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4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包括刀柄与固定连接于刀柄上部的两个刀头,两个刀头对称位于刀柄的两端,刀柄外形为倒梯形,刀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切削部、刀体、过渡部,切削部位于刀体的前端,过渡部位于刀体的尾端,刀体的厚度小于切削部和过渡部的厚度,且刀体与切削部和过渡部之间的连接圆滑过渡,过渡部的顶面为圆弧斜面,切削部与刀体的顶面为同一平面且与水平面平行,切削部的主后角b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


[0001]本技术涉及切管加工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

技术介绍

[0002]盘扣式脚手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该产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欧洲引进,是继碗扣式脚手架之后的升级换代产品。主要用于基建行业和大型演唱会的灯光架、背景架。盘扣式多功能脚手架,是继碗扣式脚手架之后的升级换代产品。这种脚手架的插座为直径Φ123

,厚10

的圆盘,圆盘开设8个孔,采用Φ48*3.25

、Q355B钢管做主构件,立杆是在一定长度的刚管上每隔0.5M焊接上一个圆盘,用这种新颖、美观的圆盘连接横杆,底部带连接套管。
[0003]由于在盘扣式脚手架制作下料过程中,底部连接套管的原材料钢管壁厚较厚,钢种为Q235B或Q355B,材质较硬,切削困难,对切刀的磨削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以往的切刀使用寿命短,总是发生切刀折断或者烧刀的现象,影响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能够配合高速旋转的切管机实现自动切管操作,特别适用于对产量大,生产效率要求高的切管生产线。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包括刀柄与固定连接于刀柄上部的两个刀头,所述两个刀头对称位于刀柄的两端,所述刀柄外形为倒梯形,所述刀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切削部、刀体、过渡部,所述切削部位于刀体的前端,所述过渡部位于刀体的尾端,所述刀体的厚度小于切削部和过渡部的厚度,且刀体与切削部和过渡部之间的连接圆滑过渡,所述过渡部的顶面为圆弧斜面,所述切削部与刀体的顶面为同一平面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切削部的主后角b为6
°‑8°
、主偏角C为15
°
、副偏角C1为1
°‑
1.3
°
、副后角C2为1
°‑3°

[0007]优选地,所述刀头的高度为所切管材的壁厚加上2~3mm。
[0008]优选地,所述刀头的长度为0.3~0.6倍的所切管材的直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技术能够配合高速旋转的切管机实现对钢管的切削,刀头两切削刃切削力均衡,避免使刀头受到一个扭力而折断。切削管壁较厚,切削部与刀体宽度由外向内逐渐变薄,避免进刀过程中刀片过厚与钢管壁挤压被夹断,提高切管效率和切刀使用寿命。
[0011]2.本技术采用双刀头的设计结构,增加了切刀的使用便利性,一头的刀头磨损可以快速更换到另一头使用,节省了磨刀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为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

刀柄、2

刀头、201

切削部、202

刀体、203

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包括刀柄1与固定连接于刀柄1上部的两个刀头2,两个刀头2对称位于刀柄1的两端,刀柄1外形为倒梯形,刀头2包括一体连接的切削部201、刀体202、过渡部203,切削部201位于刀体202的前端,过渡部203位于刀体202的尾端,刀体202的厚度小于切削部201和过渡部203的厚度,且刀体202与切削部201和过渡部203之间的连接圆滑过渡,过渡部203的顶面为圆弧斜面,切削部201与刀体202的顶面为同一平面且与水平面平行,切削部201的主后角b为6
°‑8°
、主偏角C为15
°
、副偏角C1为1
°‑
1.3
°
、副后角C2为1
°‑3°
,刀头2的高度为所切管材的壁厚加上2~3mm,刀头2的长度为0.3~0.6倍的所切管材的直径。
[0018]其中,刀头2为硬质合金,刀柄1为碳钢刀柄,两者焊接连接。
[0019]实施例
[0020]本技术使用之前需要对切刀进行打磨成成品形状和所需角度,选择砂轮RVD、白刚玉或者碳化硅。首先粗磨成形:两手握刀,前刀面向上。按刀头2的高度和长度首先刃磨右侧副后面使刀头2靠左,成长方形,粗磨左右副偏角C1和副后角C2,粗磨主后角b。然后精磨:首先精磨左副后刀面,刀柄1顺时针旋转1
°
-2
°
,刀柄1水平旋转1
°‑3°
,同时磨出副后角C2和副偏角C1。刀侧与砂轮的接触点应放在砂轮的边缘处;精磨右侧副后角C2和副偏角C1;修磨主后刀面和主后角b,主后角b为6
°‑8°
;修磨前刀面和前角,前角为0
°
,恰好使得切削部201与刀体202的顶面为同一平面且与水平面平行。
[0021]注意事项
[0022]1)防止磨成台阶形,切削时切屑流出不顺利,排屑困难,切削力增加刀具强度相对降低易折断。
[0023]2)两侧副后角C2对称相等,如两副后角C2不同,一侧会发生偏移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磨擦,造成两切削刃切削力不均衡,使刀头受到一个扭力而折断。
[0024]3)两侧副偏角C1要对称相等平直、前宽后窄。
[0025]4)刃磨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脱焊。
[0026]5)刃磨副刀刃时,刀侧与砂轮接触点应放在砂轮的边缘处。
[0027]加工成成品切刀后,将切刀固定于切管机的刀架上,刀头2端对准待切断管材,横向进给,实现对管材的切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管材的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与固定连接于刀柄上部的两个刀头,所述两个刀头对称位于刀柄的两端,所述刀柄外形为倒梯形,所述刀头包括一体连接的切削部、刀体、过渡部,所述切削部位于刀体的前端,所述过渡部位于刀体的尾端,所述刀体的厚度小于切削部和过渡部的厚度,且刀体与切削部和过渡部之间的连接圆滑过渡,所述过渡部的顶面为圆弧斜面,所述切削部与刀体的顶面为同一平面且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切削部的主后角b为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华祥嘉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