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59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属于医学教学技术领域,所述教学模型包括清洗模块、智能教学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由清洗仓和烘干装置构成,所述智能教学模块包括辅助装置、三腔二囊管模型、模拟鼻腔以及模拟人体,所述底座内部中间部位设置有清洗仓,所述烘干装置为电热烘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激光发射接收器确定三腔二囊管深入位置信息,气囊内部的气体流量感应器感应气体容量信息,将信息传输到单片机中分析控制,当操作错误时,控制操作屏显示错误原因,智能化教学;通过清洁和烘干装置便捷的对三腔二囊管上部的擦拭的液体石蜡进行清洁,提高三腔二囊管使用寿命;将三腔二囊管教学模型及辅助装置模块化集中设置,便捷教学。教学。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医学教学
,具体涉及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三腔二囊管由三腔管、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共同组成,主要利用其柔软的气囊压力,直接压在出血的曲张静脉上达到止血目的,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高、使用安全有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对由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应急止血。
[0003]申请号为CN201420347638.8的专利申请供了一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学模型,使用时,通过食道模拟管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当三腔二囊管插入食道模拟管时经过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位置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位置信号发送至第一提示装置,从而产生与三腔二囊管插入食道相对应的提示信号;呼吸道模拟管的上部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当三腔二囊管插入呼吸道模拟管时经过第二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位置信号发送至第二提示装置,从而产生与三腔二囊管插入呼吸道模拟管相对应的提示信号,教学及练习时使用者能够清楚地掌握三腔二囊管的置管位置,以便进行纠正错误的置管操作并增强正确置管操作的熟练度。
[0004]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便捷教学的目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三腔二囊管进入人体内后无法真实看见,不便教学;第二,只可以教学更正三腔二囊管深入位置,对于气囊充气步骤无法进行教学:第三,无法便捷的对于三腔二囊管表面进行清洁。
[0005]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能够解决三腔二囊管教学不全,体内使用现况不够直观,清洁不便捷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包括底座,所述教学模型包括清洗模块、智能教学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由清洗仓和烘干装置构成,所述智能教学模块包括辅助装置、三腔二囊管模型、模拟鼻腔以及模拟人体,所述底座内部中间部位设置有清洗仓,所述底座内部左下角安装有操作屏,所述操作屏采用MSP430F 149单片机控制,所述底座通过翻转转轴与教学板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装置为电热烘干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清洗仓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密封垫,所述清洗仓前部安装有上密封垫,所述清洗仓内部安装有若干YZR180L
‑8‑
5KW型清洗驱动电机,所述清洗驱动电机上部连接有清洗转轴,所述清洗转轴侧面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清洗仓底部设置有DX1.5

17

0.37A型排水泵和出水管道。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安装在清洗仓两侧,所述清洗仓左侧设置有注射器夹持座,所述注射器夹持座内部放置有50ml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夹持座底部安装有液体石蜡盒,且
其内部放置有液体石蜡,所述清洗仓右侧设置有止血钳夹持座,所述止血钳夹持座内部放置有三组止血钳。
[0011]优选的,所述教学板中间位置设置有模型滑轨,所述教学板两侧设置有侧密封口,所述教学板上侧安装有上密封口,所述教学板底部设置有外接电源连接口,
[0012]优选的,所述三腔二囊管模型由胃管、胃气囊管、食管气囊管、食管气囊、胃气囊、橡胶滑块,所述胃管装在半圆腔道内,所述胃气囊管安装在四分之一圆腔道内与底部的胃气囊连通,所述食管气囊管安装在另一部分四分之一圆腔道内与底部的食管气囊连通,所述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内部分别设置有FS4001型微型气体流量感应器。
[0013]优选的,所述教学板上部安装有烘干装置,所述模型滑轨上部设有模拟鼻腔,所述教学板后部连通有模拟人体。
[0014]优选的,所述模拟人体内部设置有模拟腔,所述模拟腔一侧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模拟腔另一侧安装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模拟腔上部设置有微型摄像头。
[0015]优选的,所述教学板底部两侧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支撑在底座内部两侧的支撑挡板上,所述教学板上部设置有进水管连接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智能化教学。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发射接收器确定三腔二囊管深入位置信息,食管气囊和胃气囊内部设置的气体流量感应器感应气囊内气体容量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操作屏内部设置的MSP430F 149单片机中分析控制,当操作错误时,控制操作屏显示错误原因,智能化教学。
[0018]2、便捷清洁。本专利技术通过清洗仓内部的清洁装置便捷的对三腔二囊管上部的擦拭的液体石蜡进行清洁,提高三腔二囊管使用寿命。
[0019]3、模块化设置,便捷使用。本专利技术将三腔二囊管教学模型及辅助装置模块化集中设置,便捷教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左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后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模拟人体局部剖视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三腔二囊管模型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底座;2、操作屏;3、注射器夹持座;4、50ml注射器;5、液体石蜡盒;6、止血钳夹持座;7、止血钳;8、清洗仓;9、侧密封垫;10、上密封垫;11、清洗驱动电机;12、翻转转轴;13、教学板;14、三腔二囊管模型;15、模拟鼻腔;16、模拟人体;17、烘干装置;18、支撑架;19、支撑挡板;20、进水管连接口;21、出水管道;22、排水泵;111、清洗转轴;112、搅拌轴;131、模型滑轨;132、侧密封口;133、上密封口;134、外接电源连接口;141、胃管;142、胃气囊管;143、食
管气囊管;144、食管气囊;145、胃气囊;146、橡胶滑块;161、微型摄像头;162、激光发射器;163、激光接收器;164、模拟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
[0032]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包括底座1,所述教学模型包括清洗模块、智能教学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由清洗仓8和烘干装置17构成,所述智能教学模块包括辅助装置、三腔二囊管模型14、模拟鼻腔15以及模拟人体16,所述底座1内部中间部位设置有清洗仓8,所述底座1内部左下角安装有操作屏2,所述操作屏2采用MSP430F 149单片机控制,所述底座1通过翻转转轴12与教学板13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装置17为电热烘干装置。
[0033]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清洗仓8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密封垫9,所述清洗仓8前部安装有上密封垫10,所述清洗仓8内部安装有若干YZR180L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学模型包括清洗模块、智能教学模块,所述清洗模块由清洗仓(8)和烘干装置(17)构成,所述智能教学模块包括辅助装置、三腔二囊管模型(14)、模拟鼻腔(15)以及模拟人体(16);所述底座(1)内部中间部位设置有清洗仓(8),所述底座(1)内部左下角安装有操作屏(2),所述操作屏(2)采用MSP430F 149单片机控制,所述底座(1)通过翻转转轴(12)与教学板(13)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装置(17)为电热烘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仓(8)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密封垫(9),所述清洗仓(8)前部安装有上密封垫(10),所述清洗仓(8)内部安装有若干YZR180L
‑8‑
5KW型清洗驱动电机(11),所述清洗驱动电机(11)上部连接有清洗转轴(111),所述清洗转轴(111)侧面安装有搅拌轴(112),所述清洗仓(8)底部设置有DX1.5

17

0.37A型排水泵(22)和出水管道(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安装在清洗仓(8)两侧,所述清洗仓(8)左侧设置有注射器夹持座(3),所述注射器夹持座(3)内部放置有50ml注射器(4),所述注射器夹持座(3)底部安装有液体石蜡盒(5),且其内部放置有液体石蜡,所述清洗仓(8)右侧设置有止血钳夹持座(6),所述止血钳夹持座(6)内部放置有三组止血钳(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腔二囊管智能化教学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芸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