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566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0~70份莫匹罗星、300~400份聚乙二醇3350、700~800份聚乙二醇400、20~30份丙二醇、10~30份龙血褐萃取液、8~22份紫锥菊提取液、12~3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1~28份维生素E油;通过各原料之间的配比结合和分别添加混合搅拌,控制其搅拌环境和条件,使制得的莫匹罗星软膏含量较高,稳定性良好、无破乳、析晶现象,使产品活性成分在基质中分布均匀,易于涂抹,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莫匹罗星,化学式C
26
H
44
O9,结构式如下所示,分子量是500.63,也叫假单胞菌酸A,是由荧光假单胞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天然广谱抗生素。莫匹罗星软膏可作为新型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现有的从莫匹罗星制备方法中由于莫匹罗星分子中含有环氧基团,遇酸碱不稳定,因而现有的莫匹罗星软膏存在稳定性差、药效不理想的问题;其基质主要是聚乙二醇3350和聚乙二醇400,温度高时软膏基质较稀,挤出后水样状;温度低时软膏基质很硬,不容易从软膏管中挤出,使得莫匹罗星软膏中的活性成分在基质中分布不均,稳定性差,影响患者使用体验及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0~70份莫匹罗星、300~400份聚乙二醇3350、700~800份聚乙二醇400、20~30份丙二醇、10~30份龙血褐萃取液、8~22份紫锥菊提取液、12~3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1~28份维生素E油。
[0005]进一步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50份莫匹罗星、350份聚乙二醇3350、750份聚乙二醇400、25份丙二醇、20份龙血褐萃取液、15份紫锥菊提取液、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0份维生素E油。
[0006]进一步的,所述龙血褐萃取液为将龙血竭磨碎、过50~80目筛,随后将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用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压力为18~25Mpa,温度为61~80℃,萃取时间为3~5h,CO2流量为25~35kg/h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龙血褐萃取液。
[0007]进一步的,所述紫锥菊提取液为取新鲜花蕾期的紫锥菊地上部分,粉碎,得紫锥菊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至80~100℃回流提取1~5h,紫锥菊渣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5:50,过滤,分离得到紫锥菊提取液。
[0008]进一步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取上述聚乙二醇3350、聚乙二醇400、丙二醇溶解得到溶液A,
[0010]S2、取上述莫匹罗星、龙血褐萃取液、紫锥菊提取液、丁基羟基茴香醚、维生素E油混合搅拌,得到混悬液B;
[0011]S3、将S1得到的溶液A和S2得到的混悬液B混合,在50~80℃下搅拌混匀,降温至20~30℃,研磨,调节pH为6.0

7.5,即得莫匹罗星软膏。
[0012]进一步的,所述S1中溶解温度为60~80℃。
[0013]进一步的,所述S2中搅拌温度为70~90℃,搅拌速率500~800rpm。
[0014]进一步的,所述S3在光照强度50~80lux,速率为600~900rpm下搅拌混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S3降温速率为0.3~0.6℃/min。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的莫匹罗星软膏在各原料之间的配比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改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软膏基质变稀或者过硬破乳的问题,软膏含量较高,在高温40℃下,10天后的含量变化小,稳定性良好、无破乳、析晶现象,膏体运动黏度在37.4~40.1mm2/s,旋转黏度均在4500~6000mPa
·
s,在此黏度下,阻止主药莫匹罗星与萃取液或提取液接触而析晶,使产品活性成分在基质中分布均匀,易于涂抹,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0份莫匹罗星、300份聚乙二醇3350、700份聚乙二醇400、20份丙二醇、10份龙血褐萃取液、8份紫锥菊提取液、1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1份维生素E油;所述龙血褐萃取液为将龙血竭磨碎、过50目筛,随后将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用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压力为18Mpa,温度为61℃,萃取时间为3h,CO2流量为25kg/h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龙血褐萃取液;所述紫锥菊提取液为取新鲜花蕾期的紫锥菊地上部分,粉碎,得紫锥菊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至80℃回流提取1h,紫锥菊渣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50,过滤,分离得到紫锥菊提取液。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70份莫匹罗星、400份聚乙二醇3350、800份聚乙二醇400、30份丙二醇、30份龙血褐萃取液、22份紫锥菊提取液、3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8份维生素E油;所述龙血褐萃取液为将龙血竭磨碎、过80目筛,随后将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用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5h,CO2流量为35kg/h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龙血褐萃取液;所述紫锥菊提取液为取新鲜花蕾期的紫锥菊地上部分,粉碎,得紫锥菊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100℃回流提取5h,紫锥菊渣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5:50,过滤,分离得到紫锥菊提取液。
[0025]实施例3
[0026]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50份莫匹罗星、350份聚乙二醇3350、750份聚乙二醇400、25份丙二醇、20份龙血褐萃取液、15份紫锥菊提取液、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0份维生素E油;所述龙血褐萃取液为将龙血竭磨碎、过70目筛,随后将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用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压力为22Mpa,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4h,CO2流量为30kg/h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龙血褐萃取液;所述紫锥菊提取液为取新鲜花蕾期的紫锥菊地上部分,粉碎,得紫锥菊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2%的乙醇加热至90℃回流提取3h,紫锥菊渣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50,过滤,分离得到紫锥菊提取液;
[0027]上述实施例1~3使用下制备方法制得:
[0028]S1、取上述聚乙二醇3350、聚乙二醇400、丙二醇60~80℃溶解得到溶液A,
[0029]S2、取上述莫匹罗星、龙血褐萃取液、紫锥菊提取液、丁基羟基茴香醚、维生素E油温度80℃、速率700rpm混合搅拌,得到混悬液B;
[0030]S3、将S1得到的溶液A和S2得到的混悬液B混合,在60℃、光照强度70lux,速率为700rpm下搅拌混匀,降温至25℃,降温速率为0.4℃/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30~70份莫匹罗星、300~400份聚乙二醇3350、700~800份聚乙二醇400、20~30份丙二醇、10~30份龙血褐萃取液、8~22份紫锥菊提取液、12~33份丁基羟基茴香醚、11~28份维生素E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50份莫匹罗星、350份聚乙二醇3350、750份聚乙二醇400、25份丙二醇、20份龙血褐萃取液、15份紫锥菊提取液、22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0份维生素E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龙血褐萃取液为将龙血竭磨碎、过50~80目筛,随后将其装入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釜中,用超临界CO2为溶剂,萃取压力为18~25Mpa,温度为61~80℃,萃取时间为3~5h,CO2流量为25~35kg/h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龙血褐萃取液。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莫匹罗星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锥菊提取液为取新鲜花蕾期的紫锥菊地上部分,粉碎,得紫锥菊渣,加入质量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至80~100℃回流提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胜刘春燕邢贞凯邱燕萍吴莲容杜经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