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7934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1:22
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旨在从交通状况、道路环境条件、骑行者的身体舒适度三个角度系统评估骑行质量。该方法以动态的可骑行指数代替传统的静态指标,包括多源数据采集、分层综合测度算法和基于GIS技术的地图可视化模块三部分组成。分层综合测度算法以各指标的效用函数量化交通状况、道路几何特征和天气环境状况对于骑行质量的耦合作用,基于用户骑行画像的赋权矩阵则进一步体现了自行车骑行者的个性化差异。所得到的综合加权街道可骑行指数,更能系统地评估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骑行质量。评估结果可用于反馈道路设计和管理人员,实施相关工程优化措施,改善骑行环境。改善骑行环境。改善骑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交通控制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一直在发展和改进中。自行车交通已成为居民绿色健康出行的主要途径,一套系统的骑行质量评估方法对于慢行街道友好型设计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评估方法仅仅局限于道路的几何特征,这样的评估结果是静态的,无时域特性。因为影响骑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于交通状况、道路几何特征、天气环境状况等。其中,随时间改变的因素对骑行质量的耦合作用会导致骑行质量的动态变化。因此,现有的对骑行质量的评估方法是不充分的,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该方法以动态的可骑行指数代替传统的静态指标,量化了交通状况、道路几何特征和天气环境状况对于骑行质量的耦合作用。评估结果可用于反馈道路设计和管理人员,实施相关工程优化措施,改善骑行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多源数据采集;步骤2)基于分层综合测度算法的街道可骑行指数评估,具体包括:2.1)骑行评估指标体系确立;这一步骤用于明确评估体系中的一级和二级指标;以U代表第一因素集合,则为U={U1,U2,U3|U1=交通指数,U2=道路指数,U3=人体动态舒适度,U1∩U2∩U3≡Ф},第二指标集合是第一因素对舒适度评价的精细化分,U1={u
11
,u
12
,u
13
,u
14
|u
11
=逆行,u
12
=横穿,u
13
=超越,u
14
=站台或路边停车},U2={u
21
,u
22
|u
21
=平顺性,u
22
=机非隔离带宽},U3={u
31
,u
32
|u
31
=环境,u
32
=心率},人体动态舒适度表示骑行者在适当心率下从温度、风力、湿度、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五方面获得的骑行质量;2.2)建立可骑行指数,具体包括:交通指数、道路指数和人体动态舒适度;其效用函数则根据二级指标的变化特性来建立;2.3)基于用户自行车骑行画像描述的赋权矩阵:用户在使用该系统时需要按照要求选择对指标集合的差异化描述,根据描述建立关于同等级下同一指标集合中不同子元素的重要度向量∑
g
w
s,g
=1,s∈R,g∈s,其中:w
s,g
为指标一级指标s中的二级指标g的用户权重,SCR
s,g
为用户对一级指标s中的二级指标g的关注程度,R为一级指标集合;当预设客观权重向量为O=[o
1 o2…
o
s
],则基于用户自行车骑行画像描述的赋权矩阵为G=[g
1 g2…
g
s
],其中各指标修正权重的计算方法为:其中μ代表相同指标中的最小权重值,λ代表相同指标中的最大权重值;2.4)计算综合加权街道可骑行指数其中:C为街道可骑行指数,w
N
为基于用户自行车骑行画像描述的一级赋权矩阵,w
Ni
为基于用户自行车骑行画像描述的二级赋权矩阵,v
Ni
为二级指标关于骑行质量的效能值;2.5)建立关于街道骑行质量的个性化数据库,用于统计和评估街道在历史一个时期的可骑行指数的变化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源数据的街道可骑行指数动态评估实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具体通过GPS模块、加速度传感器芯片、LED心率传感器采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王壮壮李朝阳张毅周鑫源曹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