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公开的资料表明锂离子电池是在集流体铜箔上涂布包括负极活性物质、粘结 剂、导电碳粉和水组成的负极浆料并干燥后形成负极;在集流体铝箔上涂布正极 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碳粉和NMP组成的正极浆料并干燥后形成正极,负极、 隔离膜、正极依次叠置并巻绕而形成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 展,并且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体积和环保要求提出 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环 保性能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通常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涂布物质的单位面积容量一定要大于正极涂布物质 的单位面积容量,现有设计的比值都是大于1.10,否则,会在充电过程中产生 锂枝晶而造成安全隐患。但是负/正涂布物质的单位面积容量的比值又不能太大, 否则会造成浪费。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中,目前均采用传统方形锂离子电池的设 计,其负/正涂布物质单位面积容量比值是恒定的,在I.IO以上。但由于圆柱形 锂离子电池的特殊结构特点,其负/正极涂布物质单位面积容量是根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圆柱形外壳、电解液以及电连接件,所述电芯包括负极(1)和正极(2),所述负极(1)由集流体铜箔(11)以及涂布其上的由负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碳粉组成的(121)面和(122)面;所述正极(2)由集流体铝箔(21)以及涂布其上的由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碳粉组成的(221)面和(222)面;负极(1)、隔离膜(3)、正极(2)依次叠置并卷绕形成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特征是:所述负极(1)上的负极涂布物质的单位面积容量与正极(2)上的正极涂布物质的单位面积容量的比值Z=1.00-1.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祺,李爱良,方振华,戴金芳,吴洪枫,
申请(专利权)人:方祺,宁波伊司达锂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