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23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整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整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棉面料属于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的特点,白色全棉面面料制成的服装外观洁白无暇、美观大方,是当代商务人士、白领、毕业生等多数成功人士的首选。而在织布、浆纱以及后道染整过程中容易造成白度的降低,给高白度面料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前期科研工作中已有部分技术人员在提升面料白度的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关研究。
[0003]袁建强等人的专利技术专利CN113605083A,是在卷染缸中进行荧光增白,采用了相对分子质量为960~1000的二苯乙烯型高分子荧光增白剂,由于荧光增白剂分子各种基团的不同分子大小差别较大,不能保证能够均匀进入到纤维内部和纤维充分反应。该专利技术专利只测试了水洗变色牢度达到4级,面料CIE白度值不能达到160以上,也很难满足现阶段人们对高品质白色面料的需求。
[0004]徐磊等人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4652015B,是在复漂机的料槽中添加中等直接性且无色光偏向的荧光增白剂A:10~40g/L和直接性较好且色光绿的荧光增白剂B:1~10g/L,并控制复漂机的汽蒸温度为102℃、车速为20~40m/min、水洗温度50~80℃,将面料通过复漂机进行汽蒸荧光增白。然后采用直接性稍差的荧光增白剂C:1~10g/L进行二次高温干态荧光增白。通过以上技术可得到CIE白度值160的白色面料,但此工艺流程繁琐,增白剂用量高且种类高,工艺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色光不一致问题和头尾色差。不能满足现在高效率的染整生产工艺要求。
[0005]从上述科研人员的研究来看,现有的技术还无法获得CIE白度在160以上的高品质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使面料有效提升CIE白度值。本专利技术利用增白剂分子尺寸与纤维素分子孔隙的匹配性,有效克服了在荧光增白过程中因增白剂分子尺寸过大造成无法进入到纤维分子内部的缺陷,使荧光增白剂充分进入到纤维内部,提升荧光增白剂在汽蒸过程中的发色水平。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增白的全棉面料CIE白度值可达到160以上,制得的产品品质好,大大减少了增白剂的用量,环保经济效益好。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液氨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工序:荧光增白剂溶液:荧光增白剂0.5~14g/L,渗透剂1~2g/L;浸轧荧光增白剂溶液后进行饱和蒸汽汽蒸。其余工序均未常规工艺。
[0008]优选地,荧光增白剂的分子尺寸小于可保证荧光增白剂有效进入到纤维内部。
[0009]优选地,以轧余率55~60%浸轧荧光增白剂溶液后,在100~10℃饱和蒸汽中汽蒸50~60s。
[0010]优选地,汽蒸后的面料依次经8个水洗槽进行洗除浮色,8个水洗槽的温度依次为:50℃、50℃、50℃、50℃、50℃、40℃、40℃、50℃,其中第6、7个水洗槽内含有1~2g/L柠檬酸水溶液,其余水洗槽内是纯水。
[0011]优选地,水洗后的织物经高温蒸汽烘筒烘干,烘干后的织物整齐落放在马鞍架上。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增白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第一步:配制荧光增白剂溶液,荧光增白剂0.5~14g/L,渗透剂1~2g/L,其余为水;
[0014]第二步:浸轧荧光增白剂溶液,轧余率为55~60%;
[0015]第三步:饱和蒸汽汽蒸,汽蒸温度:100~102℃,汽蒸时间:50~60s;
[0016]第四步:水洗,汽蒸后的面料经水洗槽洗除浮色;
[0017]第五步:高温烘筒烘干,整齐堆放在马鞍架上。
[0018]本专利技术荧光增白剂的用量为0.5~14g/L,研究发现不同荧光增白剂随着用量的提高,织物的白度并不是无限提升,因为荧光增白剂用量过高时增白剂会产生聚集从而造成织物泛黄问题。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荧光增白剂分子大小合理,是根据纤维间的孔隙大小进行优选,能够使荧光增白剂充分渗透到纤维内部并均匀分布,在饱和蒸汽条件下充分发色。本专利技术可最大程度利用荧光增白剂,减少荧光增白剂的浪费。
[0021]2、本专利技术采用小于纤维间孔隙的荧光增白剂,使每个荧光增白剂分子和纤维上的羟基结合,大大降低了后续服用过程中水洗造成的降白。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增白后的全棉面料的CIE白度值可达到160以上,且大大降低了高白度织物的荧光增白剂用量,综合性能十分优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液氨处理后的漂白面料。
[0025]1)荧光增白剂整理液组分组成:配制荧光增白剂溶液浓度为12g/L,渗透剂:1.5g/L,将上述组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并混合均匀。
[0026]2)将上述漂白后的全棉面料(面料规格:棉60S*棉60S*190*116*57/58,平纹)浸轧上述增白液,织物轧余率55%。
[0027]3)浸轧后的织物在102℃饱和蒸汽中汽蒸50s
[0028]4)汽蒸后的织物依次经8个水洗槽进行洗除浮色,8个水洗槽的温度依次为:50℃、50℃、50℃、50℃、50℃、40℃、40℃、50℃,其中第6、7个水洗槽内含有2g/L柠檬酸水溶液,其
余水洗槽内是纯水。
[0029]5)将水洗后的织物需经高温蒸汽烘筒烘干。
[0030]6)烘干后的织物整齐落放在马鞍架上。
[0031]荧光增白后的织物CIE白度值可达163.8。
[0032]实施例2
[0033]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液氨处理后的漂白面料。
[0034]1)荧光增白剂整理液组分组成:配制荧光增白剂溶液浓度为8g/L,渗透剂:1g/L,将上述组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并混合均匀。
[0035]2)将上述漂白后的全棉面料(面料规格:棉40S*棉80S合股*150*120*57/58,提花)浸轧上述增白液,织物轧余率60%。
[0036]3)浸轧后的织物在100℃饱和蒸汽中汽蒸60s
[0037]4)汽蒸后的织物依次经8个水洗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液氨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工序:荧光增白剂溶液:荧光增白剂0.5~14g/L,渗透剂1~2g/L;浸轧荧光增白剂溶液后进行饱和蒸汽汽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荧光增白剂的分子尺寸小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轧余率55~60%浸轧荧光增白剂溶液后,在100~10℃饱和蒸汽中汽蒸50~60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全棉面料白度的整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战旗齐元章王辉郝龙云王德振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