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板、板式吸能器和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23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能板、板式吸能器和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所述吸能板利用了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沿着拉伸轴向发生形变,从而吸收能量,且具备多种不同的造型。所述板式吸能器,吊耳、导向杆、吸能器启动装置和所述吸能板,其中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另一端;所述吸能器启动装置两端与所述吸能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使所述吸能板保持在初始状态。该吸能板和板式吸能器决了传统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制作工艺复杂、控制因素严格、成本高的缺点,同时工作载荷平稳;另其空间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所述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具有较高的集成性。具有较高的集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能板、板式吸能器和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器抗坠毁座椅吸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能板、板式吸能器和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航空器,特别是直升机,一般配置抗坠毁吸能座椅,在骨架和椅盆之间设置缓冲吸能器,目前国内的抗坠毁座椅主要采用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无论采用哪种吸能器,其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尺寸较大只能布置在座椅骨架之外,占用空间,对于其他设备布置带来难度;
[0004]2)管壁厚对吸能器的启动力值影响较大,需对其公差严格控制,但一味提高公差等级将导致废品率攀升;
[0005]3)制作工艺复杂,无论是翻转管还是扩张管,其都需要使用焊接工艺,且需要进行金属探伤,制作周期较长,且焊接工艺对供应商要求较高,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板、板式吸能器和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吸能板,所述吸能板主要由两片以上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均为波浪型结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吸能板具备一定的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沿着拉伸轴向发生形变,能够吸收能量。
[0009]进一步,所述吸能板主要由两片金属板构成。
[0010]一种吸能板,所述吸能板为一片金属板形成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表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吸能板具备一定的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所述圆柱状壳体沿着拉伸轴向发生形变,能够吸收能量。
[0011]一种板式吸能器,包括吊耳、导向杆、吸能器启动装置和前文所述的吸能板,其中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另一端;所述吸能器启动装置两端与所述吸能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使所述吸能板保持在初始状态。
[0012]进一步,所述吸能器启动装置为直杆状,中间直径变小,形成细颈状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上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吊耳分别销接在座椅椅腿结构中,使所述板式吸能器固定在所述座椅椅腿结构上。
[0014]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上有多个所述调节孔,从而可以根据所述座椅椅腿结构的长短,选择合适的调节孔进行固定。
[0015]一种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包含前文所述的板式吸能器,所述板式吸能器
的所述吊耳和所述导向杆的所述调节孔分别销接在所述座椅的腿椅结构中。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吸能板和板式吸能器具备常规吸能器力值平稳可控的特点,且由于其结构在高度方向空间尺寸占用小,可内嵌隐藏入座椅椅腿结构中,减小了空间占用,解决了座椅后部设备布置的难题。板料厚度尺寸较管材壁厚波动小,制作一致性良好,成品率高,且可一次加工成型,加工工艺性好,且成本较低。此外,所述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具有较高的集成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板式吸能器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板式吸能器的拉伸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1

吊耳、2

吸能板、3

导向杆、4

调节孔、5

吸能器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1,本技术板式吸能器,包括吊耳1、吸能板2、导向杆3和吸能器启动装置5,其中所述吊耳1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2的一端,所述导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2的另一端。所述吸能板2为金属材质,具备一定的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发生形变,能够吸收能量。所述导向杆3上有调节孔4,所述调节孔4与所述吊耳2分别销接在座椅椅腿结构中,使所述板式吸能器固定在所述座椅椅腿结构上。特别的,所述导向杆3上有多个所述调节孔4,从而可以根据所述座椅椅腿结构的长短,选择合适的调节孔进行固定。
[0023]特别的,所述吸能板2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状:如图1所示,由两片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均为波浪型结构,收尾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也能够由大于两片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均为波浪型结构,收尾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还能够是一片金属板形成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表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圆柱状壳体能够沿着轴向被动拉伸;此外,其他诸如螺旋形、折叠型等,在被动拉伸的情况下可沿着轴向发生变形的造型,均能够应用于所述吸能板2。
[0024]特别的,所述吸能器启动装置5为直杆状,中间直径变小,形成细颈状结构。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当所受拉伸荷载不超过一定阈值时,所述新型板式吸能器仍保持初始状态;当所受拉伸荷载超过一定阈值时,此时所述吸能器启动装置5 从所述细颈状结构处断开,所述吸能板2变形从而吸收多余的能量,形成拉伸状态,最终状态如图2所示。
[0025]通过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0026]本技术吸能板和板式吸能器具备常规吸能器力值平稳可控的特点,且由于其结构在高度方向空间尺寸占用小,可内嵌隐藏入座椅椅腿结构中,减小了空间占用,解决了座椅后部设备布置的难题。板料厚度尺寸较管材壁厚波动小,制作一致性良好,成品率高,且可一次加工成型,加工工艺性好,且成本较低。
[0027]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有板式吸能器的航空座椅,包含前文所述的板式吸能
器,所述板式吸能器的所述吊耳1和所述导向杆3的所述调节孔4分别销接在所述座椅的腿椅结构中。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主要由两片以上金属板构成,所述金属板均为波浪型结构,首尾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吸能板具备一定的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沿着拉伸轴向发生形变,能够吸收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主要由两片金属板构成。3.一种吸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板为一片金属板形成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圆柱状壳体表面为波浪形结构;所述吸能板具备一定的金属塑性,在被动拉伸过程中所述圆柱状壳体沿着拉伸轴向发生形变,能够吸收能量。4.一种板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导向杆、吸能器启动装置和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吸能板,其中所述吊耳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吸能板的另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杜蕴智白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