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25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包括安装在桌子上的出风装置、可调节风阀、连接软管、踢脚保护装置和控制面板。桌子的两个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技术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集中系统通常采用混合通风或置换通风来控制室内环境参数。混合通风系统,送入新风在到达人员呼吸区之前已经遭到污染;混合通风营造一个稳态均匀的热环境,为了保证人员的热舒适需要对全房间的空气进行降温,造成不必要的冷量耗费。同时忽略了不同个体的热舒适需求,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空调环境中,还会导致病态建筑综合症。对于置换通风系统,当污染物密度比空气大,与热源无关联时,这种送风甚至会恶化空气品质。
[0003]此外,传统空调由于体积太大,不易在室内办公桌或者较小空间内使用。
[0004]个性化通风系统是指将送风口和控制手段布置在人员工作区附近从而便于单独和灵活控制的一种空调送风形式。个性化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控制空调送风,解决个体热舒适性差异问题;还能提高空气品质;通过提高环境空气温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0005]送风口布置于桌面上对改善空气品质热舒适方面有相当好的作用。
[0006]但是依然有研究发现由传统桌面个性化系统带来的不适。目前布置于桌面上的PVS,可分为从正对头部、前胸两种放置方式。正对头部送风的末端装置,直吹面部则会带来热不舒适的问题;同时传统个性化风口只能向一个方向送风,则会导致送风部位与其他身体部位热感觉差异较大;此外,冬季送风热空气上浮,供暖效果不好,热风直吹头部易引起头晕脑涨,皮肤干燥等问题,因此个性化送风传统形式不用于冬季供暖。
[0007]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桌面个性化末端装置以减轻对头部送风造成的热不舒适感;缩小送风部位与全身的热感觉差异;同时解决传统个性化风口不能冬季供暖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9]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包括安装在桌子上的出风装置、可调节风阀、连接软管、踢脚保护装置和控制面板。
[0010]所述桌子包括水平的桌面板和N块竖直的挡板,N块挡板紧贴并固定在桌面板边缘,桌面板与挡板的上下端均存在距离,N≥3。
[0011]每相邻两个所述挡板的接壤处均位于桌面板的拐角处,N块挡板形成N

