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石墨负极成膜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09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石墨负极成膜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含有用如下结构式表示的添加剂,并且该添加剂在锂离子电解液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0.02%-65.6%。上述结构式中取代为一元、二元或三元取代,并且,X、Y、Z分别独立选自碳原子在0~20之间的烷基、烷氧基、芳香基团、羟基、羧基、醚氧基、氰基、硝基、卤素或卤代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促进石墨负极成膜,提高电解液的低温使用性能,提高充放电的循环效率。由所述的电解液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同样具备了这些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
,具体地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一种促进 石墨负极成膜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及地球资源的有限,迫使人们提高对资源的利用 率,二次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使其成为了强有力的候选者之一。由于锂离子电池 具有能量密度高、比功率大、循环件能好、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特点,锂离 子电池已经在手机、移动电话、移动摄像机、笔记木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得 到很好的利用,同时它也是将来电动车能源的理想选择。但是,电池的使用范围 较窄却是锂离子电池目前发展的重要阻碍,尤其是低温条件下的电池性能的扩 展.许多低温条件下如冬季、高纬度、航天技术条件下等都需要锂离子电池能 够正常发挥其性能,但是由于目前商业化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基本都含有碳酸乙烯酯,而其熔点为39°C,显然无法适应后前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行的方法是改用其它熔点较低的溶剂如碳酸丙烯酯(熔点 为-49'C)作为电解液溶剂或者是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但是由于碳酸丙烯酯能 够共嵌入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中,从而导致石墨层的剥落和电 池性能的严重衰退,而且这些方法也增加了电池的成本和复杂性,效果也不是 很理想。通过添加剂实现电池成膜就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添加剂的种类基本局限在二氧化碳、二硫化碳、异氰酸的衍生物和亚 硫酸酯的衍生物,由于添加该类添加剂后,会影响到电池的正常充放电能力, 影响其循环效率,同时对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态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电池在 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使电池膨胀从而无法起到保证锂离子电池 低温使用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促进石墨负极成膜且对锂离 子电池性能影响非常小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 题是将提供一种充放电循环效率高的锂离子电池。为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促进石墨负极成膜的锂 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含有用如下结构式 表示的添加剂,并且该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0.02 %-65.6%;<formula>complex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上述结构式中取代为一元、二元或三元取代,并且,X、 Y、 Z分别独立选自碳原 子在0 20之间的垸基、垸氧基、芳香基团、羟基、羧基、醚氧基、氰基、硝基、卤素或卤代烃。尤其是分别独立选自以下基团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亚乙烯基、苯基、苯甲基、节基、三氟甲基磺酸基、磺酸基、三氟甲基、 溴基或氟基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的添加剂优先选自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2-苯基-l-甲基-咪唑,2-亚乙烯基-1-乙基咪唑,2-氰基-l-甲基咪唑,2-乙烯基-1-苯基咪唑,1-甲基-2-三氟甲基-咪唑,2-磺酸基-1-乙基咪唑,1-甲基-2苯基-3-氟基咪唑,2-溴基-l-乙基咪唑,l-乙基-2-三氟甲基磺酸基-咪唑,l-甲基-2硝基咪唑,l-乙基-2-苯 甲基-咪唑,l-乙基-2-节基-咪唑,2-乙烯基咪唑,2-苯基咪唑,2-乙腈咪吵,2-三氟甲基咪唑,2-溴咪唑,2-乙基咪唑,2-氯咪唑,2-磺酸基咪唑,2-亚乙烯基 咪唑。本专利技术一种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含有0.6 wt.%-90.4 wt /。的碳酸丙烯酯。为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上面所述的促进石墨负极成膜的锂离 子电池电解液来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所述的添加剂,能够有效 促进石墨负极成膜,提高电解液的低温使用性能,提高充放电的循环效率。由 所述电解液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同样具备了这些优点,同时对锂离于电池 的正常的性能影响很小完全可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且本专利技术操作性强、成本低。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得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压范围是0-2V循环性能测试的电压 一时间曲线、与对比例所得的锂离子电池在电压范围是0-2V循环性能测试的电 压一时间曲线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以及与对比例的比较,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 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l/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 —苯基咪唑, 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 —苯基咪唑lwt. %。正极的制备将一定量的LiCo02和乙炔黑均匀分散在由聚偏氟乙烯(PVDF) 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醒P)中的溶剂中,得到均匀的浆料,涂覆在铝箔 上在12(TC真空中烘干12小时,压延后得到正极极片。负极的制备将一定量的碳中间相微球(CMS)和乙炔黑均匀分散在由聚偏 氟乙烯(PVDF)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丽P)中的溶剂中,得到均匀的浆 料,涂覆在铜箔上在12(TC真空中烘干12小时,压延后得到负极极片。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将上述的正极和负极极片与Celgand 2400隔膜组装成 扣式电池,同时将前面的所得到的电解液加入该电池中,密封制得锂离子电池。实施例2: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 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l/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 —苯基咪唑, 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 —苯基咪唑3wt. %。 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采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备出锂离子电池。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 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l/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 —苯基咪唑, 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 —苯基咪唑5wt. %。 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采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备出锂离子电池。实施例4: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l/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氰基-1-甲基咪唑,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氰基-卜甲基咪唑lwt. %。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采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备出锂离子电池。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l/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氰基-1-甲基咪唑,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氰基-l-甲基咪唑3wt. %。 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采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备出锂离子电池。实施例6:将碳酸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以1: 1的比例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六 氟磷酸锂使其配制为lmoVL的电解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该添加剂2-氰基-l-甲基咪唑,使其溶解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以电解液的重量为基准,该添加剂的成分为2-氰基-1-甲基咪唑5wt. %。根据实施例1的相同方法采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备出锂离子电池。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石墨负极成膜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含有用如下结构式表示的添加剂,并且该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所占的重量比例为:0.02%-65.6%; *** 上述结构式中取代为一元、二元或三元取代,并且,X、Y、Z分别独立选自碳原子在0~20之间的烷基、烷氧基、芳香基团、羟基、羧基、醚氧基、氰基、硝基、卤素或卤代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夏琴吴宇平骆宏钧谷秀娟李霞陶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