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01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等地)感染尤其严重。人源包虫病主要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影像学检测是最直观最常用的包虫病诊断方法,但是由于包虫病的潜伏期较长,并且只有在包虫病形成的包囊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通过影像学检测到,所以血清学检测是影像学诊断包虫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目前,可以被用来诊断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抗原主要有抗原B(Antigen B)和抗原5(Antigen 5)以及与这两种抗原相关的一些重组抗原。
[0003]迄今为止,已经描述了几种用于包虫病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包括抗体、抗原和细胞因子的检测。其中,抗体检测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包虫抗原种类的发展。但是不论天然纯化抗原还是重组纯化抗原,均在特异性和/或敏感性方面有一定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人源包虫病因涉及到取样困难、分离包虫蛋白困难等因素,一直没有出现更多的可用于血清学检测的抗原。
[0004]现有技术中开发针对包虫抗原的抗体的困难如下:
[0005]1)从包虫病人术后分离的包虫囊中提取包虫蛋白并鉴定,本身是一个技术难点。如果鉴定到的包虫蛋白本身种类就很少,想从中选取可能作为包虫抗原的蛋白将更加困难。
[0006]2)单一抗原种类少。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包虫病诊断抗原B和抗原5,许多研究表明这两种抗原在血清学检测时会产生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0007]3)商品化包虫抗原是天然纯化抗原,分离纯化自细粒棘球蚴破碎后的可溶性抗原片段,是一种包含多种包虫蛋白的混合物。混合的蛋白越多越容易在血清学检测时产生更多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0008]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同时还能高免疫反应率地检测包虫病的诊断抗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免疫反应率检测包虫病的诊断抗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及其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抗包虫病抗体或诊断细粒棘球蚴所致疾病的诊断剂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免疫反应率、特异性和灵敏度。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组蛋白或其突变,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突变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
95%、98%、99%的同一性,并保持所述重组蛋白的功能。
[0012]优选地,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离的核酸,所述分离的核酸编码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重组表达载体,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包含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分离的核酸。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包含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分离的核酸或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体,其中,所述转化体为细菌或真核细胞。
[0016]优选地,所述细菌为E.coli BL21。
[0017]更优选地,所述转化体包含如SEQ ID NO: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检测包虫病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作为抗原检测包虫病。
[0019]优选地,所述试剂盒为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所述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还包括第二抗体、包被液、洗液、显色液、终止液和稀释液。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抗包虫病的siRNA或mRNA疫苗,所述疫苗包含编码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的RNA序列。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涉及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在制备抗包虫病抗体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涉及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在制备诊断细粒棘球蚴所致疾病的诊断剂中的应用。
[0023]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24]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002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6](1)构建了人源包虫病抗原的重组蛋白,对包虫病患者的免疫应答率达到94%,可以用来制作ELIS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检测人源包虫病。
[0027](2)扩充了包虫抗原数据库,所述重组蛋白可大量纯化,方便大规模筛选人源包虫病。
[0028](3)由于所述重组蛋白针对细粒棘球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其单一使用或组合使用有可能提升实验室诊断包虫病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七个囊液组分提取到的全蛋白的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意图。
[0030]图2为HSPG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示意图。
[0031]图3为纯化后HSPG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验证实验结果示意图。
[0032]图4为ELISA实验结果箱形图,其中A为HSPG的ELISA结果,B为Egr的ELISA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0034]实施例1
[0035]1、包虫病人术后分离的包虫囊鉴定包虫蛋白
[0036]1)首先将6个包虫病人(第一批)术后分离的包虫囊根据其组织结构分为四部分提取蛋白,由内向外分别是原头蚴、囊液、生发层和角皮层;又根据其囊液透明与否,将6个包虫囊分为囊液透明组和囊液非透明组。
[0037]2)对每个包虫囊的四个组分均进行了蛋白提取,并将提取的蛋白进行液态酶解,随后使用QE质谱仪进行LC-MS/MS鉴定;
[0038]3)QE下机的原始数据使用maxquant蛋白鉴定软件,使用人和包虫蛋白数据库合集,进行包虫蛋白质鉴定,统计鉴定结果并确定包虫蛋白含量多的包虫囊部分,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039]4)由表1可知,有两点基本结论:一是鉴定的包虫蛋白更多的组织部分是囊液和原头蚴这两个部分;二是只有囊液透明组的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蛋白或其突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突变的氨基酸序列与所述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8%、99%的同一性,并保持所述重组蛋白的功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3.一种分离的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的核酸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其突变。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敏任艳刘斯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