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分拣系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261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3
本方案涉及一种快递分拣系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臂、环形传送带、控制端;控制端分别与机械臂、环形传送带连接,用于控制机械臂、环形传送带工作;机械臂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一机械臂用于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将快递件按照条形码向上放置在环形传送带上;第二机械臂用于识别环形传送带上快递件的条形码,并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通过设置两类机械臂,一类通过识别条形码的位置,将快递条码面向上放于环形传送带上,另一类识别条形码,并将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实现了自动的快递分拣;由于传送带是环形的,配合机械臂进行快递分拣,占地面积较小,降低了快递分拣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递分拣系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快递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递分拣系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融合给现代消费观念和方式带来了巨大转变,远程交易的达成也给快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推力。然而,电子商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也给快递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大批量快递订单的同时,也使得快递的分拣环节受到了考验。快递分拣点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拣点,其中,一级分拣点基本已实现自动分拣,一级分级快递点分拣系统主要是基于传送带和AGV小车构建的,占地面积庞大,开发制造成本较大;二三级分拣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分拣,自动分拣的实现率极低,且二三级分拣点通常是构建以传送带和载货小车为基础的庞大体系,在各个分拣口对快递进行分流,单车制造成本高,维护不便,大件和异形件需要单独分拣。
[0003]因此,传统的二三级快递分拣系统由于设备体系庞大,占地面积过大,存在开发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递分拣系统、方法,可以降低快递分拣的成本。
[0005]一种快递分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机械臂、环形传送带、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工作;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
[0006]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臂用于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07]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另一侧,用于识别所述环形传送带上快递件的所述条形码,并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端连接,且分布在所述环形传送带周围,用于采集包含有所述快递件的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端,由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当所述快递件上的条形码在所述快递件顶部时,所述第一双目摄像头识别出在所述快递件顶部的条形码,并向所述控制端发送识别结果,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计算翻转角度,并根据所述翻转角度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
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吸盘、引导板;所述第一机械臂通过所述吸盘抓取所述快递件,并根据所述翻转角度翻转所述快递件后撤去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引导板将所述快递件引导至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二双目摄像头;所述第二双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包含有所述条形码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二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端,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识别所述条形码,得到识别结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结果包括正确包裹、错误包裹;当所述识别结果为正确包裹时,所述第二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正确料框;当所述识别结果为错误包裹时,所述第二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错误料框。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械臂通过所述第二双目摄像头扫描所述条形码,得到所述快递件的描述信息;所述第二机械臂将所述描述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端。
[0014]一种快递分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5]通过第一机械臂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环形传送带上;
[0016]通过所述环形传送带传输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放置的所述快递件,并将所述快递件传输至第二机械臂处;
[0017]通过第二机械臂识别所述快递件上的所述条形码,并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一机械臂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包括:
[0019]在所述环形传送带周围分布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均用于采集包含有所述快递件的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至控制端,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
[0020]所述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一双目摄像头;当所述快递件上的条形码在所述快递件顶部时,所述第一双目摄像头识别出在所述快递件顶部的条形码,并向所述控制端发送识别结果,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环形传送带上,包括:
[0022]通过所述第一机械臂将识别到的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发送至控制端;
[0023]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计算翻转角度,并根据所述翻转角度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
[0024]上述快递分拣系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臂、环形传送带、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工作;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臂用于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另一侧,用于识别所述环形传送带上快递件的所述条形码,并根据识别结果将
所述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通过设置两类机械臂,第一机械臂通过识别条形码的位置,将快递条码面向上放于环形传送带上,通过第二机械臂识别条形码,并将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实现了自动的快递分拣,无需人工参与;由于传送带是环形的,配合机械臂进行快递分拣,占地面积较小,分拣效率高,降低了快递分拣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快递分拣系统的结构图;
[0026]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快递分拣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采集包含有快递件的第一图像的示意图;
[0028]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110的示意图;
[0029]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机械臂110的示意图;
[0030]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快递分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2]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递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机械臂、环形传送带、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所述环形传送带工作;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机械臂用于从堆料框中抓取快递件并识别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所述第二机械臂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的另一侧,用于识别所述环形传送带上快递件的所述条形码,并根据识别结果将所述快递件抓取至目标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均与所述控制端连接,且分布在所述环形传送带周围,用于采集含有所述快递件的第一图像,并将所述第一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端,由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所述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一双目摄像头;当所述快递件上的条形码在所述快递件顶部时,所述第一双目摄像头识别出在所述快递件顶部的条形码,并向所述控制端发送识别结果,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递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根据所述快递件上条形码的位置计算翻转角度,并根据所述翻转角度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将所述快递件按照所述条形码向上的方向放置在所述环形传送带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递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吸盘、引导板;所述第一机械臂通过所述吸盘抓取所述快递件,并根据所述翻转角度翻转所述快递件后撤去所述吸盘,通过所述引导板将所述快递件引导至所述环形传送带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臂上设置有第二双目摄像头;所述第二双目摄像头用于采集包含有所述条形码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第二图像传输至所述控制端,所述控制端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军邵瑛李军锋朱敏李俊林李鹏飞马修远刘朝新江铭儒陈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