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369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电池液冷系统包括连接于电池模组的第一液冷板和夹设于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均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独立循环通道,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并联连接。车辆具有上述电池液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电池模组温度一致性良好,利于保证电池模组和正常使用。池模组和正常使用。池模组和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中的电池一般具有液冷系统,例如应用于前排为单层电池模组,后排为双层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一般设计有上下两层液冷板,液冷板内的冷却液温度会相互影响,电池整包温度一致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其冷却效果好,电池整包温度一致性佳。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包括连接于电池模组的第一液冷板和夹设于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均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独立循环通道,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并联连接。
[0005]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电芯,所述独立循环通道经过靠近于多个所述电芯两端的区域。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且相互隔开,所述独立循环通道自所述进液口沿贴近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边缘排布至所述出液口。
[0007]可选地,所述电芯的两端均有极柱,所述独立循环通道包括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段、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段,所述循环路径还包括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液段、出液段的中间段,所述进液段、出液段靠近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所述中间段靠近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另一端。
[0008]可选地,所述电池液冷系统具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一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出液接头通过第一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出液口;
[0009]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进液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出液接头;或者,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所述进液接头,且该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所述出液接头,其余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连接支管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液冷板的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
[0010]可选地,所述电池液冷系统具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一进
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出液接头通过第一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出液口;
[0011]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第一后排液冷板和第二后排液冷板,所述第一后排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进液接头,所述第二后排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出液接头;所述第一后排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一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后排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分流扰流柱,沿所述第一液冷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分流扰流柱错位设置;且/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分流扰流柱,沿所述第二液冷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分流扰流柱错位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板或/和所述第一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中设置有流道翅片。
[0014]可选地,所述流道翅片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且沿所述独立循环通道设置的翅片。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板或/和所述第一液冷板包括上下对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流道翅片冲压成型且焊接于所述上盖或下盖,所述流道翅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相接。
[0016]可选地,所述上盖或/和所述下盖冲压成型有导流壁,所述导流壁位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流道翅片的入口端之间,且/或,所述导流壁位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流道翅片的出口端之间。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中部设置有呈平面状的吊装吸盘吸附区域,所述第一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环所述吊装吸盘吸附区域设置。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面设置有冲压凹槽,所述冲压凹槽的底部为所述吊装吸盘吸附区域。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冷板设置于前排电池模组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两侧设置有加强连接部,所述加强连接部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排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
[0020]可选地,所述加强连接部为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两侧且贴于所述端板外侧的折弯部,所述固定结构为连接于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板的铆钉。
[0021]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上拉板连接部和下拉板连接部,所述上拉板连接部通过上锁紧件固定连接于上层电池模组的端板,所述下拉板连接部通过下锁紧件固定连接于下层电池模组的端板。
[0022]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板具有打胶面和用于与电池模组接触的限位面,所述打胶面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导热胶,所述打胶面与所述限位面具有用于容纳导热胶的高度差。
[0023]可选地,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上端面和所述下端的下端面为所述打胶面;所述上盖的两侧一体连接有上限位板,所述下盖的下端面的两侧一体连接有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上端面和所述下限位板的下端面为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
板或/和所述下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0024]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体冲压成型于所述上限位板且与所述下限位板接触的第一凸起部或/和一体冲压成型于所述下限位板且与所述上限位板接触的第二凸起部。
[0025]可选地,所述上拉板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上限位板的两端,所述上拉板连接部相对所述上限位板向上纵向弯折成型;所述下拉板连接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下限位板的两端,所述下拉板连接部相对所述下限位板向下纵向弯折成型;所述上锁紧件、下锁紧件为铆钉。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
[002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电池模组温度一致性良好,利于保证电池模组和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去除电池模组后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中第一液冷板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中第一液冷板和前排电池模组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电池模组的第一液冷板和夹设于两个电池模组之间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均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独立循环通道,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出液口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电芯,所述独立循环通道经过靠近于多个所述电芯两端的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一侧且相互隔开,所述独立循环通道自所述进液口沿贴近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边缘排布至所述出液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两端均有极柱,所述独立循环通道包括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段、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段,所述循环路径还包括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液段、出液段的中间段,所述进液段、出液段靠近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端,所述中间段靠近于所述电池模组相对的另一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系统具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一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出液接头通过第一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出液口;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进液接头,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出液接头;或者,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所述进液接头,且该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所述出液接头,其余所述第二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连接支管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液冷板的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系统具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通过第一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出液接头通过第一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出液口;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第一后排液冷板和第二后排液冷板,所述第一后排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或进液接头,所述第二后排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或出液接头;所述第一后排液冷板的出液口通过第一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后排液冷板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连接支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分流扰流柱,沿所述第一液冷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分流扰流柱错位设置;且/或,所述第二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多个分流扰流柱,沿所述第二液冷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邻所述分流扰流柱错位设置。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板或/和所述第一液冷板的独立循环通道中设置有流道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明王俊陈善达苗微谭晶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