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超专利>正文

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92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该技术方案摒弃了静态直线进给的通径模式,采用带有翼片的通径棒以旋转状态进行通径,同时引入振动传感器进行辅助侦测。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机架上设置了相互嵌套的两组滑台,二者分别搭载管槽和环形挡规,用于对钢管的中部和后端起到固定作用,基于滑台的滑动可在一定范围内适配不同长度的钢管。机架另一端设置通径棒,通径棒在旋转状态下伸入至钢管中,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径棒卡死问题,同时不影响正常检测;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托于管槽设置了振动传感器,同时在通径棒上设置了翼片,当钢管内壁存在凸点时,可形成振动进而得到传感器侦测,因而不易忽略管内的微小结构变形。微小结构变形。微小结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


[0001]本技术涉及通径机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油井深度不断增加,特别是海洋石油的开采,石油钢管的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如果油管的耐压、直径、直线度不符合标准,一旦有一根管子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油井报废。所以,石油管出厂时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钢管通径机是钢管生产线上的检测设备,主要对钢管的直线度和内径进行最终检测,依据API的钢管通径规定:标准长度和标准直径的通径棒能顺利通过钢管全长,则视为检测合格。
[0003]因钢管有其自身的特性及使用要求,所以其内径尺寸和直线度的检测有别于其他钢材的检测,要求标准长度和标准直径的通径规能顺利地通过钢管全长。目前,常规通径机均为直线进给模式,通径棒在沿钢管轴线运动的过程中若发生阻滞现象则判定为不合格,这种模式虽能满足检测要求,但容易在阻滞瞬间发生通径棒卡固问题,影响后续的检测;而且,这种驱动模式会使通径棒强行通过管内某些极细微的不合格段,从而使部分形态异常问题被忽略,影响检测的客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以解决现常规通径机容易发生通径棒卡固现象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通径机的检测精度。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包括机架,地脚,第一滑道,第一滑台,第一液压缸,锁固件,第二滑道,第二滑台,第二液压缸,环形挡规,管槽,弹簧垫,振动传感器,通径棒,锥头,翼片,变径部,其中,在机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地脚,在机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在第一滑道上设置有第一滑台,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轴线与第一滑道相互平行,第一液压缸的自由端连接至第一滑台,在第一滑台与机架之间设置有锁固件,在第一滑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在第二滑道上设置有第二滑台,在第一滑台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轴线与第二滑道相互平行,第二液压缸自由端连接至第二滑台,在第二滑台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挡规,在第一滑台上固定连接有管槽,在管槽中设置有弹簧垫,在弹簧垫的旁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通径棒,在通径棒的前端具有锥头,在通径棒的侧壁上具有若干翼片,在翼片的前端具有变径部。
[0008]作为优选,管槽呈半圆弧形,管槽的轴线、环形挡规的轴线、通径棒的轴线三者相互重合。
[0009]作为优选,以若干脚轮替代所述若干地脚,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
[0010]作为优选,在机架上设置有电机,通径棒设置在轴承上,所述电机与通径棒传动连
接。
[0011]作为优选,在管槽上设置有夹具,待测钢管被所述夹具夹持固定于管槽上。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机架用于起到基础承载作用;地脚用于支撑机架,地脚宜选用可调地脚,用于对机架进行调平;第一滑道用于承载第一滑台,供第一滑台在其上平移滑动;第一滑台用于承载管槽及第二滑道;第一液压缸用于为第一滑台在第一滑道中的滑动提供动力;锁固件用于对第一滑台的当前位置予以固定;第二滑道用于供第二滑台在其上平移滑动;第二滑台用于承载环形挡规;第二液压缸用于为第二滑台在第二滑道上的滑动提供动力;环形挡规用于顶压在待测钢管的后端,环形挡规上的通孔用于供通径棒通过;管槽用于承载待测的钢管,管槽上宜设置夹具,用于对待测钢管予以固定;弹簧垫用于直接同待测钢管的底端相接触;振动传感器用于在检测过程中感知振动强度,根据振动突然增强的情况可判定待测钢管内壁对翼片产生了阻挡;通径棒用于伸入至待测钢管中执行检测,本技术采用电机驱动通径棒旋转,使通径棒以旋转状态执行检测,因而不易发生通径棒在待测钢管内被卡死的问题;锥头用于在通径棒进入待测钢管管口时起到导向作用;当通径棒旋转时,翼片做周向运动,当待测钢管内壁具有凸点时,做周向运动的翼片与之碰撞所产生的振动较为明显,以便于振动传感器侦测;翼片前端的变径部可作为锥头在结构上的延伸,同样起到导向作用。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该技术方案摒弃了静态直线进给的通径模式,采用带有翼片的通径棒以旋转状态进行通径,同时引入振动传感器进行辅助侦测。具体来看,本技术在机架上设置了相互嵌套的两组滑台,二者分别搭载管槽和环形挡规,用于对待测钢管的中部和后端起到固定作用,基于滑台的滑动可在一定范围内适配不同长度的待测钢管。机架另一端设置通径棒,通径棒在旋转状态下伸入至待测钢管中,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径棒卡死问题,同时不影响正常检测;此外,本技术依托于管槽设置了振动传感器,同时在通径棒上设置了翼片,当待测钢管内壁存在凸点时,可形成振动进而得到传感器侦测,因而不易忽略管内的微小结构变形。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从一个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整体从另一视角观察的立体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管槽的立体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通径棒的立体图;
[0018]图中:
[0019]1、机架
ꢀꢀꢀꢀꢀꢀꢀꢀ
2、地脚
ꢀꢀꢀꢀꢀꢀꢀꢀ
3、第一滑道
ꢀꢀꢀꢀ
4、第一滑台
[0020]5、第一液压缸
ꢀꢀ
6、锁固件
ꢀꢀꢀꢀꢀꢀ
7、第二滑道
ꢀꢀꢀꢀ
8、第二滑台
[0021]9、第二液压缸
ꢀꢀ
10、环形挡规
ꢀꢀꢀ
11、管槽
ꢀꢀꢀꢀꢀꢀꢀ
12、弹簧垫
[0022]13、振动传感器 14、通径棒
ꢀꢀꢀꢀꢀ
15、锥头
ꢀꢀꢀꢀꢀꢀꢀ
16、翼片
[0023]17、变径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
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实施例1
[0026]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如图1~4所示,包括机架1,地脚2,第一滑道3,第一滑台4,第一液压缸5,锁固件6,第二滑道7,第二滑台8,第二液压缸9,环形挡规10,管槽11,弹簧垫12,振动传感器13,通径棒14,锥头15,翼片16,变径部17,其中,在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地脚2,在机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3,在第一滑道3上设置有第一滑台4,在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的轴线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锥形通径棒的油管通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地脚(2),第一滑道(3),第一滑台(4),第一液压缸(5),锁固件(6),第二滑道(7),第二滑台(8),第二液压缸(9),环形挡规(10),管槽(11),弹簧垫(12),振动传感器(13),通径棒(14),锥头(15),翼片(16),变径部(17),其中,在机架(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地脚(2),在机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3),在第一滑道(3)上设置有第一滑台(4),在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5),第一液压缸(5)的轴线与第一滑道(3)相互平行,第一液压缸(5)的自由端连接至第一滑台(4),在第一滑台(4)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锁固件(6),在第一滑台(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道(7),在第二滑道(7)上设置有第二滑台(8),在第一滑台(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9)的轴线与第二滑道(7)相互平行,第二液压缸(9)自由端连接至第二滑台(8),在第二滑台(8)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挡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