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CNN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CNN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国内发展迅速,其中以车载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在“十三五”规划中被大力推广。锂电池凭借寿命、比能等多方面的特点成为了最重要的储能元件,锂电池也按照正负极材料不同分为沽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二氧化锰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剩余电量等测量准确性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现实中,完成电动汽车电池荷电状态的估计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0003]目前现有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中,有放电试验法、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内阻法、卡尔曼滤波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等。因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动汽车电池受到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处于一种电压电流不恒定的放电状态,并且没有一个约定的具体模型,所以前五种算法均考虑不全面,神经网络算法凭借其精度高、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发展迅速,3DCNN作为一种最初用于视频图像学习的技术,将其用于锂电池SOC估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3DCNN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不同温度下,将全新锂电池充满电,通过恒流放电实验、DST工况放电实验、FUDS工况放电实验和US06工况放电实验,反复测取SOC从1到0的锂离子电池端电压、负载电流数据、内阻;步骤2)对测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用于3DCNN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步骤3)通过3DCNN卷积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3DCNN模型用于实时估计;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
‑
1)数据没有统一量纲在神经网络算法拟合时有收敛速度缓慢、误差偏高的问题,对测取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各种工况实验的电池对象相同,电压电流变化范围不同,先对各种工况的数据单独进行预处理,采用公式(1)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
(1)其中,为第个输入的第个数据点,是第个输入数据的最小值,是第个输入数据的最大值,是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输出为锂电池的SOC,SOC的范围在0到1之间,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2
‑
2)数据归一化处理后,为了发掘一个放电周期中各个输入数据间的联系和相邻放电周期之间的联系,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构建数据集,首先将一个放电周期中的测量值截取成若干个长度为的数据,如下所示:
ꢀꢀ
(2)其中,表示输入数据集中第个输入的第幁数据,3DCNN卷积神经网络同时输入一个时间戳上的多帧数据,通过选取同一放电时间段上的连续个放电周期的电压电流数据作为3DCNN的一个输入,取3,数据集中,表示电池工作时的温度,表示电池两端的电压,表示电池通过的电流,表示本放电周期的电池内阻,表示放电的时间,取5,则对应的输出为时刻第2帧的SOC值;步骤2
‑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红,蒋泽宇,顾菊平,宗天成,李磊,褚云琨,芮佳丽,李政,张泓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