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BSD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3231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EBSD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法,基于从弹钢材料的EBSD原始数据中提取到的弹钢材料亚晶位置和取向信息,通过合理的设置亚晶之间的阈值距离和阈值角将亚晶划分为若干空间位置毗邻、取向较为一致的集合,每个集合即为一个奥氏体晶粒,实现了EBSD原始数据到奥氏体晶粒信息的转化,由此具备了同时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均值和方差的能力,与现有气氛氧化法和晶粒边界腐蚀法相比,具有更佳的准确性、便捷性和适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EBSD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BSD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研究表明,在内部装药不变的情况下整体式结构的杀爆弹丸的弹体破碎性主要取决于弹钢材料的奥氏体晶粒,具体来说,破片的平均质量与弹钢材料的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直径呈正相关,破片质量的方差与弹钢材料的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差呈正相关。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弹体破碎性问题,形成弹体破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新型弹钢材料设计的技术途径,都需要设计一种可靠、高效、准确的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均值和方差的检测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检测钢材的奥氏体晶粒的平均直径(即晶粒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气氛氧化法,它是将待测材料制成的试件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置于空气中,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与试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等待一段时间后略微清除观测表面的氧化层,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由于材料晶界处的抗氧化能力较弱,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晶界从而在晶界处形成凹坑,此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BSD检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直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待测弹钢材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待测试样;步骤2、采用EBSD装置扫描所述待测试样的观测区域,EBSD装置输出所述观测区域内亚晶的位置、面积和取向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即为EBSD原始数据;步骤3、设置所述待测弹钢材料的亚晶之间的阈值距离和阈值角,迭代计算出所述EBSD原始数据中位于相对中心位置的中心亚晶,由所述EBSD原始数据中与所述中心亚晶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距离且取向差小于或等于阈值角的亚晶及所述中心亚晶组成多个中心亚晶集合;所述中心亚晶集合与奥氏体晶粒一一对应,对所有所述中心亚晶集合中的亚晶的面积求和,得到多个奥氏体晶粒的面积;步骤4、假设奥氏体晶粒为圆形,根据圆面积公式由所述步骤3得到的面积计算得到多个奥氏体晶粒的直径,从而计算出所述待测弹钢材料奥氏体晶粒的直径的算术平均值和方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预处理过程为:根据GBT19501

2004《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推荐的方法,对所述待测弹钢材料进行制样、打磨、抛光、去应力和电解抛光,得到所述待测试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样的尺寸为10mm
×
4mm
×
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BSD装置的扫描步长设置为0.3μm、观测区域的尺寸设置为0.2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山赵传孙雨荟刘东奇马峰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