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91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声结构,包括:框体;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吸音件用于吸收噪声;第一声学布,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吸音件连接;复合声学布,所述复合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声学布连接,所述复合声学布用于打印图案。如此吸声结构,由于吸音件与第一声学布的作用,有效吸收全频声段的室内噪声,降低室内混响,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同时,复合声学布在吸声作用的同时,材料的间隙较小,能够提高图案和色彩的印刷效果,提升印刷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的装饰效果,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要求灵活、有品位的环境、以及期待运用最新技术改善生活质量。屏蔽空间中的噪音干扰尤为重要。回声时间和噪音在一个没有进行声学处理的房间中容易被延长和放大,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和空间规划师在寻求优化空间质量的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关键挑战。首先,现今使用的建筑用钢材、混凝土和玻璃通常对于优化声学环境没有帮助。其次,员工们在日益拥挤的办公室内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今天,同时,不论是安装在墙面、天花板、地板或房间隔断,人们也开始关注吸音版的可移动性以及便利性,如针对需求更换位置或安装角度。尤其是针对大型宴会厅、酒店之类的装饰板,上述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0003]吸音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吸音降噪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吸音板的要求也大大提升,除了必须具备高标准的噪音屏蔽性能,外观还需与室内设计达到完美结合。然而,现有技术中,吸音板常常不能满足同时良好的吸声效果和装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吸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同时具备良好的装饰效果,有利于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0005]一种吸声结构,包括:框体;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吸音件用于吸收噪声;第一声学布,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吸音件连接;复合声学布,所述复合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叠设于所述第一声学布上,所述复合声学布用于打印图案。<br/>[0006]上述吸声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吸音件设置在框体上;然后,将第一声学布设置在框体上,并使得第一声学布与吸音件连接;接着,再将复合声学布与第一声学布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所需的图案打印在复合声学布上;然后,将吸声结构安装在室内的安装位置。如此吸声结构,由于吸音件与第一声学布的作用,有效吸收全频声段的室内噪声,降低室内混响,提高噪声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同时,复合声学布在吸声作用的同时,材料的间隙较小,能够提高图案和色彩的印刷效果,提升印刷的分辨率,有利于提高吸声结构的装饰效果,进而美化建筑室内空间。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触配合。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两个以上边框,两个以上所述边框首尾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边框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为四个,四个所述边框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为矩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边框通过卡扣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声学布叠设于所述吸音件上,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复合声学布之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声学布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声学布均叠设于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复合声学布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音件由椰棕丝材料制成。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声学布为3200针织双密度复合声学布。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声结构还包括第二声学布,所述第二声学布与所述第一声学布相对设置于所述吸音件的两侧面上。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声结构的爆炸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0、吸声结构;110、框体;111、安装槽;112、边框;120、吸音件;130、第一声学布;140、复合声学布;150、第二声学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结构包括:框体;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所述吸音件用于吸收噪声;第一声学布,所述第一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与所述吸音件连接;复合声学布,所述复合声学布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叠设于所述第一声学布上,所述复合声学布用于打印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设有安装槽,所述吸音件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两个以上边框,两个以上所述边框首尾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边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四个,四个所述边框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框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艺敏刘祖德郑建辉陈达开邵琳谢飞学谢石明陈京红叶瞻翁文颖万利黄伟聂永宏赖晓敏张鑫杨娟阳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声博士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