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波纹板-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17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波纹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螺杆式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提升建筑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节能环保、降低工程造价的需求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相较于传统建筑结构施工形式,装配式建筑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其节省人工、节省模板、节省机械,提高存货质量,减少排放,减少污染,节约工期。但现今预制装配式建筑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业化程度低,建筑结构的各个部件并没有形成标准化,同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节点是整体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无论从施工还是力学角度都存在较多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今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节点是整体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无论从施工还是力学角度都存在较多的障碍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和连接件。所述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包括上柱体和固定在所述上柱体下端的第一法兰盘;所述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包括下柱体和固定在所述下柱体上端的第二法兰盘;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0005]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柱体包括柱状的第一ECC外壳、柱状中空的第一波纹板内壳和两块第一端板;两块所述第一端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两端;所述第一ECC外壳凝固包裹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外侧壁,所述第一ECC外壳的两端凝固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法兰盘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一端板;
[0006]所述下柱体包括柱状的第二ECC外壳、柱状中空的第二波纹板内壳和两块第二端板;两块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两端;所述第二ECC外壳凝固包裹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外侧壁,所述第二ECC外壳的两端凝固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二法兰盘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二端板。
[0007]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ECC外壳和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均大致为四棱柱形,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截面四条边均呈现为波浪形;所述第一端板大致为回字形;所述第二ECC外壳和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均大致为四棱柱形,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截面四条边均呈现为波浪形;所述第二端板大致为回字形。
[0008]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具有四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分别焊接于一端的所
述第一端板的四个角;每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均为相同的立方体形;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从一侧面通向其对面的第一横向螺杆孔,以及从另一侧面通向其对面的第一纵向螺杆孔,所述第一横向螺杆孔和所述第一纵向螺杆孔错开设置;
[0009]所述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具有四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分别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二端板的四个角;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均为相同的立方体形;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有从一侧面通向其对面的第二横向螺杆孔,以及从另一侧面通向其对面的第二纵向螺杆孔,所述第二横向螺杆孔和所述第二纵向螺杆孔错开设置;
[0010]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一横向螺杆孔、所述第一纵向螺杆孔、所述第二横向螺杆孔和所述第二纵向螺杆孔相对位的连接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ECC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四个缺角,四个缺角和此端的第一端板之间形成四个腔体;四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分别容置于四个所述腔体中,并且焊接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每个第一法兰盘设置有第一横向螺杆孔、第一纵向螺杆孔的相邻两侧面朝外;
[0012]四个所述第二法兰盘分别焊接于所述下柱体上端的第二端板上表面四个角;每个第二法兰盘设置有第二横向螺杆孔、第二纵向螺杆孔的相邻两侧面朝外;
[0013]所述连接件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依次焊接形成四棱柱形,每块侧板上均设置有和对应面的所述第一横向螺杆孔和第二横向螺杆孔,或者第一纵向螺杆孔和第二纵向螺杆孔相对位的连接孔。
[0014]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四块所述侧板形成两组相对面的侧板,每组相对面的侧板上均设置有相对的通孔,所述连接节点还包括穿过多组相对的通孔的高强螺杆,所有高强螺杆相互错开设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截面呈U形的钢筋混凝土壳体;至少有两块侧板上均设置有和所述钢筋混凝土壳体相适配的U形孔,每个所述U形孔中插入一根所述钢筋混凝土壳体并相互固定;所述U形孔避开所述连接孔和所述通孔。
[0016]作为本技术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壳体中的钢筋笼。
[0017]本技术其次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和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的预制:首先根据柱截面设计要求,分别将多块波纹板焊接得到柱状中空的第一波纹板内壳和柱状中空的第二波纹板内壳;然后在第一波纹板内壳的两端分别焊接第一端板,在第二波纹板内壳的两端分别焊接第二端板;接着在第一端板上焊接第一法兰盘,在第二端板上焊接第二法兰盘;最后将第一波纹板内壳和第二波纹板内壳分别侧卧支模,各自浇灌ECC并养护完成,得到了ECC凝固包裹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凝固的ECC两端抵接于第一端板的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以及ECC凝固包裹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凝固的ECC两端抵接于第二端板的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
[0019]S2,钢筋混凝土壳体的预制:首先铺设底模,其次完成受力筋以及箍筋的绑扎,箍筋采用U形箍,形成U形截面;随后铺设侧模;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养护;拆除底模和侧模,
得到钢筋混凝土壳体;
[0020]S3,将钢筋混凝土壳体和连接件连接固定:将四块侧板依次焊接形成四棱柱形的连接件,每块侧板均在对应位置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和连接件;所述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包括上柱体和固定在所述上柱体下端的第一法兰盘;所述下波纹板

ECC叠合柱包括下柱体和固定在所述下柱体上端的第二法兰盘;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体包括柱状的第一ECC外壳、柱状中空的第一波纹板内壳和两块第一端板;两块所述第一端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两端;所述第一ECC外壳凝固包裹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外侧壁,所述第一ECC外壳的两端凝固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法兰盘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一端板;所述下柱体包括柱状的第二ECC外壳、柱状中空的第二波纹板内壳和两块第二端板;两块所述第二端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两端;所述第二ECC外壳凝固包裹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外侧壁,所述第二ECC外壳的两端凝固连接于两块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二法兰盘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二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CC外壳和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均大致为四棱柱形,所述第一波纹板内壳的截面四条边均呈现为波浪形;所述第一端板大致为回字形;所述第二ECC外壳和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均大致为四棱柱形,所述第二波纹板内壳的截面四条边均呈现为波浪形;所述第二端板大致为回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纹板

ECC装配式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螺杆式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波纹板

ECC叠合柱具有四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分别焊接于一端的所述第一端板的四个角;每个所述第一法兰盘均为相同的立方体形;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从一侧面通向其对面的第一横向螺杆孔,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彪杨朱金胡红松高毅超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