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93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属于力学测试领域。利用聚焦离子束技术在双相高熵合金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涉及多相高熵合金在微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尤指一种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适用于在多相高熵合金中独立获取体心立方相、面心立方相的微纳米尺度力学性能以及界面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用于评估多相高熵合金微纳米尺度下的界面强化作用,并有助于深入理解相界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设计出具有理想特性的多相高熵合金。

技术介绍

[0002]由五种或五种以上的主元素合成的高熵合金(HEA)近些年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高强度、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和断裂韧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些优异的性能主要归因于HEA具有单一的相结构,包括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和六方密排(HCP)结构。而相结构显著影响HEA的力学性能和变形行为。例如,与具有FCC 结构的HEA相比,具有BCC 结构的HEA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延展性较差。相比之下,由于界面强化效应,多相的HEA表现出更好的强度与韧性的平衡。因此,研究人员经常使用调节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揭示多相高熵合金的微纳米尺度界面机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多种相结构的混合相高熵合金材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质量分数为99.9%以上的Fe、Co、Ni、Cr和Al金属,在氩气保护下制备出Fe
24
Co
25
Ni
24
Cr
23
Al
4 (at.%)合金铸锭,并反复熔炼五次;切割出尺寸为20
×
20
×
2 mm大块合金样品,对长方体样品进行压下量为50%的冷轧变形,变形样品在1000℃下进行2h的退火处理,然后进行水冷获得晶粒尺寸为873
ꢀ±ꢀ
162 nm的样品;用砂纸在样品表面磨抛,将样品表面抛光至镜面;步骤二、分析上述Fe
24
Co
25
Ni
24
Cr
23
Al
4 (at.%)高熵合金样品的相组分;在40 kV的电压和30 mA的电流下操作,扫描角度为20 o

110 o
;首先利用纳米压痕设备在高熵合金样品上压四个压痕阵列,在配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探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进行微柱的切割定位,根据EBSD得到的相图,利用FEI Helios Nanolab 600i 聚焦离子束设备FIB分别在FCC, BCC内部和FCC/BCC的界面处选取微柱的切割位置,在每个位置切割三个微柱;微柱的直径为400 nm,长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超张微赵宏伟钱永峰李伟智熊俊名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