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64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包括从后至前设置的手柄部、毛刷部及负压吸附部,负压吸附部包括一半球状壳体,半球状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通孔连接有一吸附分管,每一吸附分管连接有负压总管,毛刷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刷毛;手柄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的手柄壳体,手柄部设置有一负压连接口,负压连接口内侧连接负压总管,负压连接口的外侧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柄部方便了使用者手持,毛刷部通过第一刷毛对模具内腔进行清理,同时负压吸附部通过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作为动力,杂质经过若干通孔经吸附分管及负压总管后进入外部负压动力源内,实现对模具内腔的杂质进行负压吸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目前,工业生产上将模具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0003]针对不同产品所需要的模具不同,因此,很多模具需要加工内腔,但是,具有内腔的模具,一定需要清理模具内腔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污物和碎屑,目前,即使有些用于模具内腔清理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多数仅采用毛刷进行清理,这种清理方式并不能有效去除内腔内的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后至前设置的手柄部、毛刷部及负压吸附部,所述负压吸附部包括一半球状壳体,所述半球状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通孔连接有一吸附分管,每一吸附分管连接有负压总管,所述毛刷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刷毛;所述手柄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的手柄壳体,所述手柄部设置有一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内侧连接负压总管,所述负压连接口的外侧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半球状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刷毛。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半球状壳体通过一连接筒连接固定在手柄部的内部,所述负压总管穿过连接筒延伸至手柄部。
[0008]优选的,所述毛刷部设置有一圆环柱状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筒的外侧,所述支撑结构延伸至手柄部内侧,且支撑结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手柄部的壳体上。
[0009]优选的,所述手柄部的内侧还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一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固定在支撑结构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手柄部内部还设置有一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一蓄电池、单片机及H桥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电,所述单片机电连接H桥电机控制电路,所述H桥电机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电机。
[0011]优选的,所述手柄部的外侧设置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蓄电池供
电。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清理装置设置有手柄部、毛刷部及负压吸附部,手柄部方便了使用者手持,毛刷部通过第一刷毛对模具内腔进行清理,同时负压吸附部通过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作为动力,杂质经过若干通孔经吸附分管及负压总管后进入外部负压动力源内,实现对模具内腔的杂质进行负压吸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部;11、驱动电机;12、主动带轮;13、传动皮带;14、从动带轮;15、控制盒;2、毛刷部;21、第一刷毛;22、支撑结构;3、负压吸附部;31、吸附分管;32、负压总管;33、负压连接口;34、第二刷毛;35、连接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参看图1,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包括从后至前设置的手柄部1、毛刷部2及负压吸附部3,所述负压吸附部3包括一半球状壳体,所述半球状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通孔连接有一吸附分管31,每一吸附分管31均连接有负压总管32,所述毛刷部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刷毛21;所述手柄部1设置有空腔结构的手柄壳体,所述手柄部1设置有一负压连接口33,所述负压连接口33内侧连接负压总管32,所述负压连接口33的外侧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外部负压动力源可以选择工厂内常用粉尘吸尘器等作为负压动力源,具体连接结构可适配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粉尘吸尘器的管径。本技术的清理装置设置有手柄部1、毛刷部2及负压吸附部3,手柄部1方便了使用者手持,毛刷部2通过第一刷毛21对模具内腔进行清理,同时负压吸附部3通过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作为动力,杂质经过若干通孔经吸附分管及负压总管后进入外部负压动力源内,实现对模具内腔的杂质进行负压吸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8]在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半球状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刷毛34,通过设置有第二刷毛34可以通过顶部的负压吸附部3对内腔的最内里的外侧进行清理,而且在负压吸附时,较大杂质不会进入吸附分管31内,而是吸附在第二刷毛34上,吸附到模具内腔外侧后对第二刷毛34进行清理,从而可以防止过大的杂质或铁丝等,对吸附分管31造成划伤。
[0019]在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半球状壳体通过一连接筒35连接固定在手柄部1的内部,所述负压总管32穿过连接筒35延伸至手柄部1。优选的,所述毛刷部2设置有一圆环柱状的支撑结构22,所述支撑结构22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筒35的外侧,所述支撑结构22延伸至手柄部1内侧,且支撑结构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手柄部1的壳体上。该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筒35对负压总管32进行保护,同时设置的圆环柱状的支撑结构
22,支撑结构22在受力作用下可被动相对于连接筒35旋转,从而实现了对模具内腔内的滚刷作用,清理效果更加。
[0020]优选的,所述手柄部1的内侧还设置有一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主动带轮12,所述主动带轮12通过传动皮带13连接有一从动带轮14,所述从动带轮14固定在支撑结构22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手柄部1内部还设置有一控制盒15,所述控制盒15内设置有一蓄电池、单片机及H桥电机控制电路,所述蓄电池为整个装置供电,所述单片机电连接H桥电机控制电路,所述H桥电机控制电路电连接驱动电机11。优选的,所述手柄部1的外侧设置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蓄电池供电。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设置在手柄部1内的驱动电机11在蓄电池供电作用下,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主动带轮12旋转,主动带轮12通过传动皮带13带动从动带轮14旋转,从而从动带轮14带动支撑结构22旋转,通过智能自动化的控制机制,实现毛刷部2在驱动电机11的驱动下旋转对模具内腔进行清理,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0021]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后至前设置的手柄部、毛刷部及负压吸附部,所述负压吸附部包括一半球状壳体,所述半球状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通孔连接有一吸附分管,每一吸附分管连接有负压总管,所述毛刷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刷毛;所述手柄部设置有空腔结构的手柄壳体,所述手柄部设置有一负压连接口,所述负压连接口内侧连接负压总管,所述负压连接口的外侧连接外部负压动力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状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刷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状壳体通过一连接筒连接固定在手柄部的内部,所述负压总管穿过连接筒延伸至手柄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用模具内腔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部设置有一圆环柱状的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旭辉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