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纸装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15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纸装盒方法及装置,适用于成型后的内衬纸的开口尺寸小于吸附模具尺寸的条件,装盒方法包括:将包装盒打开,用包含吸附模具一和吸附模具二的组合模吸附并固定住内衬纸,且吸附模具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组合模携带内衬纸装入包装盒内;将吸附模具二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并留出让位空间,之后将吸附模具一朝向该让位空间移动,使吸附模具一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然后将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吸附模具的配合操作能够取代人工装配,实现避开内衬纸的遮挡部分而取出组合模,适用于自动化装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衬纸装盒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内衬纸装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某些产品,如卷烟、白酒等的包装盒内会铺设内衬纸,用于增加防护和美观性,而为了保证内衬纸与包装盒的贴合度以及附着牢靠性,一般会将内衬纸折成与包装盒适配的形状并且在内衬纸上粘胶,然后粘贴在包装盒内。
[0003]针对这种需要贴附在盒内的加工需求,现有的厂家是这样解决的:设置一个人工工位专门将内衬纸预先折叠成型后,堆叠在收纳筐中当做备料,然后在另一个人工工位中取一与内衬纸匹配的单一内模,将内衬纸套在内模外围再对内衬纸的外周侧局部上胶,然后将内模及内衬纸一起放入包装盒的开口中,将盒盖闭上对包装盒的四周外侧壁进行挤压粘牢,最后打开盒盖,从内衬纸中取出单一内模。
[0004]专利技术人针对该生产需求拟采用新的工艺路线来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取代人工装配线。但是在新的工艺路线中尚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内模及成型后的内衬纸一起装入包装盒后,挤压包装盒外侧壁,打开包装盒后,人手会将内模巧妙地避开内衬纸的开口处的遮挡部分(成型后的内衬纸一般与包装盒相适配,其相应包装盒的开口的位置处也设置开口,用于向其中装填产品,内衬纸的开口存在遮挡部分时,形成的开口的尺寸就会小于模具的尺寸)进而取出内模。然而机械结构不如人手灵活,无法直接从比内模尺寸小的开口中取出内模。因此专利技术人急需开发一种新的装盒方法来解决此类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纸装盒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取代人工装配线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衬纸装盒方法,适用于成型后的内衬纸的开口尺寸小于吸附模具尺寸的条件,包括:
[0007]将包装盒打开,用包含吸附模具一和吸附模具二的组合模吸附并固定住内衬纸,且吸附模具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
[0008]组合模携带内衬纸装入包装盒内;
[0009]将吸附模具二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并留出让位空间,之后将吸附模具一朝向该让位空间移动,使吸附模具一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然后将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
[0010]进一步地,在组合模装入包装盒后,通过撑压机构朝向包装盒的内壁按压内衬纸。
[0011]进一步地,撑压机构的按压位置相应于内衬纸上的粘胶部位。
[0012]进一步地,撑压机构包括朝向包装盒滑动设置在吸附模具一和/或吸附模具二内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滑动的撑压驱动器,所述推杆可在所述撑压驱动器的驱动下伸出和缩回吸附模具一和/或吸附模具二。
[0013]进一步地,吸附模具一配置成可通过内衬纸的开口,吸附模具二配置成能和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与内衬纸适配的整体,装配前,吸附模具二移动至与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整体,装配后,吸附模具二先于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
[0014]进一步地,吸附模具二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后,通过带动组合模或者包装盒位移,使吸附模具一向让位空间移动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
[0015]进一步地,吸附模具二滑动设置在吸附模具一上,吸附模具一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吸附模具二往复滑动而与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整体以及先于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的拼退移动机构。
[0016]进一步地,吸附模具一上设置有用于带动组合模装入包装盒的装配移动机构,以及用于带动组合模使吸附模具一向让位空间移动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的退模移动机构。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模具一和/或所述吸附模具二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0018]一种应用上述方法的内衬纸装盒装置,其包括:
[0019]开口定位机构,用于使包装盒保持在开盒状态;
[0020]组合模具,用于携带内衬纸装入包装盒内,包括吸附模具一、吸附模具二和拼退移动机构,拼退移动机构可在装配前带动吸附模具二移动至与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与内衬纸适配的整体,以及在装配后带动吸附模具二先于吸附模具一从内衬纸的开口移出内衬纸。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吸附模具的配合操作能够取代人工装配,装配前,将吸附模具二移动至与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整体,内衬纸被吸附固定在组合模上,内衬纸与包装盒装配好后,因吸附模具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中,所以可直接将吸附模具二从内衬纸的开口移出内衬纸,其留出的让位空间则可以供吸附模具一移入,从而脱离内衬纸的遮挡部分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最后将吸附模具一从内衬纸中退出,这就实现了避开内衬纸的遮挡部分而取出组合模,适用于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组合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组合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组合模中撑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内衬纸装盒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装配用组合模中开口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开口定位机构的限位原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吸附模具一、20吸附模具二、30拼退移动机构、40装配移动机构、50退模移动机构、60附加吸附模具、70撑压机构、80输送带、101活动让位缺口、701推杆、702撑压驱动器、703支架、801第一限位杆、802第二限位杆、803限位槽;
[0031]100内衬纸、200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衬纸装盒方法,适用于成型后的内衬纸的开口尺寸小于吸附模具尺寸的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包装盒打开,用包含吸附模具一和吸附模具二的组合模吸附并固定住内衬纸,且吸附模具二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组合模携带内衬纸装入包装盒内;将吸附模具二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并留出让位空间,之后将吸附模具一朝向该让位空间移动,使吸附模具一完全暴露于内衬纸的开口,然后将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出内衬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纸装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组合模装入包装盒后,通过撑压机构朝向包装盒的内壁按压内衬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纸装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撑压机构的按压位置相应于内衬纸上的粘胶部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衬纸装盒方法,其特征在于,撑压机构包括朝向包装盒滑动设置在吸附模具一和/或吸附模具二内的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杆滑动的撑压驱动器,所述推杆可在所述撑压驱动器的驱动下伸出和缩回吸附模具一和/或吸附模具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纸装盒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模具一配置成可通过内衬纸的开口,吸附模具二配置成能和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与内衬纸适配的整体,装配前,吸附模具二移动至与吸附模具一拼合形成整体,装配后,吸附模具二先于吸附模具一经内衬纸的开口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纯军黄正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天工武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