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背景Li3V2(P04)3材料具有可逆性能好,原材料丰富、比容量高(理论容量为 l^mAh/g)等优点。但它具有以下缺点阻碍了它的实际应用(1)合成中V"易 氧化成V",不易得到单相的Li3V2(P04)3 (2)锂离子在Li3V2(P04)3中扩散困难, 导致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低;(3) LhV2(P04)3本身的电导率也很低,导致它大电流 放电性能差。现有的研究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LhV2(P04)3的性能(l)采用惰 性气氛来保护V3+; (2)合成小粒径的Li3V2(P04)3提高锂离子的扩散能力;(3) 加导电剂来提高电导率。目前文献报道合成Li3V2 (P04) 3材料主要采用氢气还原法 和高温碳热还原法。氬气还原法由于采用纯&作为还原剂,在实验操作时由于 H,的易燃易爆性质而非常危险,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所合成材料粒径的分布 不均匀、且导电性能低等缺点。高温碳热还原法由于需要的反应温度比较高, 因而所合成的材料粒径分布不均匀、导电性能和循环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低温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五氧化二钒粉末加热到600~900℃,并恒温1~4h使其熔融后迅速倒入装有水的容器中形成棕红色溶液,该溶液静置4~16h即可形成V↓[2]O↓[5].nH↓[2]O湿凝胶;将湿凝胶洗涤后除去大部分水分,然后在70~100℃下真空干燥4~16h,研磨得到五氧化二钒凝胶粉末;(2)将上述制备得到的五氧化二钒凝胶粉末与锂盐、磷酸盐、乙炔黑按摩尔比为1∶3∶3∶3.6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400℃~700℃烧结10~40h,冷却后即为成品Li↓[3]V↓[2](PO↓[4])↓[3];所述锂盐为醋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胜奎,刘长久,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