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94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1
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主支架、第一翻转气缸、第一翻转支架、第二翻转气缸、第二翻转支架、料斗和进料槽,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槽和下料支架,下料槽横放在抛丸机料口下方,上料主支架安置在下料装置前侧;上料主支架与抛丸机本体之间设置有上料辅支架。该上下料装置中的上料装置两段翻转式结构,更合理的设置了翻转气缸的位置,可采用较小负载的气缸和结构强度相对没那么高的翻转组件实现上料,其上料辅支架的设计,可提高上料运行的稳定性和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属于抛丸机配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履带式抛丸机是高强度耐磨橡履带或锰钢履带装载工件,工件被滚筒上的履带带动,开始翻转,同时抛丸器高速抛出的丸料形成扇形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从而达到清理的目的,它适合用于小型铸件、锻件、冲压件、齿轮、弹簧等件的清砂、除锈、去除氧化皮和表面强化,特别适用于不怕碰撞的零件的清理及强化,目前,现有的抛丸机通常都设置有自动上下料装置,但现有上料装置往往都只是采用设置在靠近抛丸机进料口一侧支架上的一个气缸驱动一个料斗进行进料的,由于气缸设置在靠近进料口一侧,其翻转料斗所需力较大,需要配设较大负载的气缸和结构更加牢靠的翻转机构组件才行,虽然整体结构简单,但其对气缸和翻转机构的强度要求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抛丸机本体与上料装置之间无连接结构设计,其上料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较差,同时,料斗在上料时会大部分呈悬空状态,悬空的料斗无支撑结构来分担载重,长时间使用后,料斗的翻转支撑结构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该上下料装置中的上料装置两段翻转式结构,更合理的设置了翻转气缸的位置,可采用较小负载的气缸和结构强度相对没那么高的翻转组件实现上料,其上料辅支架的设计,可提高上料运行的稳定性和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主支架、第一翻转气缸、第一翻转支架、第二翻转气缸、第二翻转支架、料斗和进料槽,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槽和下料支架,下料槽横放在抛丸机料口下方,上料主支架安置在下料装置前侧;第一翻转支架的下端铰接在上料主支架上,进料槽固定在第一翻转支架顶部靠近抛丸机料口的一侧,第一翻转支架的翻转由安置在第一翻转支架下方的第一翻转气缸驱动;第二翻转支架的下端铰接在第一翻转支架上,料斗固定在第二翻转支架的外端,第二翻转支架的翻转由安置在第一翻转支架上的第二翻转气缸驱动;上料主支架与抛丸机本体之间设置有上料辅支架,上料辅支架包括两根前后向横杆、两根竖杆以及以一根左右向横杆,两根前后向横杆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分布在上料主支架和抛丸机本体的左右侧,两根前后向横杆的前后端分别与上料主支架和抛丸机本体固定,两根竖杆分别垂直固定在两根前后向横杆中部的上表面,左右向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杆的顶部固定,当进料槽处于翻转至最高位置时,进料槽的下表面抵靠在左右向横杆上。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该上下料装置中的上料装置为两段翻转式结构,更合理的设置了翻转气缸的位置,可采用较小负载的气缸
和结构强度相对没那么高的翻转组件实现上料;另外,该方案还在上料装置与抛丸机本体之间设置了上料辅支架,该支架不仅可提高上料的稳定性,还可对处于悬空状态的进料槽和料斗进行支撑,可有效提高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当进料槽翻转至最高位置时,进料槽的下表面与左右向横杆的上表面贴合,左右向横杆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层减震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右向横杆与进料槽的贴合面上设置减震结构,可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避免两者发生硬接触,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竖杆的顶部与前后向横杆两端之间采用侧边斜支撑杆连接,竖杆的中部与左右向横杆的中部采用中部斜支撑杆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侧边斜支撑杆和中部斜支撑杆的设置,可有效提高上料辅支架的结构强度,另外,两中部斜支撑杆的布置合理,不仅提高了上料辅支架的结构强度,还不影响下料。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上料辅支架位于下料装置的上方。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前后向横杆为直杆或中部向上拱起的弧形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多种前后向横杆,其中部向上拱起的前后向横杆的设计可极大程度方便下料装置的维护操作。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下料槽通过减震弹簧倾斜安置在下料支架顶端,下料槽上设置有振动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保证顺畅落料。
[0015]本技术主要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新型上下料装置中的上料装置为两段翻转式结构,更合理的设置了翻转气缸的位置,可采用较小负载的气缸和结构强度相对没那么高的翻转组件实现上料;
[0017]2、本新型上下料装置还在上料装置与抛丸机本体之间设置了上料辅支架,该支架不仅可提高上料的稳定性,还可对处于悬空状态的进料槽和料斗进行支撑,可有效提高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8]3、本新型上下料装置在左右向横杆与进料槽的贴合面上设置减震结构,可增大接触面积、避免应力集中,避免两者发生硬接触,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19]4、本新型上下料装置在前后向横杆、竖杆和左右向横杆两两之间之间设置斜支撑杆,不仅提高了其结构强度,还不影响正常下料,实用性非常强;
[0020]5、本新型上下料装置还提供了一种中部向上拱起前后向横杆,该设计可极大程度方便下料装置的维护操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上料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上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上料主支架;2、第一翻转气缸;3、第一翻转支架;4、第二翻转气缸;5、第二翻转支架;6、料斗;7、进料槽;8、下料槽;9、下料支架;10、减震弹簧;12、抛丸机料口;13、抛丸机本体;14、前后向横杆;15、竖杆;16、左右向横杆;17、侧边斜支撑杆;18、中部斜支撑杆;19、提升机;20、开口气缸;21、开口支架;22、封口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结合图1和图2,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主支架1、第一翻转气缸2、第一翻转支架3、第二翻转气缸4、第二翻转支架5、料斗6和进料槽7,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槽8和下料支架9,下料槽8横放在抛丸机料口12下方,上料主支架1安置在下料装置前侧,上料主支架1与抛丸机本体13之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抛丸机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主支架(1)、第一翻转气缸(2)、第一翻转支架(3)、第二翻转气缸(4)、第二翻转支架(5)、料斗(6)和进料槽(7),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槽(8)和下料支架(9),所述下料槽(8)横放在抛丸机料口(12)下方,所述上料主支架(1)安置在下料装置前侧;所述第一翻转支架(3)的下端铰接在上料主支架(1)上,所述进料槽(7)固定在第一翻转支架(3)顶部靠近抛丸机料口(12)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转支架(3)的翻转由安置在第一翻转支架(3)下方的第一翻转气缸(2)驱动;所述第二翻转支架(5)的下端铰接在第一翻转支架(3)上,所述的料斗(6)固定在第二翻转支架(5)的外端,所述第二翻转支架(5)的翻转由安置在第一翻转支架(3)上的第二翻转气缸(4)驱动;所述上料主支架(1)与抛丸机本体(13)之间设置有上料辅支架,所述的上料辅支架包括两根前后向横杆(14)、两根竖杆(15)以及以一根左右向横杆(16),所述两根前后向横杆(14)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分布在上料主支架(1)和抛丸机本体(13)的左右侧,所述两根前后向横杆(14)的前后端分别与上料主支架(1)和抛丸机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英张袁涛周开保潘保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保欣铝合金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