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及出风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32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及出风调节方法,包括:通风道,其内部安装有风门和叶片;拨叉,其一端伸入通风道,另一端伸出面板外,通过传动杆与所述风门连接;拨钮,其安装于拨叉伸出面板外的一端;转向杆,其沿上下方向设置于通风道,所述转向杆的一端或两端固定于通风道的叶片且不与叶片的转动轴同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申请利用球头球碗结构以及转向杆,使得拨叉的左右转动和上下转动互不影响,进而使得一个拨钮就可以控制通风道的出风方向以及控制通风道关闭,减少了占用面板的面积。另一方面,省去了拨轮相关的活动部件,需要的调试周期更短,同时零件互相干涉问题更少,降低了调试难度。调试难度。调试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及出风调节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及出风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内饰越来越趋于时尚,中控屏和组合仪表越来越大、出现越来越多的双联屏,仪表板呈现纵向贯通的造型风格,在这种风格的造型中,出风口需要与之匹配变得窄长的线型出风口,Z向尺寸小,Y向尺寸大,为了满足造型需要,出风口也需要隐蔽起来,成为隐藏式出风口,使仪表板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精致美观、有规则。这种隐藏式的出风口常见为电动出风口,需要多个电机控制及控制屏,相比手动出风口,成本高出很多,且电动出风口因其复杂的电控原理和电器开发,开发难度大,成本高,急需开发一种适应造型风格低成本的隐藏式手动出风口。
[0003]常见出风口有外层叶片、内层叶片还有风门,外层叶片由拨钮上下转动调节,以此调节上下方向扫风;内层叶片由与拨钮下部相连的拨叉带动完成左右往复运动,以此调节左右方向扫风;风门由拨轮带动连杆上下转动,以此调节风量和关闭出风口。上下两层叶片,且有拨钮和拨轮,活动的零部件太多,需要每个活动部件运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连接于车辆的面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道(1),其一端连接入风口(11),另一端连接出风口(12),出风口(12)设置于面板(2),所述通风道(1)内安装有上下转动的风门(3)和左右转动的叶片(4);图2中除了拨叉(5),其一端伸入通风道(1),另一端出面板(2)外,所述拨叉(5)通过传动杆(7)与所述风门(3)连接;所述拨叉(5)的端部按照左右方向设置有长条形的传动球碗(51),传动杆(7)的端部设置有与传动球碗(51)的传动球头(71);拨钮(6),其安装于拨叉(5)伸出面板(2)外的一端;转向杆(8),其沿上下方向设置于通风道(1),所述转向杆(8)的端部固定于通风道(1)的叶片(4)、且不与叶片(4)的转动轴(44)同轴,所述转向杆(8)穿过拨叉(5);当转向杆(8)带动叶片(4)向左或向右转动到行程极限时,叶片(4)的侧面将通风道(1)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1)被分为上风道(13)、活动腔(14)和下风道(15),上风道(13)和下风道(15)均连通于入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风门(3)安装于活动腔(14)靠近入风口(11)的一端;所述拨叉(5)伸入通风道(1)的部分、传动杆(7)以及风门(3)与传动杆(7)相连的端部位于活动腔(1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的转动轴(44)两侧,分为用于导风的导风片(41)和用于调整叶片(4)角度的调整片(42),其中导风片(41)朝向出风口(12),调整片(42)朝向入风口(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手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有至少两组,分别设置在上风道(13)和下风道(15)内,其中至少有一组位于上风道(13)的叶片(4)和一组位于下风道(15)的叶片(4)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所有位于同一风道的叶片(4)互相连接,当其中一片叶片(4)转动时,其他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方武王洪明杨龙王镇斌陈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