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63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包括两个圆形的膜座和一个测量膜片,两个所述膜座左右对焊连接,并将测量膜片固定夹持,以形成外壁呈圆盘状的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测量膜片分别与两个膜座之间围成传压腔体,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外罩设有封闭的稳压盒,稳压盒呈空心圆柱状,稳压盒的圆周部贴合套设在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外壁圆周面上,稳压盒的两端部分别正对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面,稳压盒的端部与相应的膜座相分隔,二者之间的圆柱状空间形成封闭的稳压腔,两个稳压腔连接同一个外部压力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环向的抵靠约束和端面的液压保持作用,防止传感器膜座焊接处因为传感器内部压力而开裂。感器膜座焊接处因为传感器内部压力而开裂。感器膜座焊接处因为传感器内部压力而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类用于检测流体流量的流量计,其检测原理是通过检测流体流动路径上两个不同位点的压力值,由于这两处压力值不同,可以计算得到流体流量。这类流量计的主体为流体压力检测装置,而流体压力检测装置的核心检测元件是膜片式压力传感器。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将流体不同位置的两个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容信号的变化,接着后端的检测电路对电容信号的变化进行处理,得到外加压力的差压值。
[0003]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圆饼状的膜座,两个膜座之间设有测量膜片,两个膜座对焊连接,将测量膜片夹紧。测量膜片与两个膜座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容纳液体传压介质的传压腔体,两个传压腔体分别连接有压力传输通道,其将外部待测压力引入测量膜片两侧,测量膜片变形量的大小反映为电容信号的变化。
[0004]将膜片式压力传感器与取压模块连接,流体压力通过取压模块传递给测量膜片。由于液体受压时体积变化极其微小的特点,在测量高压流体时,传压腔体内压显著增大,两个膜座具有向外膨胀变形和相互分离的趋势,高压状态下长时间工作可能使焊缝开裂,导致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加速失效。为此,专利文献CN112595450A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密封稳压结构,将膜片式传感器安装在引压座上后,使用罩体扣罩膜片式传感器,罩体与引压座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稳压腔,稳压腔内同样填充硅油,并且稳压腔与其中一个传压腔体连接同一个外部压力源,从而形成压力平衡体系。这样,外加压力同时作用于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内部和外部,从而使传感器工作时内外部压力得到平衡,对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然而,这种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稳压腔体积较大,消耗硅油较多,增加成本,同时给罩体与引压座之间的装配、密封带来挑战。更重要的是,为简化结构,实际设计时直接将稳压腔与其中一个传压腔体连通,以确保传感器内外压力同步变化,但由于硅油较多,受热膨胀时体积变化不可忽视,会导致连接稳压腔的一侧传压腔体内硅油对测量膜片的压力变化显著,也影响传感器精度。为此,必须进一步改进传感器内外的压力平衡体系及相应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作为上述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包括两个圆形的膜座和一个测量膜片,两个所述膜座左右对焊连接,并将所述测量膜片固定夹持,以形成外壁呈圆盘状的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所述测量膜片分别与两个所述膜座之间围成传压腔体,其关键在于,
[0008]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外罩设有封闭的稳压盒,所述稳压盒呈空心圆柱状,所述稳压盒的圆周部贴合套设在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外壁圆周面上,所述稳压盒的两端部
分别正对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端面,所述稳压盒的端部与相应的所述膜座相分隔,二者之间的圆柱状空间形成封闭的稳压腔;
[0009]两个所述稳压腔连接同一个外部压力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稳压盒的圆周部对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圆周面外壁起到抵靠约束作用,以防止传压腔体内压力增大时两个膜座径向向外变形而使焊接处裂开;同时,两个所述稳压腔内的液体压力分别作用于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的两端面,起到液压顶推作用,防止焊接处开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稳压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测量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测量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A

A剖视图;
[0016]图6为图4的左视图;
[0017]图7为图6中C

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包括两个圆形的膜座110和一个测量膜片120,两个所述膜座110左右对焊连接,并将所述测量膜片120固定夹持,以形成外壁呈圆盘状的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所述测量膜片120分别与两个所述膜座110之间围成传压腔体,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外罩设有封闭的稳压盒200,所述稳压盒200呈空心圆柱状,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贴合套设在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外壁圆周面上,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内壁与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圆周面外壁密封,所述稳压盒200的两端部分别正对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端面,所述稳压盒200的端部与相应的所述膜座110相分隔,二者之间的圆柱状空间形成封闭的稳压腔230。为提高稳压腔230的密封效果,在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圆周面外壁两端处分别设置密封圈,从而实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圆周面外壁与稳压盒200的圆周部内壁之间的密封。两个所述稳压腔230连接同一个外部压力源。
[00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稳压腔230可以直接连接被测流体,假若被测流体无腐蚀性,这样,具有本技术的稳压结构的流量计在工作时,被测流体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两端面外,从而起到增大外压的作用。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稳压腔230分别连接有外部增压通道,所述稳压腔230以及外部增压通道内均充满有液体传压介质。每个所述外部增压通道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稳压腔230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压力源。
[00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稳压腔230之间通过互通流道211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稳压腔230连接有外部增压通道,两个所述稳压腔230以及外部增压通道内均充满有液体传压介质。所述外部增压通道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稳压腔230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外
部压力源。
[0023]两个所述传压腔体分别连接有引压管130,两个所述引压管130分别向外穿出所述稳压盒200,两个所述引压管130的管壁外侧分别与所述膜座110和稳压盒200密封。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稳压腔230之间通过互通流道211相连通,并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引压管130连通,该引压管130形成所述外部增压通道。一种简单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该引压管130位于其穿过的所述稳压腔230内的部分断开,以形成流体连通口140,该流体连通口140将稳压腔230与引压管130连通。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述互通流道211可以是开设在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室壁内部的孔道,所述互通流道211的两端分别开口于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内表面上,所述互通流道211的两端开口分别靠近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两端,并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稳压腔230连通。
[002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互通流道211还可以是稳压腔连接管,该稳压腔连接管位于所述稳压盒200外部,该稳压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稳压腔230连通。
[0026]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包括两个圆形的膜座(110)和一个测量膜片(120),两个所述膜座(110)左右对焊连接,并将所述测量膜片(120)固定夹持,以形成外壁呈圆盘状的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所述测量膜片(120)分别与两个所述膜座(110)之间围成传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外罩设有封闭的稳压盒(200),所述稳压盒(200)呈空心圆柱状,所述稳压盒(200)的圆周部贴合套设在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外壁圆周面上,所述稳压盒(200)的两端部分别正对所述膜片式压力传感器(100)的端面,所述稳压盒(200)的端部与相应的所述膜座(110)相分隔,二者之间的圆柱状空间形成封闭的稳压腔(230);两个所述稳压腔(230)连接同一个外部压力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稳压腔(230)分别连接有外部增压通道,所述稳压腔(230)以及外部增压通道内均充满有液体传压介质;每个所述外部增压通道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稳压腔(230)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外部压力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传感器膜座稳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稳压腔(230)之间通过互通流道(211)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稳压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松朱建刘庆杨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