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93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准润滑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润滑罐;润滑罐适于存储润滑介质;若干泵元件,泵元件适于抽取润滑罐内的润滑介质;润滑罐内滑动设置有浮动盖,浮动盖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密封部的内侧贴合浮动盖的周向侧壁,密封部的外侧贴合润滑罐的内壁,以及,密封部贴合润滑罐的一端指向润滑罐的底部;通过润滑罐能够对润滑介质进行储存;通过浮动盖的滑动设置,能够使浮动盖贴合润滑介质的液面移动,来减少润滑介质的挥发空间,提高了润滑介质的使用效率;通过密封部与润滑罐的内壁贴合,能够实现浮动盖和润滑罐的贴合,隔绝空气与润滑介质,提高润滑介质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避免润滑介质挥发至空气中,污染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润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精准润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一般通过润滑剂来达到润滑的目的。另外,润滑剂还有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等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的润滑技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
[0003]现有润滑通常是使用润滑泵,润滑枪等手段进行润滑,但是在润滑介质存储过程中,往往会留存一些让润滑介质挥发的空间,使润滑介质挥发,减少了润滑介质的可用量,造成了润滑介质的浪费,同时挥发的润滑介质泄露至空气中,将导致环境污染,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润滑介质挥发的精准润滑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润滑介质在存储过程中,往往会留存一些让润滑介质挥发的空间,使润滑介质挥发,减少了润滑介质的可用量,造成了润滑介质的浪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润滑介质挥发的精准润滑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准润滑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润滑罐;所述润滑罐适于存储润滑介质;若干泵元件,所述泵元件适于抽取所述润滑罐内的润滑介质;所述润滑罐内滑动设置有浮动盖,所述浮动盖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内侧贴合所述浮动盖的周向侧壁,所述密封部的外侧贴合所述润滑罐的内壁,以及,所述密封部贴合所述润滑罐的一端指向所述润滑罐的底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为环状的不锈钢板材,并且所述密封板的截面的形状为倒置的“U”字形,所述密封板贴合所述润滑罐的一侧为第一贴合面,所述密封板贴合所述浮动盖的一侧为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二贴合面通过水平面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润滑罐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浮动盖的侧壁贴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浮动盖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紧环,所述第一压紧环的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压紧环的短沿与所述浮动盖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浮动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紧环,所述第二压紧环的截面为卧倒的“L”形,所述第二压紧环的长沿与所述浮动盖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紧环的侧壁固定有一连接环,并且所述连接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压紧环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贴合面贴合所述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压紧环的长沿贴合,以及,所述第二贴合面、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第一压紧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还包括密封海绵,所述密封海绵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并且所述密封海绵、所述连接环和所述第二压紧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及,所述密封海绵的另一端贴合所述润滑罐的内壁。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二压紧环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面的顶部可拆卸固定有密封隔膜,所述密封隔膜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润滑罐的内壁的顶部。
[0014]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转动电机、偏心盘,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润滑罐的底部,所述偏心盘设置在所述润滑罐内部底端,且所述偏心盘套定在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外壁;若干泵元件等间距环状设置在所述润滑罐内,且所述泵元件一端与所述偏心盘外壁相抵,所述泵元件另一端凸出所述润滑罐外壁;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偏心盘轴向转动能够依次推动泵元件做活塞运动;所述泵元件包括:活塞杆、活塞套和密封环,所述活塞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所述活塞套一端设置在所述润滑罐外部,所述活塞套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润滑罐内部,且所述活塞套朝向所述偏心盘;所述活塞套内开设有第一容纳仓和第二容纳仓,所述第二容纳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仓的内径,所述第一容纳仓设置在所述活塞套靠近所述偏心盘的一端;所述活塞套的外壁设置有一进油孔,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仓的外壁,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第二容纳仓连通;所述密封环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端部外壁,所述密封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容纳仓的内径相同;其中,偏心盘轴向转动依次推动活塞杆向外滑动时,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密封环向外滑动,以向外喷洒润滑油;当所述活塞杆向内滑动并经过所述进油孔后,润滑油通过进油孔注入第二容纳仓内;当所述活塞杆继续向内活动至所密封环穿过所述第二容纳仓滑入第一容纳仓内壁后,所述密封环能够推动润滑油自第二容纳仓向第一容纳仓内壁流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润滑罐能够对润滑介质进行储存;2、通过泵元件能够对润滑介质进行抽取对待润滑区域进行润滑;3、通过浮动盖的滑动设置,能够使浮动盖贴合润滑介质的液面移动,来减少润滑介质的挥发空间,提高了润滑介质的使用效率;4、通过密封部与润滑罐的内壁贴合,能够实现浮动盖和润滑罐的贴合,隔绝空气与润滑介质,提高润滑介质的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避免润滑介质挥发至空气中,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润滑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润滑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泵元件的最优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活塞套的纵截面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偏心盘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活塞杆端部的工作状态图。
[0018]图中:1、润滑罐;11、固定架;12、承托座;13、固定块;14、密封盖板;15、连接杆;2、转动电机;3、偏心盘;4、泵元件;41、活塞杆;410、凹槽;411、柔性垫片;412、固定片;42、活塞套;421、第一容纳仓;422、第二容纳仓;423、进油孔;43、密封环;44、弹簧;45、单向阀;46、流量表;5、浮动盖;51、密封部;510、密封板;511、第一贴合面;512、第二贴合面;513、水平面;514、第一压紧环;515、第二压紧环;516、连接环;517、密封海绵;518、密封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润滑罐(1);所述润滑罐(1)适于存储润滑介质;若干泵元件(4),所述泵元件(4)适于抽取所述润滑罐(1)内的润滑介质;所述润滑罐(1)内滑动设置有浮动盖(5),所述浮动盖(5)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密封部(51),所述密封部(51),所述密封部(51)的内侧贴合所述浮动盖(5)的周向侧壁,所述密封部(51)的外侧贴合所述润滑罐(1)的内壁,以及所述密封部(51)贴合所述润滑罐(1)的一端指向所述润滑罐(1)的底部;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转动电机(2)、偏心盘(3),所述转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润滑罐(1)的底部,所述偏心盘(3)设置在所述润滑罐(1)内部底端,且所述偏心盘(3)套定在所述转动电机(2)的转动轴外壁;若干泵元件(4)等间距环状设置在所述润滑罐(1)内,且所述泵元件(4)一端与所述偏心盘(3)外壁相抵,所述泵元件(4)另一端凸出所述润滑罐(1)外壁;所述转动电机(2)驱动所述偏心盘(3)轴向转动能够依次推动泵元件(4)做活塞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51)包括密封板(510);所述密封板(510)为环状的不锈钢板材,并且所述密封板(510)的截面的形状为倒置的“U”字形,所述密封板(510)贴合所述润滑罐(1)的一侧为第一贴合面(511),所述密封板(510)贴合所述浮动盖(5)的一侧为第二贴合面(512),所述第一贴合面(511)与所述第二贴合面(512)通过水平面(513)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贴合面(511)与所述润滑罐(1)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面(512)与所述浮动盖(5)的侧壁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准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盖(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压紧环(514),所述第一压紧环(514)的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压紧环(514)的短沿与所述浮动盖(5)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浮动盖(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压紧环(515),所述第二压紧环(515)的截面为卧倒的“L”形,所述第二压紧环(515)的长沿与所述浮动盖(5)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环(514)的侧壁固定有一连接环(516),并且所述连接环(516)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压紧环(515)的侧壁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准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面(512)贴合所述连接环(516),所述连接环(5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元顾宴晖施建章崔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华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