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及移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及移动工具,调试接口结构包括:调试接口外壳,调试接口外壳上具有外壳开口;控制面板,包括调试接口和压缩回弹部,调试接口与压缩回弹部同侧;控制面板固定于调试接口外壳内;隐形面板,包括对接部,对接部与压缩回弹部对接;隐形面板内嵌在外壳开口中;按压隐形面板,压缩回弹部将隐形面板推出外壳开口,再次按压隐形面板,压缩回弹部将隐形面板收回到外壳开口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及移动工具通过按压隐形面板即可露出调试接口进行调试以及将隐形面板复位和外壳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操作性差和外观凸出的问题。操作性差和外观凸出的问题。操作性差和外观凸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及移动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接口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及移动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驾驶领域中,车辆端都有调试接口,调试接口一般隐藏在车内,并用盖板盖住,盖板通过卡扣或锁结构开合,当车辆需要调试时,需要解开卡扣或者锁,再打开盖板,露出调试接口,调试结束后,再盖上盖板,扣上卡扣或者锁上锁。
[0003]对于通过卡扣结构开合的方式,因频繁的开合容易造成卡扣损坏,对于通过锁结构开合的方式,盖板的开合需要配合钥匙操作,上述两种结构的操作性较差,且外观凸出,容易造成非专业操作人员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试接口及移动工具,以解决调试接口在调试过程中操作性差,调试接口外观凸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接口结构包括:
[0006]调试接口外壳,所述调试接口外壳上具有外壳开口;
[0007]控制面板,包括调试接口和压缩回弹部,所述调试接口与所述压缩回弹部同侧;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内;
[0008]隐形面板,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压缩回弹部对接;所述隐形面板内嵌在所述外壳开口中;
[0009]按压所述隐形面板,所述压缩回弹部将所述隐形面板推出所述外壳开口,再次按压所述隐形面板,所述压缩回弹部将所述隐形面板收回到所述外壳开口中。
[0010]进一步,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活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固定侧壁通过铰链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包括固定侧壁,所述固定侧壁沿所述外壳开口往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内部延伸。
[0013]进一步,所述铰链为转轴式铰链。
[0014]进一步,所述对接部和所述压缩回弹部对接具体为:
[0015]所述对接部的端面和所述压缩回弹部的端面通过磁铁吸合的方式或滚珠吸合的方式对接。
[0016]进一步,所述铰链材质为塑料或不锈钢。
[0017]进一步,所述隐形面板材质为塑料或铝合金包覆塑料。
[0018]进一步,当所述压缩回弹部处于吸合状态时,所述隐形面板内嵌于所述外壳开口内,当所述对接部受到外部按压力时,所述压缩回弹部开始回弹,推动所述隐形面板通过铰
链结构翻转出所述外壳开口,当所述对接部再一次受到外部按压力时,所述压缩回弹部处于吸合状态,所述隐形面板通过铰链结构翻转复位。
[001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工具,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调试接口结构。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试接口及移动工具,通过按压隐形面板即可露出调试接口进行调试以及将隐形面板复位,解决了调试接口在调试过程中操作性差的问题,隐形面板与调试接口外壳的一体化设计,解决了调试接口外观凸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的第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5]本技术利用压缩回弹原理,设计了一种隐形式的调试接口结构,通过按压隐形面板,隐形面板被推出或者收回到调试接口外壳,当隐形面板被收回后,隐形面板与调试接口外壳形成一体,从而增加了调试接口的隐蔽性,整体结构上也更美观。本技术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可以设置在任何带有调试接口的设备上,例如无人驾驶车辆、智能驾驶车辆等,如无人驾驶洗地车、吸尘车、物流小车、清扫车等。为便于了解本技术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下面实施例一以调试接口结构应用到自动驾驶洗地车上为例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调试接口结构的第一和第二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调试接口结构包括:调试接口外壳1、控制面板3、隐形面板2、压缩回弹部4、对接部5、外壳开口6。
[0028]调试接口外壳1上具有外壳开口6。外壳开口6的位置根据控制面板3在调制接口外壳1的位置设置,确保通过外壳开口6,操作人员可以对位于调试接口外壳1内的调试接口8进行调试操作,外壳开口6的开口形状可以设置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本申请对外壳开口6的形状不做严格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0029]控制面板3包括调试接口8和压缩回弹部4,调试接口8与压缩回弹部4同侧;控制面板3固定于调试接口外壳1内。如图1所示,调试接口外壳1为洗地车(图中未示出)的车身外壳,控制面板3垂直于地面固定于洗地车的车身外壳内,可选的,控制面板3可通过螺丝固定在调试接口外壳1内。
[0030]如图2所示,隐形面板2包括对接部5,对接部5与压缩回弹部4对接,隐形面板2内嵌在外壳开口6中。
[0031]具体的,在操作人员不需要对调试接口8进行调试操作时,隐形面板2内嵌在外壳开口6中,压缩回弹部4的伸缩杆(图中未示出)处于收缩状态,压缩回弹部4将通过对接部5对接的隐形面板2内嵌在外壳开口6中,与调试接口外壳1形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隐形面板2与外壳开口6的开口形状匹配,隐形面板2嵌入到外壳开口6中并保持相应面贴合。
[0032]按压隐形面板2,压缩回弹部4将隐形面板2推出外壳开口6,再次按压隐形面板2,压缩回弹部4将隐形面板2收回到外壳开口6中。
[0033]具体的,当操作人员需要对调试接口8进行调试时,按压隐形面板2,隐形面板2上的对接部5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与之对接的压缩回弹部4,压缩回弹部4的伸缩杆开始朝对接部5的方向伸出回弹,将隐形面板2推出外壳开口6,再通过外力将对接部5和压缩回弹部4分开,露出调试接口8,即可进行调试。当调试完成后,将对接部5和压缩回弹部4对接,按压隐形面板2,隐形面板2上的对接部5将受到的压力传递给与之对接的压缩回弹部4,压缩回弹部4的伸缩杆开始回缩,将隐形面板2收回到外壳开口6中。
[0034]优选的,对接部5的端面和压缩回弹部4的端面通过磁铁吸合的方式或滚珠吸合的方式对接。
[0035]磁铁吸合的方式具体为,在对接部5的端面和压缩回弹部4的端面各设置一块可相互吸附的磁铁,通过磁铁的吸力将对接部5和压缩回弹部4贴合在一起,确保隐形面板2不滑落,当需要对调试接口8进行调试时,通过外力将端面通过磁铁吸合的隐形面板2与压缩回弹部4分开,露出调试接口8。
[0036]滚珠吸合的方式具体为,在压缩回弹部4的端面上安装滚轮式碰珠,在对接部5的端面上安装插销,通过将插销插入或拉出滚轮式碰珠实现对接部5和压缩回弹部4的对接或分离。
[0037]通过压缩回弹配合磁铁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接口结构包括:调试接口外壳,所述调试接口外壳上具有外壳开口;控制面板,包括调试接口和压缩回弹部,所述调试接口与所述压缩回弹部同侧;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内;隐形面板,包括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压缩回弹部对接;所述隐形面板内嵌在所述外壳开口中;按压所述隐形面板,所述压缩回弹部将所述隐形面板推出所述外壳开口,再次按压所述隐形面板,所述压缩回弹部将所述隐形面板收回到所述外壳开口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包括固定侧壁,所述固定侧壁沿所述外壳开口往所述调试接口外壳内部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试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调试接口外壳活动连接具体为:所述隐形面板与所述固定侧壁通过铰链相连接。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海梁海军刘渊李晓飞王肖张德兆张放霍舒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