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423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整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整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素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的特点,白色纤维素纤维织物制成的服装外观洁白美观,是现在商务人士、白领、毕业生等多数成功人士的首选。而在织布、浆纱以及后道染整过程中容易造成白度的降低,给高白度面料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前期工作中已有部分科研人员对提升织物白度的工艺技术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0003]俞广文等人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1469508B,是在处理浴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后再在60~70℃保温20min进行增白,采用该方法增白的面料白度低,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高白度高品质面料的需求。
[0004]徐磊等人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4652015B,是在复漂机的料槽中添加中等直接性且无色光偏向的荧光增白剂A:10~40g/L和直接性较好且色光绿的荧光增白剂B:1~10g/L,并控制复漂机的汽蒸温度为102℃、车速为20~40m/min、水洗温度50~80℃,将面料通过复漂机进行汽蒸荧光增白。然后采用直接性稍差的荧光增白剂C:1~10g/L进行二次高温干态荧光增白。通过以上技术可得到CIE白度值160的白色面料,但此工艺流程繁琐,增白剂种类较多,由于不同增白剂的亲和力差异大,在大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头尾白度差异,不能满足现在高效率的染整生产工艺要求。
[0005]刑成利等人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8396501B,是采用三种荧光增白剂W1、W2和W3中的一种进行98~100℃饱和汽蒸增白80~120s。此工艺增白后的面料CIE白度值只有150。
[0006]从上述科研人员的研究来看,现有的技术还无法获得CIE白度在160以上的高品质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使织物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白度值。本专利技术技术充分利用每支增白剂的优点,有效克服了单支增白剂在增白过程中泛黄点的缺陷。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增白的纤维素纤维织物CIE白度值可达到160以上,制得的产品品质好,大大减少了增白剂的用量,环保和经洗效益好。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整理时的荧光增白剂整理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渗透剂1~2g/L以及不同吸收波长的增白剂A 12~14g/L和增白剂B 4~6g/L。其余工序均未常规工艺。
[0009]不同吸收波长的增白剂,吸收波长需满足互补不重叠的要求,荧光增白剂A的吸收波长在240nm~250nm和335nm~345nm;荧光增白剂B的吸收波长在200nm~210nm、265nm~
270nm和345nm~355nm。
[0010]优选地,荧光增白剂A在波长240nm~250nm的吸收强度为0.5~0.6,在波长335nm~345nm的吸收强度为0.6~0.7;荧光增白剂B在吸收波长200nm~210nm的吸收强度为0.8~0.9,在波长265nm~270nm的吸收强度为0.6~0.7,在波长345nm~355nm的吸收强度为0.6~0.7。
[0011]所述的维素纤维织物浸轧荧光增白剂整理液的轧余率为60~65%,浸轧后的织物在100~102℃饱和蒸汽中汽蒸60~70s。
[0012]浸轧汽蒸工艺后,织物依次经8个水洗槽进行洗除浮色,8个水洗槽的温度依次为:50℃、50℃、50℃、50℃、50℃、40℃、40℃、50℃,其中第6、7个水洗槽内含有1~2g/L柠檬酸水溶液,其余水洗槽内是纯水。
[0013]水洗后的织物经高温蒸汽烘筒烘干,烘干后的织物整齐落放在马鞍架上。
[0014]本专利技术荧光增白剂A的用量为12~14g/L,荧光增白剂B的用量为4~6g/L。研究发现不同荧光增白剂随着用量的提高,织物的白度并不是无限提升,因为荧光增白剂用量过高时增白剂会产生聚集从而造成织物泛黄问题。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荧光增白剂整理液配制合理,能够吸收波长更宽泛、强度更高的紫外光,并发射高强度的可见光,使纤维素纤维更大程度地提升白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吸收波长的荧光增白剂进行互补增效增白,使增白后的织物白度光泽亮丽、色泽鲜艳、丰满。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增白后的纤维素纤维织物的CIE白度值可达到160以上,且大大降低了高白度织物的荧光增白剂用量,综合性能十分优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所述的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整理包括以下步骤:
[0021]1)荧光增白剂整理液组分组成:
[0022]荧光增白剂A在245nm处的吸收强度0.53,在340nm处吸收强度0.62,用量为12g/L;荧光增白剂B在200nm处的吸收强度为0.8,在265nm处的吸收强度为0.7,在350nm处的吸收强度为0.66,用量为6g/L。渗透剂1.5g/L,将上述组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并混合均匀。
[0023]2)将经丝光整理后的纤维素纤维织物(织物规格:棉40S*棉40S*133*72*61/62,平纹)浸轧上述增白液,织物轧余率65%。
[0024]3)浸轧后的织物在100℃饱和蒸汽中汽蒸70s。
[0025]4)汽蒸后的织物依次经8个水洗槽进行洗除浮色,8个水洗槽的温度依次为:50℃、50℃、50℃、50℃、50℃、40℃、40℃、50℃,其中第6、7个水洗槽内含有2g/L柠檬酸水溶液,其余水洗槽内是纯水。
[0026]5)将水洗后的织物需经高温蒸汽烘筒烘干。
[0027]6)烘干后的织物整齐落放在马鞍架上。
[0028]荧光增白后的织物CIE白度值可达162.2。
[0029]实施例2
[0030]所述的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整理包括以下步骤:
[0031]1)荧光增白剂整理液组分组成:
[0032]荧光增白剂A在240nm处的吸收强度0.55,在335nm处吸收强度0.65,用量为14g/L;荧光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烧毛

退浆

煮练

漂白

丝光

增白

柔软

预缩,其中增白整理时的荧光增白剂整理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渗透剂1~2g/L以及不同吸收波长的增白剂A 12~14g/L和增白剂B 4~6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荧光增白剂A的吸收波长在240nm~250nm和335nm~345nm;荧光增白剂B的吸收波长在200nm~210nm、265nm~270nm和345nm~355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纤维素纤维织物白度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荧光增白剂A在波长240nm~250nm的吸收强度为0.5~0.6,在波长3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张战旗王盛鹏王德振苏红升李鑫卢韵静姜兆辉
申请(专利权)人: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