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265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及方法,吸附塔包括吸附塔塔体,吸附塔塔体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外缘与吸附塔塔体的内表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中,在吸附塔塔体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当活性炭从上往下移动至环形挡板装置区间时,活性炭从原来状态变为较挤压状态。当活性炭移动通过环形挡板装置后,活性炭从较挤压状态变为较分散状态,从而改善活性炭透气性,进而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特点,实际应用有很大意义。实际应用有很大意义。实际应用有很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不断加强对燃煤设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控制。活性炭吸附法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投资小、操作温度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脱硫脱硝方法。但是,由于活性炭易燃,且活性炭吸附SO2等污染物的过程是放热过程。进入吸附塔的待净化烟气的初始温度较高,一般为120

140℃。加之工况波动、吸附塔散热不畅、局部蓄热等问题。使得吸附塔内活性炭床层(料柱)整体或局部的温度极易超过安全范围,导致活性炭发生自燃现象,引发安全问题。活性炭自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发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装置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抑制活性炭自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吸附塔内温度。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活性炭脱硫吸附塔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1910968750.0)是通过实时获取吸附塔内各个温度监测点处的值,计算每点升温速率。当至少一个温度监测点的一次升温速率满足预设预警条件时,根据速率与等级的预设对应关系,对吸附塔的风险等级进行一次判别,最后执行命中的风险等级对应的控制操作。该专利技术可实现吸附塔的超温预警时间提前,但存在部分区域有温度监测漏洞问题,仍然会存在活性炭温度会超过安全范围的风险;由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包括烟气控温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专利号:201420736235.2)是通过在活性炭吸附塔的上游或前端对烧结烟气同时采用了喷水降温与兑冷风降温,在吸附塔中多位点喷氨,进而控制吸附塔中活性炭床层温度在合理范围。该专利技术主要从工艺控制角度监测活性炭床层温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活性炭中存在温度聚集区问题。综上可以看出,目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主要是从工艺调控角度入手,但仍存在活性炭发生自燃的风险,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来防止活性炭发生自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及方法,本专利技术从改善活性炭透气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吸附塔进行结构改进,以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包括吸附塔塔体,吸附塔塔体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外缘与吸附塔塔体的内表面连接。
[0007]优选的,环形挡板上设有冷却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环形挡板内的冷却通道以及与所述冷却通道连
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0009]优选的,环形挡板的形状为圆台形的侧面,环形挡板的轴线与吸附塔塔体的轴线同轴。
[0010]优选的,环形挡板与吸附塔塔体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30
°

[0011]优选的,环形挡板侧面的母线长度为吸附塔塔体内径的13%

15%。
[0012]优选的,环形挡板外缘的安装高度为吸附塔塔体高度的50%

60%。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如上所述的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进行,包括如下过程:
[0014]吸附塔塔体内位于环形挡板上方的活性炭颗粒移动至环形挡板处时,活性炭从原来的状态变为较挤压的状态,当活性炭颗粒移动通过环形挡板后,活性炭颗粒从较挤压状态变为较分散状态,从而改善活性炭的透气性、进而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
[0015]优选的,环形挡板上设置冷却装置;
[0016]当吸附塔塔体内位于环形挡板上方的活性炭颗粒移动至环形挡板处、活性炭从原来的状态变为较挤压的状态时,通过冷却装置对较挤压状态的活性炭进行降温。
[0017]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环形挡板内的冷却通道以及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0018]冷却通道内连续通冷却水,冷却水流速控制为0.5

1.0m/s。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中,在吸附塔塔体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当活性炭从上往下移动至环形挡板装置区间时,活性炭从原来状态变为较挤压状态。当活性炭移动通过环形挡板装置后,活性炭从较挤压状态变为较分散状态,从而改善活性炭透气性,进而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的特点,实际应用有很大意义。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中挡板与塔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2(a)为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的第一主视图(其中,H为吸附塔塔身的高度,h为挡板的安装高度,L为挡板斜面长度,α为挡板的斜面与吸附塔垂直面之间的夹角,S为吸附塔塔体的内径);图2(b)为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的第二主视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的俯视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4]图中,1

吸附塔塔体,2

环形挡板,3

冷却设备,4

活性炭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参照图1、图2(a)~图2(c)以及图3,本专利技术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包括吸附塔塔体1,吸附塔塔体1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2,环形挡板2的外缘与吸附塔塔体1的内表面连接。如图3所示,上方的图为活性炭颗粒从上往下移动至环形挡板时的示意图,活性炭从原来状态变为较挤压状态,下方的图为活性炭颗粒移动通过环形挡
板后的示意图,活性炭从较挤压状态变为较分散状态,因此改善了活性炭透气性,进而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环形挡板2上设有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冷却装置能够降低吸附塔内温度,从而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环形挡板2内的冷却通道以及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可控性也较好。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环形挡板2的形状为圆台形的侧面,环形挡板2的轴线与吸附塔塔体1的轴线同轴,该形状的环形挡板2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环形挡板2与吸附塔塔体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30
°
,在该角度下即方便活性炭的顺畅通行,还能够保证活性炭通过环形挡板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塔塔体(1),吸附塔塔体(1)的内腔设有内侧向下倾斜的环形挡板(2),环形挡板(2)的外缘与吸附塔塔体(1)的内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环形挡板(2)上设有冷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环形挡板(2)内的冷却通道以及与所述冷却通道连接的冷却水循环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环形挡板(2)的形状为圆台形的侧面,环形挡板(2)的轴线与吸附塔塔体(1)的轴线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环形挡板(2)与吸附塔塔体(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
°‑
30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环形挡板(2)侧面的母线长度为吸附塔塔体(1)内径的13%

15%。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抑制脱硫脱硝活性炭自燃的吸附塔,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相栋王岐郑建潞杜月利沈童沈正华宋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