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95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属于换挡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其设置有安装腔;操纵杆,其设置有换挡手球;移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手球可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底座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滑动换挡的方式,将拨杆结构改为滑动结构,换挡手球可通过移动组件在底座上移动,因此摩擦力较小,不会因为转动拨杆而容易卡住,使用顺畅手感较好,并且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使用寿命较长。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


[0001]本技术属于换挡器
,涉及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换挡器是现代汽车必要的组成部件,换挡器通过手部的动作,配合变速箱完成汽车发动机转速与车轮转速的匹配,使得汽车可以兼顾低速行驶中的大扭矩和高速行驶中的高速度。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换挡器本身由最初的手动挡逐渐变为电子换挡。
[0003]现有的电子换挡器,如基于角度霍尔感应的换挡器,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0146850.5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杆式电子换挡器及汽车,包括换挡拨杆组件、传感器模块、电子控制单元和M/S挡按键;所述换挡拨杆组件为五位单稳态形式,当操纵换挡拨杆组件拨动到非稳态位置松手后,换挡拨杆组件能自动回复至稳态位置;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换挡拨杆组件拨动的角度或位置并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从变速器控制单元处获得整车当前挡位信号,从刹车模块处获取刹车信号,以及从传感器模块和M/S挡按键处获得驾驶员输入信号,并基于所获得的信号根据预设规则计算出目标挡位并发送给所述变速器控制单元,由变速器控制单元驱动变速器挂入目标挡位。
[0004]综上所述,虽然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不需要额外增加机械结构的情况下,实现M/S挡的换挡,但由于其采用拨杆结构,因此使用换挡手球时不够顺畅并且容易卡住,存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包括:
[0008]底座,其设置有安装腔;操纵杆,其设置有换挡手球;移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手球可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底座上移动。
[0009]较佳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操纵杆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第一滚珠可滚动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底座连接。
[0010]较佳的,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滚珠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座还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滚珠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第二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二滚珠呈上下对称设置。
[0012]较佳的,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容纳腔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抵接块,两个所述弹性抵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抵触连接,一所述弹性抵接块推动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滑槽抵触连接并且另一所述弹性抵接块推动所述第二滚珠与所述第二滑槽抵触连接。
[0013]较佳的,所述容纳腔为通孔结构,所述移动座还设置有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部抵触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
[0014]较佳的,所述上盖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操纵杆设置有防尘罩盖,所述防尘罩盖盖住所述开口。
[0015]较佳的,还包括顶柱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底座设置有复位槽,所述顶柱可活动的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移动座以及所述顶柱抵触连接。
[0016]较佳的,所述复位槽为V形槽体结构,所述复位槽包括第一行程位、第二行程位以及第三行程位,所述第一行程位位于所述第二行程位以及第三行程位之间,当所述顶柱位于所述第二行程位或者所述第三行程位时所述复位弹簧推动所述顶柱朝所述第一行程位移动。
[0017]较佳的,还包括霍尔元件,所述霍尔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磁钢,当所述换挡手球通过所述移动组件移动时所述霍尔元件可通过所述磁钢感应所述移动组件从而进行换挡。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采用了滑动换挡的方式,将拨杆结构改为滑动结构,换挡手球可通过移动组件在底座上移动,因此摩擦力较小,不会因为转动拨杆而容易卡住,使用顺畅手感较好,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0020]2、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防止第一滚珠或者第二滚珠朝错误的方向滚动,设置第二滚珠以及第二滑槽还可以分摊第一滚珠与第一滑槽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延长移动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限制移动座翻转。
[0021]3、第一滚珠以及第二滚珠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第一滚珠分别设置于移动座的四个角上,四个第二滚珠分别设置于移动座的四个角上,第一滚珠与第二滚珠呈上下对称设置,移动座可通过四个第一滚珠以及四个第二滚珠在底座上移动,使得换挡手球能够很顺畅的进行水平移动。
[0022]4、一弹性抵接块推动第一滚珠与第一滑槽抵触连接并且另一弹性抵接块推动第二滚珠与第二滑槽抵触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滚珠与第一滑槽充分接触,第二滚珠与第二滑槽充分接触,防止移动座与底座之间直接发生滑动摩擦。
[0023]5、顶柱设置有导向柱,底座还设置有导向孔,导向柱与导向孔连接并且导向孔引导导向柱移动从而使顶柱可伸缩的与底座连接,复位弹簧推动顶柱沿复位槽移动从而使移动组件复位。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电子换挡器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电子换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电子换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组件的爆炸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顶柱以及复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底座;110、安装腔;120、第一滑槽;200、操纵杆;210、换挡手球;220、防尘罩盖;310、移动座;320、第一滚珠;330、第二滚珠;340、连接杆;350、弹性抵接块;360、限位部;370、磁钢;400、上盖;410、第二滑槽;420、开口;510、顶柱;520、复位弹簧;530、复位槽;531、第一行程位;532、第二行程位;533、第三行程位;600、霍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2]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3]另外,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设置有安装腔;操纵杆,其设置有换挡手球;移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所述移动组件可移动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操纵杆与所述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手球可通过所述移动组件在所述底座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操纵杆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第一滚珠可滚动的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底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滚珠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移动座还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滚珠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四个角上,四个所述第二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座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二滚珠呈上下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动式电子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设置有容纳腔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抵接块,两个所述弹性抵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珠以及所述第二滚珠抵触连接,一所述弹性抵接块推动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耀陈斌忻杰峰孙东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