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4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一种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能够确保衬片的面积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干涉,同时能够利用衬垫夹具施加朝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在背板(36)的径向外侧部的周向中间部设置夹具插入部(45),该夹具插入部(45)能够将衬垫夹具(20a)所具备的衬垫按压部(60a)在轴向上插入。另外,在背板(36)的径向外侧部中的隔着夹具插入部(45)的周向两侧设置有分别能够在轴向上插通销(11c、11d)的销插通部(48a、48b)。夹具插入部(45)的内周面的径向外侧部设置有被按压面(46)。按压面(46)。按压面(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盘式制动器用衬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器用衬垫。

技术介绍

[0002]盘式制动装置通过将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衬垫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移动的衬垫向转子的轴向侧面按压从而得到制动力。在这样的盘式制动装置中,作为用于将衬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衬垫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移动的衬垫支承结构,以往提出了各种结构。
[0003]图18及图19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有利用了销的衬垫支承结构的现有结构的盘式制动装置1。盘式制动装置是对置活塞型的盘式制动装置,具备作为衬垫支承部件的制动钳2、内衬垫3及外衬垫4。
[0004]制动钳2将内衬垫3及外衬垫4分别支承为能够在轴向(图18的上下方向、图19的表背方向)上移动。制动钳2具备:配置在转子5的轴向两侧的内体6及外体7;将内体6和外体7分别在轴向上连结的第一连结部8、第二连结部9及第三连结部10;以及架设在内体6与外体7之间的一对销11a、11b。
[0005]另外,关于盘式制动装置1,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轴向、周向以及径向是指转子5的轴向、周向以及径向。
[0006]内体6以及外体7分别在周向两侧部具有以在轴向上朝向转子5接近的方式伸出的伸出壁部12a、12b。伸出壁部12a、12b在周向上相互对置的各自的周向侧面具备平坦面状的转矩承受面13a、13b。第一连结部8以及第二连结部9分别将内体6以及外体7各自的周向的端部在轴向上连结,第三连结部10将内体6以及外体7各自的周向中间部在轴向上连结。第一连结部8及第二连结部9分别在与第三连结部10在周向上对置的各自的周向侧面具备平坦面状的力矩支承面14a、14b。内体6以及外体7分别具有气缸,活塞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嵌合安装于各气缸。
[0007]一对销11a、11b分别具有圆柱形状,与转子5的中心轴平行地配置。一对销11a、11b各自的轴向端部被支承于内体6以及外体7各自的径向外侧部。因此,一对销11a、11b架设在内体6与外体7之间。
[0008]内衬垫3以及外衬垫4分别具备衬片15和对衬片15的背面进行支承的背板16。背板16在径向外侧部的周向上分开的2个部位具有销插通部17a、17b。销插通部17a、17b分别是在轴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在图示的例子中,销插通部17a、17b分别具有长圆形状。销插通部17a、17b各自的径向宽度尺寸及周向宽度尺寸比销11a、11b各自的外径大。
[0009]背板16在周向两侧面分别各具有1个转矩传递面18a、18b和力矩传递面19a、19b。转矩传递面18a、18b设置于背板16的周向侧面的径向内侧部。力矩传递面19a、19b设置于背板16的周向侧面的径向外侧部。
[0010]在一对销插通部17a、17b中的配置于周向一侧(前进时转入侧)的一个销插通部17a中,在轴向上插通有在周向一侧配置的一个销11a,在配置于周向另一侧(前进时转出侧)的另一个销插通部17b中,在轴向上插通有在周向另一侧配置的另一个销11b。由此,利
用一对销11a、11b将内衬垫3及外衬垫4分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制动钳2在轴向上移动。
[0011]为了防止在非制动时在内衬垫3及外衬垫4上产生晃动,盘式制动装置1还具备衬垫夹具20。衬垫夹具20由金属板制成,具有基板部21、一对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一对第二衬垫按压部23a、23b、第一销按压部24和第二销按压部25。
[0012]基板部21配置于衬垫夹具20的周向中间部。一对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衬垫夹具20的周向一侧部分,从基板部21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沿周向伸长。一对第二衬垫按压部23a、23b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衬垫夹具20的周向另一侧部分,从基板部21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第一销按压部24配置在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彼此之间,从基板部21的周向一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第二销按压部25配置在第二衬垫按压部23a、23b彼此之间,从基板部21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沿周向延伸。
