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过滤上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8951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交叉过滤上水系统,涉及到过滤上水系统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槽组,所述水槽组包括通过连通管道相连接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第六槽、第七槽、第八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连接,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相连接,所述第五槽和所述第六槽相连接,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相连接,所述水槽组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上水管组,所述第一槽内安装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五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有水槽组与连通管道、上水管组相连接,使上水过程中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过滤上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上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交叉过滤上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生活中,一般将需要从下至上供给的水成为上水,一般会在水箱内安装个水位开关低水与高水位,然后连接到控制板上,由控制板接水泵,当打开电源时,就会自动上水,到高水位时,会自动关闭水泵停止上水,当到低水位时,就会启动抽水。现有的过滤上水系统一般通过水泵进行上水,上水过程中不采用交叉方式,直接上水,当有多个水箱需要同时工作对子母槽内较大物体进行清洗使,直接上水,会使多个水箱槽体内的药液很难均匀,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交叉过滤上水系统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交叉过滤上水系统,通过设置有水槽组与连通管道、上水管组相连接,使上水过程中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交叉过滤上水系统,交叉过滤上水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槽组,所述水槽组包括通过连通管道相连接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槽、第二槽、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第六槽、第七槽、第八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相连接,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相连接,所述第五槽和所述第六槽相连接,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相连接,所述水槽组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上水管组,所述第一槽内安装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槽内安装有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六槽相连通,第三槽内安装有第三过滤器和第三水泵,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第三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七槽相连通,所述第四槽内安装有第四过滤器和第四水泵,所述第四过滤器、所述第四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八槽相连通,所述第五槽内安装有第五过滤器和第五水泵,所述第五过滤器、所述第五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一槽相连通,所述第六槽内安装有第六过滤器和第六水泵,所述第六过滤器、所述第六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二槽相连通,所述第七槽内安装有第七过滤器和第七水泵,所述第七过滤器、所述第七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三槽相连通,所述第八槽内安装有第八过滤器和第八水泵,所述第八过滤器、所述第八水泵、所述上水管组和所述第四槽相连通。
[0005]通过设置有水槽组与连通管道、上水管组相连接,使上水过程中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
[0006]优选地,所述上水管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第一上水管、第二上水管、第三上水管、第四上水管、第五上水管、第六上水管、第七上水管、第八上水管,所述第一上水管与第一过滤器和第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上水管与第二过滤器和第六槽相连通,所述第三上水管与第三过滤器和第七槽相连通,所述第四上水管与第四过滤器和第八槽相连
通,所述第五上水管与第五过滤器和第一槽相连通,所述第六上水管与第六过滤器和第二槽相连通,所述第七上水管与第七过滤器和第三槽相连通,所述第八上水管与第八过滤器和第四槽相连通。
[0007]通过上水管组的设置,第一槽内的药水由第一过滤器,通过上第一上水管道送到第五槽,进行上水。第二槽内的药水由第一过滤器,通过上第二上水管道送到第六槽,进行上水。第三槽内的药水由第三过滤器,通过上第三上水管道送到第七槽,进行上水。第四槽内的药水由第四过滤器,通过上第四上水管道送到第八槽,进行上水。第五槽内的药水由第五过滤器,通过上第五上水管道送到第一槽,进行上水。第六槽内的药水由第六过滤器,通过上第六上水管道送到第二槽,进行上水.第七槽内的药水由第七过滤器,通过上第七上水管道送到第三槽,进行上水。第八槽内的药水由第八过滤器,通过上第八上水管道送到第四槽,进行上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所述第五槽、所述第六槽、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的底部四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9]通过设置有底座,使得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所述第五槽、所述第六槽、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稳定的放置于地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所述第五槽、所述第六槽、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的侧部均开设有观察孔。
[0011]通过设置有观察孔,对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所述第五槽、所述第六槽、所述第七槽和所述第八槽的各个内部进行观察。
[0012]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有水槽组与连通管道、上水管组相连接,使上水过程中个槽内的液体更加均匀;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槽内的药水由第一过滤器,通过上第一上水管道送到第五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二槽内的药水由第二过滤器,通过上第二上水管道送到第六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三槽内的药水由第三过滤器,通过上第三上水管道送到第七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四槽内的药水由第四过滤器,通过上第四上水管道送到第八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五槽内的药水由第五过滤器,通过上第五上水管道送到第一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六槽内的药水由第六过滤器,通过上第六上水管道送到第二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七槽内的药水由第七过滤器,通过上第七上水管道送到第三槽,进行上水。通过设置第八槽内的药水由第八过滤器,通过上第八上水管道送到第四槽,进行上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申请实施例中交叉过滤上水系统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交叉过滤上水系统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交叉过滤上水系统的后视图。
[0020]图中:1、水槽组;101、第一槽;102、第二槽;103、第三槽;104、第四槽;105、第五槽;106、第六槽;107、第七槽;108、第八槽;5、连通管道;6、上水管组;7、支撑架;8、底座;9、观察孔;1011、第一过滤器;1012、第一水泵;1021、第二过滤器; 1022、第二水泵;1031、第三过滤器;1032、第三水泵;1041、第四过滤器;1042、第四水泵;1051、第五过滤器;1052、第五水泵;1061、第六过滤器;1062、第六水泵;1071、第七过滤器;1072、第七水泵;1081、第八过滤器;1082、第八水泵;601、第一上水管; 602、第二上水管;603、第三上水管;604、第四上水管;605、第五上水管;606、第六上水管;607、第七上水管;608、第八上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交叉过滤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水槽组(1),所述水槽组(1)包括通过连通管道(5)相连接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槽(101)、第二槽(102)、第三槽(103)、第四槽(104)、第五槽(105)、第六槽(106)、第七槽(107)、第八槽(108),所述第一槽(101)和所述第二槽(102)相连接,所述第三槽(103)和所述第四槽(104)相连接,所述第五槽(105)和所述第六槽(106)相连接,所述第七槽(107)和所述第八槽(108)相连接,所述水槽组(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上安装有上水管组(6),所述第一槽(101)内安装有第一过滤器(1011)和第一水泵(1012),所述第一过滤器(1011)、所述第一水泵(101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五槽(105)相连通,所述第二槽(102)内安装有第二过滤器(1021)和第二水泵(1022),所述第二过滤器(1021)、所述第二水泵(102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六槽(106)相连通,第三槽(103)内安装有第三过滤器(1031)和第三水泵(1032),所述第三过滤器(1031)、所述第三水泵(103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七槽(107)相连通,所述第四槽(104)内安装有第四过滤器(1041)和第四水泵(1042),所述第四过滤器(1041)、所述第四水泵(104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八槽(108)相连通,所述第五槽(105)内安装有第五过滤器(1051)和第五水泵(1052),所述第五过滤器(1051)、所述第五水泵(105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一槽(101)相连通,所述第六槽(106)内安装有第六过滤器(1061)和第六水泵(1062),所述第六过滤器(1061)、所述第六水泵(1062)、所述上水管组(6)和所述第二槽(102)相连通,所述第七槽(107)内安装有第七过滤器(1071)和第七水泵(1072),所述第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淏钦黄炜龚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得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