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569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能够检测危险无人机并告警,满足实时安保需求;且只有在检测到危险无人机的情况下,对危险无人机进行高空追踪,并实时将图像与位置发给指挥站,减少了系统复杂度,提高运行速度;同时保证对危险无人机的实时自动追踪飞行、且使危险无人机位于画面的正中心,同时地面指挥站还可向无人机发送控制指令,其控制方式更为灵活,进一步提升追踪效率;并能够根据具体应用进行无人机巡检装置的实时调度,解决监控系统数据量低,各个监控区域的信息无法共享,无法对特殊情况及时做出响应;完全替代了传统的人力巡检模式,降低了巡检隐患、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提高了巡检效率。提高了巡检效率。提高了巡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垂直行业各自为政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快速发展的需求,打通行业应用下面的基础资源平台,建立一个跨行业的城市数字平台,为智慧城市(如社区、园区场景)应用提供云、视频云、大数据、物联网(IoT)、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集成通信平台(ICP)等能力,并与AI结合通过行业使能技术,向上与应用对接,向下联接数据,让智慧园区的数字化转型触手可及。
[0003]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等航空器的快速发展与低空空域管制的逐渐开放,出现了“低慢小”无人机违规升空与黑飞等事件日益增多的现象,因此需要实现对“低慢小”无人机进行跟踪与摧毁,以抵制“低慢小”无人机违规升空。
[0004]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轻小型无人机反制解决手段均是基于有源探测雷达探测+无线电监测+光电探测+无线电压制干扰某种或者某几种组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反制部分主要依靠大功率压制干扰技术,采用扫频方式对低空无人机的遥控和图传链路进行干扰,迫使无人机失去控制返航、迫降或者驱离,由于大功率干扰会带来电磁辐射影响,并且会影响城市环境下民用设施带来民众恐慌,特别是在机场等区域使用具有政策风险,所以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能够获取实时图像,将图像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前向运算检测图像中目标的类别,若检测到图像中有危险无人机,则立刻像指挥站告警,对需要保留证据的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抓拍,必要时及时进行人工干预。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无人机巡检装置和管控中心,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与管控中心通过通信模块无线组网互联;所述管控中心接收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的信息,对上述接收到的信息作综合分析并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转发至其通信范围内的所有无人机巡检装置,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包括:
[0007]飞行航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园区的路线,预先设置无人机的巡航航线,无人机一键起飞并一键降落,沿预定的巡航航线自主飞行;
[0008]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实现对所述园区中的飞行物进行自动识别,分析发现是否有违规行为,确认所述园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0009]告警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识别模块检测到飞行物得违规行为及时向所述管控中心告警;
[0010]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园区情况及违规行为信息;
[0011]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实时调出该园区情况及违规行为信息,同时将历史飞行数据
保存在平台中;
[0012]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自动识别模块数据接口传来的信息数据,对所述信息数据进行变频并发送给所述管控中心。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
[0014]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发送的待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待验证信息包括由所述自动识别模块从接收到的对飞行物发起的查询请求中获得的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和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
[0015]获取模块,用于从可信执行环境TEE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匹配的第二身份凭证信息;
[0016]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对所述飞行物进行身份验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
[0018]数字身份合约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发送的待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待验证信息包括由所述飞行物从接收到的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发起的查询请求中获得的第一身份凭证信息、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
[0019]TEE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进行查询,以得到与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匹配的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返回给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
[0020]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对所述飞行物进行身份验证。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根据身份验证确定并选择处理所述飞行物,并收集所述飞行物的状态信息,其中包括:
[0022]定位模块,基于通用的测角定位算法程序来实现对所述飞行物的定位测距处理工作;
[0023]收发信号模块,用于处理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将需要发给所述飞行物的信息编码、调制后发送出去,并将接收的信号通过信号解调、解码等操作恢复出信号携带的信息;
[0024]处理模块,接收操作执行的命令,并按照操作执行的命令对所述飞行物进行对应的操作。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显示模块从所述管控中心下得到身份验证最危险的飞行物,生成临时追踪库,默认选择所述身份验证最危险的飞行物图像为SLAM算法第一次检测的目标图像,对SLAM算法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自动识别模块采集的视频进行当前帧图像提取,使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对当前帧图像进行飞行物检测;若检测到图像中有飞行物,则检测该飞行物是否是需要追踪的危险飞行物;若是危险飞行物,则追踪成功,并用当前帧图像替换临时追踪库的目标图像,作为下一帧追踪时的目标图像。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收到切换追踪目标指令时,从之前存储路径找到对应的危险飞行物的图像,用于替换现有的临时追踪库中目标图像;再次初始化SLAM模块的追踪目标为临时追踪库中对应的切换后的危险飞行物的图像;对实时视频采集模块采集的视频进行当前帧图像提取,使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对当前帧图像进行飞行物检测;若检测到图像中有飞行物,则检测该人是否是需要追踪的危险飞行物;若是危
险飞行物,则追踪成功,并用当前帧图像替换临时追踪库的目标图像,作为下一帧追踪时的目标图像。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成功在当前帧图像中检测到需要追踪的危险飞行物后,根据当前帧图像中检测出的危险飞行物的坐标位置,调用所述定位模块,测量得出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与危险飞行物的实际距离。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用测角定位算法来定位所述危险飞行物及附近能检测到的飞行物位置与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的距离,获取它们的定位测距结果。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控中心包括据处理系统和管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管控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所述管理系统的内部设置有全网监测管理系统和全网信息发送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通过无线连接有多种前端控制设备。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识别模块识别并采集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信息数据及检测到的飞行物的数据,将采集到的所述信息数据和飞行物数据输出至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其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无人机巡检装置和管控中心,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与管控中心通过通信模块无线组网互联;所述管控中心接收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的信息,对上述接收到的信息作综合分析并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转发至其通信范围内的所有无人机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包括:飞行航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园区的路线,预先设置无人机的巡航航线,无人机一键起飞并一键降落,沿预定的巡航航线自主飞行;自动识别模块,用于实现对所述园区中的飞行物进行自动识别,分析发现是否有违规行为,确认所述园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告警模块,用于在所述自动识别模块检测到飞行物得违规行为及时向所述管控中心告警;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显示园区情况及违规行为信息;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实时调出该园区情况及违规行为信息,同时将历史飞行数据保存在平台中;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自动识别模块数据接口传来的信息数据,对所述信息数据进行变频并发送给所述管控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发送的待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待验证信息包括由所述自动识别模块从接收到的对飞行物发起的查询请求中获得的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和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获取模块,用于从可信执行环境TEE中获取与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匹配的第二身份凭证信息;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对所述飞行物进行身份验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数字身份合约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发送的待验证信息;其中,所述待验证信息包括由所述飞行物从接收到的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发起的查询请求中获得的第一身份凭证信息、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对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TEE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进行查询,以得到与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匹配的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返回给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所述数字身份合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身份凭证信息的第一哈希值和所述第二身份凭证信息,对所述飞行物进行身份验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巡检装置根据身份验证确定并选择处理所述飞行物,并收集所述飞行物的状态信息,其中包括:定位模块,基于通用的测角定位算法程序来实现对所述飞行物的定位测距处理工作;收发信号模块,用于处理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将需要发给所述飞行物的信息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啸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青芒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