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21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拉门,所述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防虫纱门,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固定有日光灯,所述箱体的内侧顶壁对称固定有两组空调机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显示表与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位于二氧化碳显示表的上方,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固定有超声波加湿器,所述箱体内横贯焊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与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气端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底壁阵列贯穿焊接有多个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锥齿轮与换气扇等结构,通过启动电机,使得启动电机,在联动装置的作用下,换气扇转动对箱体内注入新鲜空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使得菌体可以更好的进行培育。育。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


[0001]本技术涉及立体培菌
,尤其涉及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菌,通称为蘑菇,常见的有:金针菇,海鲜菇,白玉菇,杏鲍菇,蟹味菇,白灵菇和牛肝菌等,食用菌内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成分,故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产业的重要部分,食用菌的培育通常都是放在库房当中的培育架上进行的。
[0003]但是由于现有的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难以对库房内进行加湿以及通风换气,使得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影响整体的收获周期,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技术设计出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难以对库房内进行加湿以及通风换气,使得食用菌在培育的过程中,影响整体的收获周期,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效率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拉门,所述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防虫纱门,所述箱体的内顶壁固定有日光灯,所述箱体的内侧顶壁对称固定有两组空调机组,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显示表与支撑箱,所述支撑箱位于二氧化碳显示表的上方,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固定有超声波加湿器,所述箱体内横贯焊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与超声波加湿器的出气端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底壁阵列贯穿焊接有多个喷头,所述支撑箱连接有换气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箱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撑箱的侧壁并焊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对称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均焊接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共同套设有同步带,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均等间距焊接有多个第一锥齿轮。
[0008]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转动中心处焊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贯穿管道并向下伸出,所述第三转动轴焊接有换气扇。
[0009]优选地,所述换气扇的数量不少于十个,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管道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两个出口,所述拉门采用推拉式结构,两个所述同步轮的尺寸大小相同。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平行设置,所述喷头的数量不少于十四个。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超声波加湿器,使得保证箱体内的湿度,当箱体内的湿度较低时,通过开启超声波加湿器,使得水雾通过管道传递给喷头,并经由喷头喷向对箱体内进行均匀的加湿,通过设置空调机组,使得通过空调机组控制箱体内的温度维持在培养菌体的合适温度,从而使得培养菌体的效果较佳;
[0014]2、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显示表、电机与换气扇等结构,当二氧化碳显示表显示出的二氧化碳数值较高时,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通过同步轮与同步带的连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进行同步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得多个换气扇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增加新鲜空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这样成熟的子实体韧性较好,提高了培菌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的侧视图。
[0018]图中:1箱体、2拉门、3防虫纱门、4日光灯、5空调机组、6二氧化碳显示表、7超声波加湿器、8管道、9喷头、10支撑箱、11电机、12第一转动轴、13第二转动轴、14同步轮、15同步带、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三转动轴、19换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包括箱体1,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拉门2,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防虫纱门3,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有日光灯4,箱体1的内侧顶壁对称固定有两组空调机组5,设置空调机组5,使得通过空调机组5控制箱体1内的温度维持在培养菌体的合适温度,从而使得培养菌体的效果较好,箱体1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显示表6与支撑箱10,支撑箱10位于二氧化碳显示表6的上方,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超声波加湿器7,箱体1内横贯焊接有管道8,管道8与超声波加湿器7的出气端贯穿固定连接,管道8的底壁阵列贯穿焊接有多个喷头9,当箱体1内的湿度较低时,通过开启超声波加湿器7,使得水雾通过管道8传递给喷头9,并通过喷头9喷向箱体1内部使得对箱体1内菌体进行均匀的加湿,支撑箱10连接有换气装置。
[0021]换气装置包括电机11,电机11固定设置在支撑箱10内部,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箱10的侧壁并焊接有第一转动轴12,第一转动轴12与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箱体1的对称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3,第一转动轴12与第二转动轴13均焊接有同步轮14,两个同步轮14共同套设有同步带15,第一转动轴12与第二转动轴13均等间距焊接有多个第一锥齿轮16。
[0022]多个第一锥齿轮16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的转动中心处焊接有第三转动轴18,第三转动轴18贯穿管道8并向下伸出,第三转动轴18焊接有换气扇19,当二氧
化碳显示表6显示出的二氧化碳数值较高时,通过启动电机11,使得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轴12进行转动,通过同步轮14与同步带15的连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轴13与第一转动轴12进行同步的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的啮合作用,使得多个换气扇19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增加新鲜空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这样成熟的子实体韧性较好,提高了培菌的质量。
[0023]换气扇19的数量不少于十个,第三转动轴18与管道8转动连接,箱体1侧壁设置有两个出口,拉门2采用推拉式结构,两个同步轮14的尺寸大小相同,第一转动轴12与第二转动轴13平行设置,喷头9的数量不少于十四个。
[0024]本技术中,设置超声波加湿器7,设定维持湿度为90%湿度,设置空调机组5,设定维持温度为十八至二十三℃,光源用日光灯4光照射,保持八小时/天,开启二氧化碳显示表6,拉上防虫纱门3,四至五天子实体原基出现,此时二氧化碳显示表6显示900
±
ppm,第七天会升至980
±
ppm,此时打开电机11,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轴12进行转动,在同步轮14与同步带15的作用下,第二转动轴1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设置有拉门(2),所述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防虫纱门(3),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固定有日光灯(4),所述箱体(1)的内侧顶壁对称固定有两组空调机组(5),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显示表(6)与支撑箱(10),所述支撑箱(10)位于二氧化碳显示表(6)的上方,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固定有超声波加湿器(7),所述箱体(1)内横贯焊接有管道(8),所述管道(8)与超声波加湿器(7)的出气端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管道(8)的底壁阵列贯穿焊接有多个喷头(9),所述支撑箱(10)连接有换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控立体培菌库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固定设置在支撑箱(10)内部,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支撑箱(10)的侧壁并焊接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与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对称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巧鸽王文松蔡婧王锐廖剑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香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