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预计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许多老人将面临康复机会少,康复设备老的现实问题。
2、康复床作为康复设备中的一种类型,常常用于老人康复训练过程。然而目前现有的康复床大多只聚焦于床体的硬件结构设计,而忽视了位于康复床上的老人是无法被远距离进行监管的,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老人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安全的举动。
3、因此,为了实现远距离对康复床上老人信息的把握,同时兼顾康复床稳定性、安全性的实际要求。本申请开发一种能够实时获取康复床上实时图像并能够基于图像和算法进行离开床体分析和翻身分析功能的康复床。该康复床在硬件结构上能够快速进行床体升降、背部倚靠板升降,腿部支撑板升降功能,同时,在背部倚靠板设置有可折叠板,满足康复过程的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及其使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组件(5),所述床板组件(5)的前端侧部分别设有左栏杆(6)和右栏杆(1),所述左栏杆(6)和右栏杆(1)左右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所述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相对设置;所述床体的床尾处设有床尾杆(17),所述床体的床头处设有床头杆(18),所述床头杆(18)与床尾杆(17)相对设置,且床头杆(18)和床尾杆(17)均与第一床体框架(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板组件(5),所述床板组件(5)的前端侧部分别设有左栏杆(6)和右栏杆(1),所述左栏杆(6)和右栏杆(1)左右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所述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相对设置;所述床体的床尾处设有床尾杆(17),所述床体的床头处设有床头杆(18),所述床头杆(18)与床尾杆(17)相对设置,且床头杆(18)和床尾杆(17)均与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连接;所述第一床体框架(15)和第二床体框架(16)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19)和第二电机(20)均通过电机固定轴(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分别与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的另一端均与床头杆(18)连接,且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并排间隔设置;所述床体的床头处还分别设有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4)和第二连杆(25)均分别与第一联动杆(22)和第二联动杆(23)相抵;所述床尾杆(17)上设有第三电机(26),所述第三电机(26)与第三联动杆(27)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杆(27)与第四联动杆(28)连接,所述第四联动杆(28)与第一连杆(24)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面向老人的康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组件(5)包括前床板(51)、后床板(52)和中间床板(53),所述中间床板(53)设于前床板(51)和后床板(52)之间,所述前床板(51)的两侧部均设有可活动板(54),所述可活动板(54)能够折叠并与前床板(51)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以保护老人安全;所述后床板(52)与中间床板(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堃,陈孝豪,张鹏程,颜凤秀,王俊杰,施家凯,陈忠泽,徐圣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