[0013]在衬垫夹具20的安装状态下,基板部21配置于第三连结部10的径向内侧。而且,利用第一销按压部24将周向一侧的销11a朝向径向外侧推起,并且利用一对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将内衬垫3及外衬垫4各自的外周缘部的周向一侧部朝向径向内侧按压。另外,利用第二销按压部25将周向另一侧的销11b朝向径向外侧推起,并且利用一对第二衬垫按压部23a、23b将内衬垫3及外衬垫4各自的外周缘部的周向另一侧部朝向径向内侧按压。
[0014]由此,使内衬垫3及外衬垫4的姿势稳定,抑制在非制动时产生因内衬垫3及外衬垫4的晃动而产生的嘎啦声(异常音)。另外,在以往结构的盘式制动装置1中,销插通部17a、17b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外侧部通过衬垫夹具20的按压力被按压于销11a、11b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因此,在销插通部17a、17b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内侧部与销11a、11b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之间存在间隙。
[0015]衬垫夹具20利用第二销按压部25的前端部所具备的第三销按压部26,将周向另一侧的销11b朝向周向一侧按压。由此,利用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的前端部所具备的第三衬垫按压部27,将内衬垫3及外衬垫4分别朝向周向另一侧按压。并且,使内衬垫3及外衬垫4中的周向另一侧的侧面所具备的转矩传递面18b与分别设置于内体6及外体7的转矩承受面13b抵接。由此,在前进制动时,抑制转矩传递面18b与转矩承受面13b猛烈地碰撞而产生异常音。
[0016]现有技术文献
[0017]专利文献
[001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634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9]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0]在现有结构的盘式制动装置1中,在停车场中的前进后退的切换时或减速行驶时等,制动液的液压变低,在衬片15对转子5的按压力变小的所谓的轻微制动时,内衬垫3和外衬垫4的姿势变得不稳定,有可能产生制动噪声。
[0021]即,在盘式制动装置1中,如图19所示,在前进制动时,在构成内衬垫3(外衬垫4)的衬片15的摩擦面中心A点处作用有朝向周向另一侧(图19的左侧、前进时转出侧)的制动切向力F1。并且,利用配置在比制动切向力F1的作用线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转矩传递面18b与转矩承受面13b的抵接部来支承制动切向力F1。因此,在前进制动时,欲使内衬垫3(外衬
垫4)逆时针转动的力矩M1作用于内衬垫3(外衬垫4)上。
[0022]力矩M1通过使内衬垫3(外衬垫4)逆时针转动而使配置于周向另一侧的力矩传递面19b与力矩支承面14b抵接从而被支承。但是,在轻微制动时,作用于内衬垫3(外衬垫4)的力矩M1较小,因此难以抵抗衬垫夹具20的弹力而使力矩传递面19b与力矩支承面14b抵接。
[0023]具体而言,若力矩M1变小,则难以克服第一衬垫按压部22a(22b)将内衬垫3(外衬垫4)的外周缘部向径向内侧按压的力而使内衬垫3(外衬垫4)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具备衬片以及对所述衬片的背面进行支承的背板,并且被一对销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衬垫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移动,所述背板在其径向外侧部的周向中间部具有供衬垫夹具的一部分在轴向上插入的夹具插入部,并且所述背板具有分别供所述销在轴向上插通的销插通部,在所述背板的径向外侧部中,所述销插通部隔着所述夹具插入部而位于周向两侧,所述夹具插入部在内周面中的径向外侧部具有被按压面,所述被按压面被从所述衬垫夹具施加朝向径向外侧的按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按压面是平坦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其径向外侧部的周向中央部具有所述夹具插入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在其径向外侧部的周向中央部具有中央突起部,所述中央突起部比与周向两侧邻接的部分更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夹具插入部设置在所述中央突起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片和所述背板分别是相对于穿过周向中央部的对称轴为线对称形状。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衬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庆斗
申请(专利权)人:曙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