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14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包括电机外壳、磁铁、转子、磁钢架、绕组和转轴,所述绕组绕装在磁钢架中,所述转轴插装固定于磁钢架中间,磁钢架、绕组和转轴组成该反充电装置的转子,所述磁铁和转子插装于电机外壳内腔中形成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绕组的两端线单独引出,该反充电装置还包括配线装置,所述配线装置控制所述绕组的端线与另一个所述绕组的相应端线的连接或断开,实现串联起不同数量的绕组;有益效果:实现不同数量绕组的串联输出、不同情况反充电的电流和阻力大小调节,解决了现有反充电系统刹车不安全、驾驶体验低等问题。体验低等问题。体验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通过蓄电池带动电机转动,进而使电动自行车车轮转动而行驶。电动自行车具有环保、经济的优点,但是蓄电池单次充电行驶里程短的问题也给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在现实生活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中,下坡刹车不但浪费了电、浪费了能源,增加了刹车的磨损,造成骑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缩短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
[0003]现在虽然有技术通过刹车制动时进行电机反充电到蓄电池,或者电动自行车滑行时控制电机反充电到蓄电池;但是,相应也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刹车制动实现反充电时电机会产生反向阻力,可能产生刹车过猛或者刹车不可控而导致安全问题;2、滑行时控制电机反充电通常是使电机内的所有绕组都产生反向电流,也会使电机产生很强的反向阻力,导致行驶人员只是想滑行一段距离,却因为反向阻力变成了刹车,驾驶体验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两个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该反充电装置包括电机外壳1、磁铁2、转子3、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所述绕组32绕装在磁钢架31中,所述转轴33插装固定于磁钢架31中间,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组成该反充电装置的转子3,所述磁铁2和转子3插装于电机外壳1内腔中形成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绕组32的两端线单独引出,该反充电装置还包括配线装置4,所述配线装置4控制所述绕组32的端线与另一个所述绕组32的相应端线的连接或断开,实现串联起不同数量的绕组32。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线装置4为机械配线组件41,所述机械配线组件41包括集线盘411、串联触头装置412和防护盖416且该三者同轴安装;所述串联触头装置412由支架圈4121、触头部4122、连接部4123、出线部4124和电机装置4125组成,触头部4122成对地形成在支架圈4121外壁上并通过连接部4123连接不同对的触头部4122,在任一连接部4123断开并引出两端出线部4124;所述串联触头装置412具有三个并为尺寸不相同的第一串联触头装置413、第二串联触头装置414和第三串联触头装置415,电机装置4125相应的有三个并相应驱动所述三个尺寸不相同串联触头装置412。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线盘411形成与所述第一串联触头装置413、第二串联触头装置414和第三串联触头装置415相对应的第一触点4111、第二触点4112和第三触点4113,接触同一绕组32两端线的触头通过导通部4114连接;集线盘411上还形成用于活动式插装串联触头装置412的导杆4115。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配线装置4为电子配线组件42,包括引进所述绕组32两端线的进线盘421、将所述两端线形成导出线的出线盘422、串联接入不同绕组32的导出线的可控开关424以及控制可控开关424通断的控制芯片423。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控开关424为MOS管或接触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配线装置4实现不同数量绕组32的串联输出,实现不同情况反充电的电流和阻力大小,即当刹车时,可串联完所有绕组32,此时阻力最强能快速制动;当滑行时,可只串联两个绕组32,此时阻力较弱实现滑行,而不会产生行驶人员只是想滑行一段距离,却因为反向阻力变成了刹车,驾驶体验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前视半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半剖立体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前视图。
[0015]图4为转子3和机械配线组件41爆炸视图。
[0016]图5为集线盘411俯视图。
[0017]图6为第一串联触头装置413俯视图。
[0018]图7为第二串联触头装置414俯视图。
[0019]图8为第三串联触头装置415俯视图。
[0020]图9为第二实施例前视半剖视图。
[0021]图10为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方式电气原理图。
[0022]图11为第二实施例实现两绕组32串联效果图。
[0023]图12为第二实施例实现三绕组32串联效果图。
[0024]图13为第二实施例实现六绕组32串联效果图。
[0025]图中:电机外壳1、磁铁2、转子3、磁钢架31、绕组32、转轴33、配线装置4、机械配线组件41、集线盘411、第一触点4111、第二触点4112、第三触点4113、导通部4114、导杆4115、串联触头装置412、支架圈4121、触头部4122、连接部4123、出线部4124、电机装置4125、第一串联触头装置413、第二串联触头装置414、第三串联触头装置415、防护盖416、电子配线组件42、进线盘421、出线盘422、控制芯片423、可控开关4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磁铁2、转子3、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绕组32绕装在磁钢架31中,转轴33插装固定于磁钢架31中间,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组成该反充电装置的转子3,磁铁2和转子3插装于电机外壳1内腔中形成电动自行车的电机;至此,向绕组32施加电流就会在磁铁2的磁场中产生动力,使转子3旋转,带动电动自行车运动。
[0028]市面上的能量回收技术使上述电机技术的逆过程,即刹车或者滑行时,绕组32不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只需通过控制电机到蓄电池回路的打开,并对电流进行一定的处
理就可将电流反充入蓄电池,实现能量回收。
[0029]实施例一:
[0030]请参阅图1

8,本技术在上述现有的反充电技术上提供一种新增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将电机的每个绕组32的两端线单独引出,在该反充电装置新增配线装置4,配线装置4控制绕组32的端线与另一个绕组32的相应端线的连接或断开,实现串联起不同数量的绕组32,即可以串联电机内的任意不同绕组32而其他绕组32使断开的,这样电机就相当于是串联的绕组在切割磁感线(不形成闭合回路的绕组32切割磁感线也不会产生电流,从而不会产生阻力)。
[0031]为实现上述的不同数量的绕组32串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配线组件41,该机械配线组件41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机械配线组件41具有集线盘411、串联触头装置412和防护盖416三个主要部件且该三者同轴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该反充电装置包括电机外壳(1)、磁铁(2)、转子(3)、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所述绕组(32)绕装在磁钢架(31)中,所述转轴(33)插装固定于磁钢架(31)中间,磁钢架(31)、绕组(32)和转轴(33)组成该反充电装置的转子(3),所述磁铁(2)和转子(3)插装于电机外壳(1)内腔中形成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绕组(32)的两端线单独引出,该反充电装置还包括配线装置(4),所述配线装置(4)控制所述绕组(32)的端线与另一个所述绕组(32)的相应端线的连接或断开,实现串联起不同数量的绕组(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装置(4)为机械配线组件(41),所述机械配线组件(41)包括集线盘(411)、串联触头装置(412)和防护盖(416)且该三者同轴安装;所述串联触头装置(412)由支架圈(4121)、触头部(4122)、连接部(4123)、出线部(4124)和电机装置(4125)组成,触头部(4122)成对地形成在支架圈(4121)外壁上并通过连接部(4123)连接不同对的触头部(4122),在任一连接部(4123)断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德辉崔伟瑜陈司林覃启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钻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