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18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由碱性疏水多肽、含羟基的多元羧酸和水组成,质量比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整理剂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织物因柔软亲肤备受人们喜爱,但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易受外力,造成棉织物失弹、变形和起皱等缺点。现有技术中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主要是低甲醛免烫树脂和多元羧酸整理这两大类。常见的免烫树脂和多元羧酸整理后的棉织物虽有较好的抗皱回弹性,但仍存在甲醛污染,易黄变等技术弊端。现有研究发现,BTCA作为一种四元羧酸抗皱效果最好,且白度好、无刺激性气味,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多元羧酸特别是柠檬酸,价格低廉,也有较好的抗皱性能,但是因为其属于羟基酸,在长时间高温作用下,易发生分子内失水生成不饱和酸,由于共轭增色效应使织物发生黄变。
[0003]文献《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在丝绸防皱整理中的应用》中报道了丝素可减少柠檬酸中游离羟基数,降低织物黄变程度,但丝素与柠檬酸的交联作用需在170℃焙烘,面料黄变率为11.71%。只有获得足够能量丝素、柠檬酸才能和纤维素纤维发生交联反应,而只要存在游离羟基,长时间高温焙烘仍会使柠檬酸脱水形成不饱和酸,织物黄变不可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使织物在抗皱整理过程不产生黄变,保留原有的面料白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织物抗皱整理剂的应用。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抗皱整理剂,包括碱性疏水多肽、含羟基的多元羧酸和水,质量比为5

10︰10/>‑
20︰90

100。
[0006]所述碱性疏水多肽中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20%

40%,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60%

80%,等电点为8

10。
[0007]所述含羟基的多元羧酸为苹果酸、柠檬酸、2

羟基戊二酸、3

羟基戊二酸中的任意一种。
[0008]本发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织物抗皱整理剂在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所述织物为天然纤维面料和天然与再生纤维混纺面料。
[0009]所述的织物抗皱整理剂在织物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抗皱整理剂配制成整理液,整理液浓度为20

50g/L;
[0011](2)将织物在整理液中浸轧、预烘及焙烘定型,其中预烘温度80

100℃,预烘时间120

210秒;焙烘定型温度130

150℃,焙烘定型时间60

120秒。
[0012]机理:碱性疏水多肽可以看作一种路易斯碱,具有类似亲核试剂作用,碱性氨基酸的残基个数占比和等电点共同决定其亲核作用,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大,等电点高,其亲核能力强。多元羧酸脱水缩合生成多元酸酐,碱性疏水多肽进攻多元酸酐上的碳正离子发生亲核反应形成活化中间体,活化中间体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交联反应需要的能量低于多元酸酐直接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交联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因此降低了交联反应的温度,缩短
了反应时间,避免了织物黄变。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该抗皱整理剂在多元羧酸的基础上加入碱性疏水多肽,多元羧酸脱水缩合生成多元酸酐后,碱性疏水多肽与多元酸酐酸生成活性中间体,降低了交联反应的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使织物在抗皱整理过程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同时避免了织物黄变;(2)该抗皱整理剂应用于天然纤维面料和天然与再生纤维混纺面料抗皱整理,烘焙定型温度130~150℃,烘焙时间为60

120秒,面料经抗皱整理后抗皱性能好且保留了面料原有的白度,避免了黄变;(3)该抗皱整理剂所需原料安全环保,应用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皱整理剂,按质量份数,取5份碱性疏水多肽、10份柠檬酸、90份水,混合均匀得到。其中碱性疏水多肽的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20%,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80%,等电点为8。
[0017]将抗皱整理剂配置成50g/L工作液,将全棉面料在此工作液中一浸一轧,预烘温度100℃、预烘时间120秒,焙烘定型温度130℃、焙烘定型时间120秒,即得抗皱全棉面料。
[0018]实施例2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皱整理剂,按质量份数,取10份碱性疏水多肽、20份苹果酸、100份水,混合均匀得到。其中碱性疏水多肽的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40%,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60%,等电点为10。
[0020]将抗皱整理剂配置成20g/L工作液,将全棉面料在此工作液中一浸一轧,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210秒,焙烘定型温度150℃、焙烘定型时间60秒,即得抗皱全棉面料。
[0021]实施例3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皱整理剂,按质量份数,取7.5份碱性疏水多肽、15份2

羟基戊二酸、95份水,混合均匀得到。其中碱性疏水多肽的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30%,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70%,等电点为9。
[0023]将抗皱整理剂配置成35g/L工作液,将全棉面料在此工作液中一浸一轧,预烘温度90℃、预烘时间160秒,焙烘定型温度140℃、焙烘定型时间90秒,即得抗皱全棉面料。
[0024]对比例1
[0025]在实施例1基础上,柠檬酸的质量份数为8份,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26]对比例2
[0027]在实施例1基础上,柠檬酸的质量份数为22份,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28]对比例3
[0029]在实施例1基础上,碱性疏水多肽的质量份数为3份,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30]对比例4
[0031]在实施例1基础上,碱性疏水多肽的质量份数为12份,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32]对比例5
[0033]在实施例1基础上,碱性疏水多肽中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15%,疏水性氨基酸
残基个数占比85%,等电点为7.5,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34]对比例6
[0035]在实施例1基础上,碱性疏水多肽中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45%,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55%,等电点为11,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36]对比例7
[0037]在实施例1基础上,焙烘定型温度为120℃,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38]对比例8
[0039]在实施例1基础上,焙烘定型温度为160℃,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40]对比例9
[0041]在实施例1基础上,焙烘定型时间为50秒,其他组分和条件不变。
[0042]对比例10
[0043]在实施例1基础上,焙烘定型时间为130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抗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抗皱整理剂包括碱性疏水多肽、含羟基的多元羧酸和水,质量比为5

10︰10

20︰90

100;所述碱性疏水多肽中碱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20%

40%,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个数占比60%

80%,等电点为8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抗皱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羟基的多元羧酸为苹果酸、柠檬酸、2

羟基戊二酸、3

羟基戊二酸中的任意一种。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抗皱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子燚陈红霞肖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