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85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1
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属于焊接工装技术领域,结构上由支撑模块、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第三定位夹紧模块、第四定位夹紧模块和第五夹紧模块组成,支撑模块用于实现工装夹具整体的支撑与各定位夹紧模块的安装,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用于实现第一方管的定位与夹紧,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用于实现第二方管的定位与夹紧,第三定位加紧模块用于实现第三方管的定位与夹紧,第四定位加紧模块和第五夹紧模块用于实现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的定位与夹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解决了现有型材框架焊接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问题。且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问题。且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型材框架焊接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广泛,需求巨大。但是传统的焊接工艺采用手持的方式进行焊接,工作人员需一手持焊接件一手持焊枪,导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0003]如图1所示为工件700的结构图,其包括三根横向设置的第一方管701、第二方管702、第三方管703和两根纵向设置的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焊接该工件时,需要将第一方管701与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焊接固定在一起,将第二方管702与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焊接固定在一起,将第三方管703与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焊接固定在一起。
[0004]传统的焊接工艺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难以达到图纸尺寸要求,无法保证焊接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对型材框架焊接进行快速准确地定位固定的工装夹具来取代传统的焊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以提高焊接的效率与质量。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包括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还由支撑模块、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第三定位夹紧模块、第四定位夹紧模块和第五夹紧模块组成;
[0007]所述支撑模块由支撑框架、底板、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和限位槽构成;所述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框架上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缸的第一支撑座,用于安装第三气缸的第二支撑座,用于安装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的第三支撑座,用于定位第四方管及第五方管的限位槽;
[0008]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由第一气缸、第一连接头、第一定位件构成;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上端设有放置第一方管的凹槽,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与第一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一连接头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方管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件上;
[0009]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由第二气缸、第二连接头、第二定位件构成,且沿所述底板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定位件上端设有放置第二方管的凹槽,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且与第二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二连接头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二方管压紧在所述第二定位件上;
[0010]所述第三定位夹紧模块由第三气缸、第三连接头、下压块、第三定位件构成;所述第三定位件上端和下压块下端分别设有放置第三方管的凹槽,所述第三定位件通过螺栓安
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三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且与第三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三连接头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连接头带动与第三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的下压块移动,以将第三方管压紧在所述第三定位件上;
[0011]所述第四定位夹紧模块由第四气缸、第四连接头、第四定位件构成,且沿所述底板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定位件上端设有放置第四方管、第五方管的凹槽,所述第四定位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四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且与第四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四连接头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四方管、第五方管压紧在所述第四定位件上;
[0012]所述第五夹紧模块由第五气缸、第五连接头、支撑柱、下压板、支撑块构成;所述支撑块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支撑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下压板设置有中心孔,且中心孔与所述支撑柱圆柱面相配合,所述第五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且与第五连接头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五连接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五连接头带动下压板将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压紧;
