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36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该结构包括弹性绝缘带、设置在绝缘带下表面用以粘贴在导体或绝缘件上的粘性绝缘材料层以及分别与弹性绝缘带配合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附着金属颗粒缺陷的金属颗粒、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毛刺尖端放电缺陷的金属尖端以及用以悬浮体缺陷的金属悬浮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模拟多种缺陷、降低气室内缺陷局部放电模拟试验误差、布置简单、缺陷安置准确、类型更换便捷等优点。换便捷等优点。换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GIS缺陷模拟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GIS气室内金属颗粒、尖端、悬浮体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电力用户对电网运行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GIS是电力系统输变电的关键设备,在电网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0003]多年运行和维护经验表明,GIS设备在生产、运输、安装和运行等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装配质量、材料老化和机械振动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缺陷。常见的缺陷主要有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附着的金属颗粒缺陷、毛刺等尖端放电缺陷以及悬浮体缺陷等,这些缺陷是造成GIS设备内部绝缘劣化和绝缘破坏的重要原因。在进行GIS内缺陷放电理论研究时,需要在模拟GIS装置中布置以上缺陷,但往往会出现因为尺寸太小难以布置或者是用其他材料固定时会对试验产生较大的误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该结构包括弹性绝缘带、设置在绝缘带下表面用以粘贴在导体或绝缘件上的粘性绝缘材料层以及分别与弹性绝缘带配合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附着金属颗粒缺陷的金属颗粒、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毛刺尖端放电缺陷的金属尖端以及用以悬浮体缺陷的金属悬浮片。
[0007]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二氧化硅薄膜材质。
[0008]所述的弹性绝缘带在按压或拉扯时发生形变产生压力,使得设置在弹性绝缘带中的金属颗粒、金属尖端和金属悬浮片与绝缘件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压力,进而模拟GIS内真实缺陷放电情况。
[0009]当模拟金属颗粒缺陷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其上开设用以嵌入金属颗粒的孔洞,所述的金属颗粒从孔洞型弹性绝缘带下表面嵌入,并且利用弹性固定于孔洞型弹性绝缘带中,通过改变金属颗粒凸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的高度调节金属颗粒与导体或绝缘件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
[0010]所述的孔洞数量为1

9个,当孔洞数量为1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单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当孔洞数量为2

9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多孔洞型弹性绝缘带,且孔洞的位置、尺寸和排布方式均可调。
[0011]所述的金属颗粒为球体结构,其材质为铜或铝,直径为0.8

1mm。
[0012]当模拟表面毛刺尖端放电缺陷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在弹
性绝缘带上开设一个用以穿过金属尖端且孔径可调的孔洞。
[0013]所述的金属尖端为铜或铝质的金属针,其头部为半球型、中部为圆柱型,尾部为圆柱台型,且中部圆柱型的长度和直径可调节,在金属针头部穿过弹性绝缘带的孔洞后由圆柱台型尾部卡住,通过弹性绝缘带的弹性改变金属针与导体或绝缘件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
[0014]当模拟悬浮体缺陷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为凹槽型弹性绝缘带,该凹槽型弹性绝缘带上表面横向开设一个用以水平插入金属悬浮片的凹槽。
[0015]所述的金属悬浮片的材质为铜或铝,其形状为长度可调、宽度固定的矩形,或者为直径可调的圆形,用以实现悬浮体缺陷不同放电量的模拟,所述的凹槽型弹性绝缘带通过粘贴与凹槽型弹性绝缘带等长同宽且不同厚度的绝缘带从而改变金属悬浮片与导体或绝缘件之间的间隙距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一、采用孔洞型绝缘带用于布置金属颗粒和金属毛刺尖端两种缺陷,布置金属颗粒缺陷时可布置单个金属颗粒或多个金属颗粒,可布置不同尺寸,不同位置的多金属颗粒缺陷,实现金属颗粒与金属尖端便捷更换。
[0018]二、采用凹槽型弹性绝缘带可布置多尺寸、多形状的金属悬浮片模拟悬浮电位缺陷,实现了缺陷可更换布置功能,且更换方便,便于进行模拟试验。
[0019]三、利用绝缘带下表面的粘性结构将其粘贴于导体或绝缘件上,使得布置缺陷时更加简单便捷。
[0020]四、二氧化硅薄膜材质的介电常数与空气、氮气、六氟化硫的介电常数较为接近,对试验过程中电场影响较小。
[0021]五、金属尖端结构设置为光滑曲面,使得电场畸变主要产生于金属尖端的上端部,保证放电集中,减小结构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单孔洞弹性绝缘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金属尖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以直径为0.8mm,长度为6mm为例的金属毛刺尖端缺陷布置结构图。
[0025]图4为以直径为0.8mm,长度为6mm为例的金属毛刺尖端缺陷未压紧剖视图,其中,图(4a)为俯视图,图(4b)为图(4a)中A

A剖面图。
[0026]图5为以直径为0.8mm,长度为6mm为例的金属毛刺尖端缺陷压紧剖视图,其中,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图(5a)中B

B剖面图。
[0027]图6为多孔洞型弹性绝缘带结构图。
[0028]图7为以直径为1mm为例的多金属颗粒缺陷布置结构图。
[0029]图8为凹槽型绝缘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凹槽型绝缘带的结构剖视图,其中,图(9a)为俯视图,图(9b)为图(9a)中C

C剖面图。
[0031]图10为以长度为2cm的金属悬浮片为例的悬浮电位缺陷布置结构图。
[0032]图11为以长度为2cm的金属悬浮片为例的悬浮电位缺陷布置剖视图,其中,图
(11a)为俯视图,图(11b)为图(11a)中D

D剖面图。
[0033]图中标记说明:
[0034]101、弹性绝缘带,102、孔洞,103、粘性绝缘材料层,201、金属针,701、金属颗粒,1001、凹槽,1101、金属悬浮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GIS气室内金属颗粒、尖端、悬浮体缺陷试验模拟用的便捷更换结构,包括弹性绝缘带101、金属颗粒701、金属尖端、金属悬浮片1101,弹性绝缘带101设计为两种结构,分别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和凹槽型弹性绝缘带;金属颗粒701从孔洞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弹性绝缘带(101)、设置在绝缘带(101)下表面用以粘贴在导体或绝缘件上的粘性绝缘材料层(103)以及分别与弹性绝缘带(101)配合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附着金属颗粒缺陷的金属颗粒(701)、用以模拟GIS内导体及绝缘件表面毛刺尖端放电缺陷的金属尖端以及用以悬浮体缺陷的金属悬浮片(1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绝缘带(101)为二氧化硅薄膜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绝缘带(101)在按压或拉扯时发生形变产生压力,使得设置在弹性绝缘带(101)中的金属颗粒、金属尖端和金属悬浮片(1101)与绝缘件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压力,进而模拟GIS内真实缺陷放电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模拟金属颗粒缺陷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101)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其上开设用以嵌入金属颗粒(701)的孔洞(102),所述的金属颗粒(701)从孔洞型弹性绝缘带下表面嵌入,并且利用弹性固定于孔洞型弹性绝缘带中,通过改变金属颗粒(701)凸出孔洞型弹性绝缘带的高度调节金属颗粒(701)与导体或绝缘件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GIS气室内缺陷试验模拟用便捷更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洞(102)数量为1

9个,当孔洞(102)数量为1时,所述的弹性绝缘带(101)为单孔洞型弹性绝缘带,当孔洞(102)数量为2

9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凯徐鹏傅晨钊田昊洋任茂鑫金立军邓瑾怡周刚捷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