1个拐角,N

1个拐角存在至少一个90
°
拐角,一个90
°
拐角记为拐角A。
[0012]一块所述挡板面向桌面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桌面板在拐角A处开设有供出风装置穿过的通孔。
[0013]所述拐角A的内侧安装有踢脚保护装置,踢脚保护装置的下端与挡板下端齐平,连接软管的下端穿过踢脚保护装置并与送风管连通,上端与出风装置连通,连接软管与出风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风阀。
[0014]所述出风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扇形圆柱体,出风装置横截面的圆心角为90
°
,出风装置的内部中空。
[0015]所述出风装置安装到拐角A内侧,出风装置的两个竖直平面分别与形成拐角A的两块挡板滑动连接,出风装置的内部中空,出风装置的弧形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列出风孔。
[0016]夏季送风时,将所述出风装置竖直向上滑动至桌面板以上并固定好,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调节可调节风阀的大小,凉风从若干列出风孔送出。
[0017]冬季送风时,将所述出风装置竖直向下滑动至桌面板以下并固定好,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调节可调节风阀的大小,暖风从若干列出风孔送出。
[0018]进一步,所述N=3,N块挡板形成两个90
°
拐角,这两个90
°
拐角分别记为拐角A和拐角B,形成拐角A的一块挡板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形成拐角B的一块挡板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0019]所述桌面板在拐角B处开设有供出风装置穿过的通孔,拐角B的内侧安装有出风装置、可调节风阀、连接软管和踢脚保护装置。
[0020]进一步,所述拐角A处设置有三条竖直的滑轨,一条滑轨位于两块挡板的分界线上,另外两条滑轨分别位于两块挡板上。
[0021]所述出风装置三条竖向的棱线上均安装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轮,各个滑轮安装到对应的滑轨上。
[0022]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桌面板上方。
[0023]进一步,所述桌面板供出风装置穿过的通孔为与出风装置横截面相匹配的扇形通孔,该扇形通孔经切割而成,冬季送风时,该扇形通孔切割下来的扇形边角料重新嵌入扇形通孔内。
[0024]进一步,所述踢脚保护装置为内部中空且两端敞口的扇形圆柱体,踢脚保护装置横截面的圆心角为90
°
,踢脚保护装置的两个竖直平面分别与两块挡板固接。
[0025]进一步,所述出风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活动卡杆,挡板上设置有一列卡槽,当出风装置滑动至预定位置后,活动卡杆伸出并插入对应的卡槽内。
[0026]一种桌子,包括若干挡板、桌面板和上述的通风末端装置。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1.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一器两用,既可夏季供冷也可冬季供暖;
[0029]2.夏季通过桌角斜向送风,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的吹风感,兼顾头部与胸部散热,对人体上半部进行送风,避免了只向头部或胸部送风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匀,缩小送风部位与全身的热感觉差异,提升热舒适,提高热量交换效率;
[0030]3.冬季进行下部送风,将热空气阻隔在桌面下方,热量不易散失,供暖效果更好;同时热空气密度较小,存在浮升力,热空气沿人体上浮使热量分布均匀,提升人体热舒适性,有效解决传统个性化风口供暖问题;
[0031]4.本专利技术装置位于桌角,斜向送风可避免被人体正面的电脑等办公设备阻挡,保证送风有效到达人体;
[0032]5.本专利技术装置拥有两个独立的送风口,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个性化送风的调
节,可作为办公用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
[0033]6.本专利技术送风装置有效利用桌角面积,进行工位送风,不影响桌面的美观;
[0034]7.本专利技术装置与桌面一体化,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方便,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在夏季工况的示意图;
[0036]图2为夏季工况的出风装置安装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在冬季工况的示意图;
[0038]图4为冬季工况的出风装置安装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9]图5为出风装置示意图;
[0040]图6为出风装置俯视图。
[0041]图中:出风装置1、可调节风阀2、连接软管3、滑轨4、踢脚保护装置5、控制面板6、桌子7、挡板701和桌面板703。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述桌子(7)上的出风装置(1)、可调节风阀(2)、连接软管(3)、踢脚保护装置(5)和控制面板(6);所述桌子(7)包括水平的桌面板(703)和N块竖直的挡板(701),N块挡板(701)紧贴并固定在桌面板(703)边缘,桌面板(703)与挡板(701)的上下端均存在距离,N≥3;每相邻两个所述挡板(701)的接壤处均位于桌面板(703)的拐角处,N块挡板(701)形成N

1个拐角,N

1个拐角存在至少一个90
°
拐角,一个90
°
拐角记为拐角A;一块所述挡板(701)面向桌面板(70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6),桌面板(703)在拐角A处开设有供出风装置(1)穿过的通孔;所述拐角A的内侧安装有踢脚保护装置(5),踢脚保护装置(5)的下端与挡板(701)下端齐平,连接软管(3)的下端穿过踢脚保护装置(5)并与送风管连通,上端与出风装置(1)连通,连接软管(3)与出风装置(1)的连接处设置有可调节风阀(2);所述出风装置(1)为竖直设置的扇形圆柱体,出风装置(1)横截面的圆心角为90
°
,出风装置(1)的内部中空;所述出风装置(1)安装到拐角A内侧,出风装置(1)的两个竖直平面分别与形成拐角A的两块挡板(701)滑动连接,出风装置(1)的内部中空,出风装置(1)的弧形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列出风孔;夏季送风时,将所述出风装置(1)竖直向上滑动至桌面板(703)以上并固定好,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6)调节可调节风阀(2)的大小,凉风从若干列出风孔送出;冬季送风时,将所述出风装置(1)竖直向下滑动至桌面板(703)以下并固定好,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6)调节可调节风阀(2)的大小,暖风从若干列出风孔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冬夏两用桌面个性化通风末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雪琴陆伊瑶朱江韵黄凯程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