料电池电极用PTFE/C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a.首先将导电碳材料用乙醇或异丙醇润湿,随后加入导电碳材料质量10-100倍的蒸馏水充分搅拌;b.将PTFE乳液加入经充分分散的上述碳材料 的悬浮液中,其中终产物PTFE/C中PTFE的含量为0.1%~50%,该步骤疏水剂滴加量为产物实际量的1.5-3倍,再充分搅拌后,70-100℃加热烘干;c.将烘干后的PTFE/C复合体前驱物,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后,得P TFE/C复合体粉末;微波加热时间为1-120分钟,微波频率是0.896GHz~2.45GH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燃料电池电极用PTFE/C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采用如下方法制备,a.首先将导电碳材料用乙醇或异丙醇润湿,随后加入导电碳材料质量10-100倍的蒸馏水充分搅拌;b.将PTFE乳液加入经充分分散的上述碳材料的悬浮液中,其中终产物PTFE/C中PTFE的含量为0.1%~50%,该步骤疏水剂滴加量为产物实际量的1.5-3倍,再充分搅拌后,70-100℃加热烘干;c.将烘干后的PTFE/C复合体前驱物,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微波加热处理后,得PTFE/C复合体粉末;微波加热时间为1-120分钟,微波频率是0.896GHz~2.45GHz,微波系统的功率为500W~2000W,得到的PTFE/C复合粉末;所制得的PTFE/C复合粉体粒径在5~30μ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为导电性炭黑,碳纤维,活性炭,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或碳微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时间为2-30分钟。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粉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粉体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电极中,具体操作过程如下,a.首先将催化剂在异丙醇溶液中,机械搅拌或超声分散,一般10mg催化剂用5~20g异丙醇分散;b.将质子导电聚合物溶液,加入到上述催化剂悬浮液中,继续机械搅拌或超声混合直至质子导电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植群衣宝廉梁永民王晓丽钟和香张华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