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71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电镀行业的废水处理管理,确切说是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由上隔层管架(2)、下隔层管架(3)、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连接固定成上下排放管路(1)的支撑体;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使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固定在间隔内,每个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由排放管路固定夹持架(5)夹持固定,在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上套接固定有流体流动传感单元(6)。它以便能随时了解生产状态和不同时间铬、锌、铜、铅、镍处理水的排放量。镍处理水的排放量。镍处理水的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


[0001]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电镀行业的废水处理管理,确切说是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镀行业的废水产量相对于造纸、印染和化工等行业水量少,但是由于电镀厂分布广泛,电镀废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种类众多,因此,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十分重要。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铬、锌、铜、铅、镍等重金属离子,以及容易致癌的氰化物等。这些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威胁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经过回收之后还能再利用,直接排放的话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3]当下对电镀废水的处理要么是针对一两种物质进行处理,要么就是对所有的物质进行混合处理。针对一两种电镀废水进行处理的污水治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应对污水种类多的情况。而所有的电镀废水一视同仁的进行处理的系统,往往因为针对性不强,直接导致处理效果不是很好。
[0004]现有的电镀行业环境风险管理中,采用规范园区建设管理,专业电镀厂房为多层建筑结构以提高建筑用地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一层用于仓储及综合办公;对于质轻量少的镀种放置较高层,量大质重的镀种宜安排在低层,根据废水分类收集设置废水收集房及收集槽便于水质原因筛查,初步过滤沉淀后,利用重力作用自流排入管沟;管沟可实现巡视、检修、事故废水无外泄功能,杜绝环境污染风险。
[0005]此外,由于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铅、镍多种物质,处理后的水需要不同的管路进行排污在大自然中,什么时间排,排多少,一方面涉及电镀行业生产管控,也涉及监督管理部门对电镀行业的管控,而这者往往是矛盾的双方。
[0006]上述提到的铬、锌、铜、铅、镍等重金属离子通过重力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也就是在出口是没有计量和检测的,或者是没有装入计量和检测设备,因此排放量或涉及的生产过程在最后一环没有管控,为监督管理部门对电镀企业的管控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以便能随时了解生产状态和不同时间铬、锌、铜、铅、镍处理水的排放量。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由上隔层管架、下隔层管架、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连接固定成上下排放管路的支撑体;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使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固定在间隔内,每个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由排放管路固定夹持架夹持固定,在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上套接固定有流体流动传感单元,流体流动传感单元包括一个上管路流体传感器和下管路流体传感器,上管路流体传感器固定在上管路的底部,与上管路的底部弹性连接;下管路流体传感器固定在下管路的顶部,与下管路的顶部悬浮连接。
[0009]所述的上管路流体传感器包括:球体支撑、固定支架、弹簧、弹簧固定架、应变电阻、上管路流体检测处理电路,球体支撑上端与上管路的底部弹性接触连接,球体支撑下端通过弹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端,在固定支架内有弹簧固定架,弹簧底部作用在弹簧固定架上表面,弹簧固定架下表面有应变电阻,应变电阻与上管路流体检测处理电路电连接。
[0010]所述的下管路流体传感器包括:空腔球体、球形透镜、四像限光电传感器、振动传感接触面、流体传感控制单元、发光管、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一端一下一上的连接在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上,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空腔球体顶部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支撑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形成三角结构连接,空腔球体悬挂在下隔层管架固定的排放管路上;空腔球体下端的振动传感接触面与排放管路上的顶部动态接触;空腔球体上顶部腔体内固定流体传感控制单元,流体传感控制单元电连接有发光管,发光管发光头向腔体中心垂直向下发光,空腔球体的腔体底部有球形透镜,球形透镜下端有四像限光电传感器,在稳定状态下,发光管发光头向腔体中心垂直向下发光,通过球形透镜后投影在四像限光电传感器上,由四像限光电传感器获取稳定的信号。
[0011]所述的下管路流体传感器或包括一对,对称固在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的两侧,同时悬挂在下隔层管架固定的左右排放管路上。
[0012]所述的排放管路或是铬处理水排放管路,或是锌处理水排放管路,或是铜处理水排放管路,或是铅处理水排放管路,或是镍处理水的放管路。
[0013]包括有后台计算机或其它终端,与上管路流体传感器和下管路流体传感器网络连接。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在电镀集控区管道处理废水排放集中区,建立集中管路,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排放管路结构,在不破坏现有的管路状态下,实现排放管的生产监控,以便能随时了解生产状态和不同时间铬、锌、铜、铅、镍处理水的排放量。为监督管理部门对电镀企业的管控带来了方便。
[0015]流体流动传感单元采用一体式设计,同时适应在不同状态下对排水管路的安装和布置,具有结构合理,一点可获取三路排水管的排废水信息,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

1是本专利技术上管路流体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

2是本专利技术下管路流体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系统检测一根排放管路信号输出图;
[0023]图6是系统检测多根排放管路信号输出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网络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排放管路;2、上隔层管架;3、下隔层管架;4、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5、排放管路固定夹持架;6、流体流动传感单元;7、第二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9、数字流量测量单
元;10、共公网络通信单元;11、后台计算机或其它终端;12、空间分界线; 13、电镀集控区管道处理费水排放集中区;6

1、上管路流体传感器;6

2、下管路流体传感器;6
‑1‑
1、球体支撑;6
‑1‑
2、固定支架; 6
‑1‑
3、弹簧;6
‑1‑
4、弹簧固定架;6
‑1‑
5、应变电阻;6
‑1‑
6、上管路流体检测处理电路;6
‑2‑
1、流体传感控制单元;6
‑2‑
2、发光管;6
‑2‑
3、空腔球体;6
‑2‑
4、球形透镜;6
‑2‑
5、振动传感接触面; 6
‑2‑
6、四像限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图2、图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由上隔层管架(2)、下隔层管架(3)、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连接固定成上下排放管路(1)的支撑体;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分布,使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固定在间隔内,每个不同废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由排放管路固定夹持架(5)夹持固定,在上下隔层管架支撑柱(4)上套接固定有流体流动传感单元(6),流体流动传感单元(6)包括一个上管路流体传感器(6

1)和下管路流体传感器(6

2),上管路流体传感器(6

1)固定在上管路的底部,与上管路的底部弹性连接;下管路流体传感器(6

2)固定在下管路的顶部,与下管路的顶部悬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管路流体传感器(6

1)包括:球体支撑(6
‑1‑
1)、固定支架(6
‑1‑
2)、弹簧(6
‑1‑
3)、弹簧固定架(6
‑1‑
4)、应变电阻(6
‑1‑
5)、上管路流体检测处理电路(6
‑1‑
6),球体支撑(6
‑1‑
1)上端与上管路(1

1)的底部弹性接触连接,球体支撑(6
‑1‑
1)下端通过弹簧(6
‑1‑
3)固定在固定支架(6
‑1‑
2)上端,在固定支架(6
‑1‑
2)内有弹簧固定架(6
‑1‑
4),弹簧(6
‑1‑
3)底部作用在弹簧固定架(6
‑1‑
4)上表面,弹簧固定架(6
‑1‑
4)下表面有应变电阻(6
‑1‑
5),应变电阻(6
‑1‑
5)与上管路流体检测处理电路(6
‑1‑
6)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镀集控区管道流量的生产监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管路流体传感器(6

2)包括:空腔球体(6
‑2‑
3)、球形透镜(6
‑2‑
4)、四像限光电传感器(6
‑2‑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黄伟平郑超辉费西凯吴健张金星余小军郑志发于永胜李凯军张焕东曾志辉张贺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