[0013]所述第一方管放置在第一定位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一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一方管压紧在第一定位件上,完成第一方管的定位与夹紧;所述第二方管放置在第二定位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头通过第二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二方管压紧在第二定位件上,完成第二方管的定位与夹紧;所述第三方管放置在第三定位件的凹槽中,所述第三连接头通过第三气缸做竖直运动,并带动下压块做竖直运动,将第三方管压紧在第三定位件上,完成第三方管的定位与夹紧;所述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放置在第四定位件的凹槽中上,所述第四连接头通过第四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四方管、第五方管压紧在第四定位件上,所述第五夹紧模块中的第五气缸驱动第五连接头做竖直运动,所述第五连接头压紧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将第四方管、第五方管压紧在第四定位件和限位槽的方形沉孔上,完成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的定位与夹紧。
[0014]所述第一支撑座和限位槽设有两个,且沿所述底板横向对称设置。
[0015]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方形通孔,所述限位槽中心位置设置有方形沉孔和通孔,所述限位槽的方形沉孔用于限制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的水平与竖直位移,所述限位槽的通孔与所述底板的通孔相通,且大小相等,以便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从限位槽中取出。
[0016]所述第一定位件设有两个,且沿所述底板横向对称设置。
[0017]所述第三定位件设有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支撑座横向对称设置。
[0018]所述第四定位件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第四连接头两侧。
[0019]所述支撑块为L型,且支撑块与下压板侧面相配合,可限制第五连接头下压后引起的下压板位移。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架子焊接的工装夹具,结构上由支撑模块,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第三定位夹紧模块,第四定位夹紧模块和第五夹紧模块组成;第一方管放置在第一定位件的凹槽中,第一连接头通过第一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一方管压紧在第一定位件上,完成第一方管的定位与夹紧;第二方管放置在第二定位件的凹槽中,第二连接头通过第二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二方管压紧在第二定位件上,完成第二方管的定位与夹紧;第三方管放置在第三定位件的凹槽中,第三连接头通过第三气缸做竖直运动,并带动下压块做竖直运动,将第三方管压紧在第三定位件上,完成第三方管
的定位与夹紧;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放置在第四定位件的凹槽中上,第四连接头通过第四气缸做竖直运动,将第四方管、第五方管压紧在第四定位件上,第五夹紧模块中的第五气缸驱动第五连接头做竖直运动,第五连接头压紧下压板,下压板将第四方管、第五方管压紧在第四定位件和限位槽的方形沉孔上,完成第四方管和第五方管的定位与夹紧;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解决了现有焊接工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定位夹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定位夹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型材框架焊接的工装夹具,包括工件(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还由支撑模块(100)、第一定位夹紧模块(200)、第二定位夹紧模块(300)、第三定位夹紧模块(400)、第四定位夹紧模块(500)和第五夹紧模块(600)组成;所述支撑模块(100)由支撑框架(101)、底板(102)、第一支撑座(103)、第二支撑座(104)、第三支撑座(105)和限位槽(106)构成;所述底板(102)通过焊接固定在支撑框架(101)上端,所述底板(10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气缸(301)的第一支撑座(103),用于安装第三气缸(401)的第二支撑座(104),用于安装第四气缸(501)和第五气缸(601)的第三支撑座(105),用于定位第四方管(704)及第五方管(705)的限位槽(106);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模块(200)由第一气缸(201)、第一连接头(202)、第一定位件(203)构成;所述第一定位件(20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102)上,所述第一定位件(203)上端设有放置第一方管(701)的凹槽,所述第一气缸(201)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102)上,且与第一连接头(202)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一连接头(20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方管(701)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件(203)上;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模块(300)由第二气缸(301)、第二连接头(302)、第二定位件(303)构成,且沿所述底板(102)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件(30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102)上,所述第二定位件(303)上端设有放置第二方管(702)的凹槽,所述第二气缸(301)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03)上,且与第二连接头(302)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二连接头(30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二方管(702)压紧在所述第二定位件(303)上;所述第三定位夹紧模块(400)由第三气缸(401)、第三连接头(402)、下压块(403)、第三定位件(404)构成;所述第三定位件(404)上端和下压块(403)下端分别设有放置第三方管(703)的凹槽,所述第三定位件(404)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04)上,所述第三气缸(401)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04)上,且与第三连接头(402)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三连接头(402)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三连接头(402)带动与第三连接头(402)通过螺栓相连的下压块(403)移动,以将第三方管(703)压紧在所述第三定位件(404)上;所述第四定位夹紧模块(500)由第四气缸(501)、第四连接头(502)、第四定位件(503)构成,且沿所述底板(102)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定位件(503)上端设有放置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的凹槽,所述第四定位件(50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板(102)上,所述第四气缸(501)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座(105)上,且与第四连接头(502)通过螺栓相连,用于调节第四连接头(502)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第四方管(704)、第五方管(705)压紧在所述第四定位件(503)上;所述第五夹紧模块(600)由第五气缸(601)、第五连接头(602)、支撑柱(603)、下压板(604)、支撑块(6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善文滕兴欢陈思栋葛文军赵彦霞曾天俊陈奕泽董嘉辰高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