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50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通过在两个立柱之间增加平行横杆,同时在立柱和平行横杆的内部增加小型充电板、充放电电池组、超声波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系统,能够以较小的成本提升防撞杆的实用性。增加的设备技术比较成熟,在市场上的存量较大并且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采购。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公交充电车辆倒车入位时的外部人员干预,通过司机直接观察后视镜内防撞杆的警示灯光闪、防撞杆蜂鸣器的提示音与倒车雷达或影像配合就可以直接操作准确停车入位,确保充电桩与车辆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


[0001]本技术属于充电设施
,尤其是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交车辆充电站的充电桩普遍采用设在基固定基座上的形式。由于充电车辆的充电口普遍设计位于公交车辆的尾部,需要公交车司机以倒车的形式将车辆驶入充电车位,考虑到车辆在倒车的过程中,公交司机只能凭目视、倒车雷达或倒车影像进行倒车,为防止倒车车辆撞倒充电桩,一般安装了铁质的防撞杆,用以阻拦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撞杆可以起到阻拦车辆的作用,但是缺乏提示和报警功能,实际充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1.驾驶员位于驾驶席内的视角是很有限的,通过车内和外侧的反光镜可以大幅度提高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但位于车正后方的障碍物,以及高度不足以通过反光镜看到的或者距离车身过近的障碍物都可能处于驾驶员的视野死角或者视野模糊区中。这样,小则对驾驶员的泊车、倒车感到不便,大则也会带来一些危险。
[0004]2.司机在倒车过程中需要在充电运维人员的配合和指挥下进行倒车,由于场站噪音的原因,处于驾驶位的司机和在充电桩位置的运维人员沟通困难,容易误导司机。
[0005]3.司机驾驶如果出现刹车不及时的问题,车辆尾部将与防撞杆发生物理碰撞,对车辆尾部和防撞杆基础产生外力破坏,以防撞杆的损坏来避免充电桩被撞或者损坏。
[0006]4.防撞杆在实际使用中只能起到界线警示、触发车辆倒车雷达和以本体损坏的形式避免充电设施的损坏,防护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能够用于密封设备温度参数的测量。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包括两个立柱、平行横杆、立柱底座、小型光伏板、充放电电池组、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LED警示灯和蜂鸣器,所述两个立柱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底座上并通过平行横杆连接在一起,小型光伏板安装在立柱顶端,充放电电池组、控制器和蜂鸣器安装在立柱内部,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的正面和平行横杆的正面,LED警示灯安装在立柱外表面上;所述小型光伏板与充放电电池组相连接,该充放电电池组与控制器相连接并为其供电,控制器与超声波传感器、LED警示灯和蜂鸣器相连接。
[0010]而且,所述LED警示灯为环形LED警示灯带。
[0011]而且,所述蜂鸣器朝向立柱的正面,且设有蜂鸣器的立柱外表面设有出声通孔。
[0012]而且,所述立柱的壳体采用不锈钢,壳体表层采用静电喷涂黄黑色警示带。
[0013]而且,所述立柱底座与立柱通过螺纹连接。
[0014]而且,所述立柱底座采用吸盘式。
[0015]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两个立柱之间增加平行横杆,同时在立柱和平行横杆的内部增加小型充电板、充放电电池组、超声波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系统,能够以较小的成本提升防撞杆的实用性。增加的设备技术比较成熟,在市场上的存量较大并且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采购。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公交充电车辆倒车入位时的外部人员干预,通过司机直接观察后视镜内防撞杆的警示灯光闪、防撞杆蜂鸣器的提示音与倒车雷达或影像配合就可以直接操作准确停车入位,确保充电桩与车辆的安全性。
[0017]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有易于防护和再次利用的优势。如果因司机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了车辆与防撞杆的碰撞,造成平行横杆弯曲或横杆倾斜,也不会造成车辆尾部的变形,减少车辆外皮的破坏或损坏赔偿,为司机和公交公司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防撞杆被撞变形后,修复比较简便、成本低,只需要更换破坏的一部分配件后可再次使用,不影响整体外观,相比于传统防撞杆变形后整体更换等情形,能有效节省设施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连接图。
[0021]附图说明:
[0022]1‑
立柱、2

小型光伏板、3

超声波传感器、4

立柱底座、5

LED警示灯、6

蜂鸣器、7

平行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0024]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个立柱1、平行横杆7、立柱底座4、两个小型光伏板2、两个充放电电池组、三个超声波传感器3、控制器、两个LED警示灯5和两个蜂鸣器6,两个立柱通过平行横杆连接,两个小型光伏板分别置于两个立柱顶端,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立柱中的控制器及其部分供电;两个充放电电池组分别置于两个立柱的内部,将小型光伏板转化的电能进行存储,以备无太阳能转化时进行使用;三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置于两个立柱的正面和平行横杆的正面,检测车辆距离立柱的距离;控制器置于立柱内部,接收并处理信息;两个LED警示灯分别置于立柱外表面上,两个蜂鸣器分别置于立柱内部,两个立柱底座置于两个立柱底部。
[0025]充放电电池组、小型光伏板和控制器相互连接,充放电电池组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对控制器进行供电,同时多余的电能存储在充放电电池组中,当无太阳能时,充放电电池组将存储的电能输入至控制器对其进行供电。
[0026]如图3所示,LED警示灯为环形LED警示灯带;控制器分别连接LED警示灯和蜂鸣器,控制器判断超声波传感器的输入,当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车辆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LED警示灯和蜂鸣器进行工作。
[0027]为了使声音能够更加清晰的传输给车辆驾驶员,蜂鸣器朝向立柱的正面,且设有
蜂鸣器的立柱外表面设有出声通孔。
[0028]立柱的壳体采用不锈钢,壳体表层采用静电喷涂黄黑色警示带。
[0029]立柱底座采用吸盘式,并且立柱底座与立柱通过螺纹连接。
[0030]本专利技术包括四种运行状态:
[0031]运行状态1、无车状态、充电待机:
[0032]白天无车状态时,防撞杆两侧的立柱顶端小型光伏板给充放电电池组进行充电,防撞杆两侧立柱和中间平行横杆内的3个超声波传感器持续发射超声波信号。控制器的工作距离为防撞杆前0.5米至3米,障碍物在该距离范围内才开始工作和传输信号。障碍物在防撞杆前的0.5米以内和3米以外的范围之外,控制器处于待机状态,光电提示器、声音提示器不工作。
[0033]运行状态2、倒车入位、开始提示:
[0034]在公交充电车处于倒档状态时,防撞杆前侧出现车辆障碍物,防撞杆两侧立柱和中间平行横杆内的3个传感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后,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波信号,通过控制器对反射波信号进行处理来判断障碍物的所处位置以及和车身的距离,控制器以信号形式传给光电提示器和声音提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用声光报警防撞阻拦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平行横杆、立柱底座、小型光伏板、充放电电池组、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LED警示灯和蜂鸣器,所述两个立柱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底座上并通过平行横杆连接在一起,小型光伏板安装在立柱顶端,充放电电池组、控制器和蜂鸣器安装在立柱内部,超声波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立柱的正面和平行横杆的正面,LED警示灯安装在立柱外表面上;所述小型光伏板与充放电电池组相连接,该充放电电池组与控制器相连接并为其供电,控制器与超声波传感器、LED警示灯和蜂鸣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用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文刘紫熠李红明卢德志曹晓男吴明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