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吸音饰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墙面吸音饰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墙面吸声的施工工艺是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制作需安装的吸声材料。现场首先根据图纸要求制作好用以安装吸声基层的龙骨材料,然后在龙骨材料上填充吸声岩棉等吸声材料后再根据面层装饰效果制作安装装饰穿孔面层。这种施工工艺和安装方法比较传统、普遍,且存在弊端。其制作和安装过程较繁琐、工序多、制作效率低、周期长,岩棉本身对人体伤害较大。这些问题很难根治,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0003]一是吸声材料比较单一,多靠吸声岩棉等传统材料进行吸声。二是不同材料的衔接较差,吸声岩棉材料质地较软,无法附着较硬质地的装饰材料。三是施工工艺单一、施工周期较长,大部分作业是现场制作吸声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现有墙面吸音饰面板的安装工程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吸音材料单一问题和安装困难周期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吸音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吸音结构(100)、第二吸音结构(20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吸音结构(100)和所述第二吸音结构(200)的中间连接结构(300),所述第一吸音结构(100)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第二吸音结构(200)的一端与建筑结构顶相连;所述第一吸音结构(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阻燃吸音板(110)、于两层所述阻燃吸音板(110)之间相对设置的两层移动隔断板(120),以及设置在两层所述移动隔断板(120)之间的隔音层(130);所述第二吸音结构(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层隔音墙板(210)、于两层所述隔音墙板(210)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吸音组件(220)、以及钢梁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结构(300)包括第一连接组件(310)和第二连接组件(32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10)与所述钢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20)与所述第一吸音结构(100)的两层所述阻燃吸音板(1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吸音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组件包括与所述建筑结构顶相连的纵梁(230)、连接在所述纵梁(230)下端的第一横梁(240)、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240)和一个所述隔音墙板(210)连接的第一斜梁(250)、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240)和另一个所述隔音墙板(210)连接的第二斜梁(260)、与所述第一横梁(240)的下表面相抵的第二横梁(270)、连接在所述第二吸音结构(200)背离所述建筑结构顶的一端的第三横梁(280);所述纵梁(23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隔音墙板(210)的所在平面平行且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横梁(24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隔音墙板(210)的所在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纵梁(230)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横梁(27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隔音墙板(210)的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第二横梁(27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音组件(220)相连,所述第三横梁(28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横梁(270)的中心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面吸音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结构(200)的一个所述吸音组件(220)包括安装基架以及填充在所述安装基架内的吸音棉(223);所述安装基架包括定位角钢(221)和支撑网架(222),所述定位角钢(221)的一边与所述隔音墙板(210)抵接,另一边与所述第三横梁(280)抵接,所述定位角钢(221)与所述隔音墙板(210)形成安装槽,所述支撑网架(222)装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支撑网架(222)中填充有所述吸音棉(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面吸音饰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10)包括连接梁(311)、连接件(312),以及将所述连接件(312)连接在所述连接梁(311)上的第一连接轴(313),所述连接梁(311)通过两个连接螺杆与所述第二横梁(270)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梁(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吸音组件(220)的支撑网架(22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轴(313)自所述连接梁(311)的一侧贯穿所述连接梁(311),并竖直向下与设置在所述连接梁(31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