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1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包括顶盖片(1),设置有极柱通孔(11);极柱(2)、固定件(3)和上塑胶件(4),所述极柱(2)设于所述极柱通孔(11),所述上塑胶件(4)环绕所述极柱(2)设置,所述固定件(3)环绕所述上塑胶件(4)设置,所述上塑胶件(4)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2)和所述固定件(3)固定,所述顶盖片(1)和所述固定件(3)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铜极柱替代铜铝复合板极柱,减少加工环节,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顶盖极柱零件单独装配工艺,一直被广泛使用于动力电池顶盖设置中,通常情况下,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上塑胶、密封圈、下塑胶、铆接块连接于顶盖片,采用先铆后焊的装配工艺,实现电芯顶盖功能。
[0003]但现有的电池顶盖的结构中,零件部件种类较多,摩擦焊极柱成本高,而且在铆压、焊接过程中,极柱会有变形、焊渣等缺陷,不仅导致电池性能低,还使得内部空间小的电芯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能够用铜极柱替代铜铝复合板极柱,减少加工环节,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设置有极柱通孔;极柱、固定件和上塑胶件,所述极柱设于所述极柱通孔,所述上塑胶件环绕所述极柱设置,所述固定件环绕所述上塑胶件设置,所述上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和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顶盖片和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注塑骨架,所述注塑骨架作为所述上塑胶件注塑成型的骨架,所述注塑骨架与所述顶盖片一体成型。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注塑骨架和固定环,所述注塑骨架作为所述上塑胶件注塑成型的骨架,所述固定环环绕所述注塑骨架,所述固定环用于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所述注塑骨架和所述固定环一体成型,所述上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和所述固定件形成为整体件。
[0009]优选的,所述注塑骨架设有至少一个注塑通口,所述注塑通口形成为所述上塑胶件的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骨架内外两侧被所述上塑胶件包覆。
[0010]优选的,所述极柱通孔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件()嵌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极柱。
[0011]优选的,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下塑胶件,所述下塑胶件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顶盖片的下方,所述下塑胶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部抵接于所
述密封圈,所述凸起和/或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极柱通孔的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下塑胶件,所述下塑胶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密封圈,所述凸起和/或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极柱通孔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顶盖片上还设置有防爆阀孔和注液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下塑胶件设置有防爆阀透气孔和注液通孔,所述防爆阀透气孔对应设置在所述防爆阀孔的下方,所述注液通孔对应设置在所述注液孔的下方,所述顶盖片和所述下塑胶件之间安装有防爆阀,所述防爆阀孔顶部安装有保护膜。
[0014]优选的,所述下塑胶件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下塑胶件的两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防爆阀透气孔的下方。
[0015]优选的,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转接片,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顶盖片的下方,所述转接片设置有凸包,所述凸包穿过所述极柱通孔与所述极柱固定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及设置在所述柱体底部的底板,所述柱体和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塑胶件设置有与所述底板配合的凹部,所述底板和所述凸包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包括焊接、铆接、卡接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极柱分为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第二极柱为铜极柱,所述第一极柱为铝极柱,套设于所述第一极柱的上塑胶件为导电塑胶或绝缘塑胶,套设于所述第二极柱的上塑胶件为绝缘塑胶,所述第二极柱的表面经过镀防腐材料的防腐蚀处理,所述防腐材料的厚度为0.001mm

0.1mm,所述转接片材质和所述极柱的材质均与其电连接的电芯的极片的集流材料相同。
[0018]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壳体,设置有开口;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如上述的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顶盖片固定于所述开口,用于将所述电芯封闭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顶盖片的边缘嵌于所述开口。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顶盖片,设置有极柱通孔;极柱、固定件和上塑胶件,所述极柱设于所述极柱通孔,所述上塑胶件环绕所述极柱设置,所述固定件环绕所述上塑胶件设置,所述上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和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顶盖片和所述固定件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由于现有的电池顶盖的结构中,零件部件种类较多,摩擦焊极柱成本高,而且在铆压、焊接过程中,极柱会有变形、焊渣等缺陷,不仅导致电池性能低,还使得内部空间小的电芯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通过注塑成型方式将极柱和固定件组成集成的极柱组件,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固定件的边缘固定在极柱通孔,上塑胶件通过注塑成型在极柱和固定件之间成型,即形成为整体件,不仅起到紧固极柱和固定件的作用,还能避免极柱与顶盖片接触,而且,极柱可直接采用与其电连接的电芯的极片的集流材料,具体的,极柱采用铜极柱,在确保集成的极柱组件装配在顶盖片的稳固性的同时,取消铜铝复合板极柱,有助于减少极柱的种类,减少加工环节,从而降低顶盖生产成本,其中,固定件底部的边缘没有被塑胶包围,便于对固定件的底部边缘和极柱通孔进行焊接,即将集成的极柱组件装配于顶盖片,有助于集成的极柱组件安装在顶盖片上的稳固性,降低极柱组件发生松脱或位移的情况。本技术能够用铜极柱替代铜铝复合板极柱,减少加工环节,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1]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第二极柱安装在顶盖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极柱安装在顶盖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极柱安装在顶盖片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中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中动力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
顶盖片;11

极柱通孔;12

防爆阀孔;13

注液孔;111

凹槽;1111

台阶;
[0030]2‑
极柱;21

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设置有极柱通孔(11);极柱(2)、固定件(3)和上塑胶件(4),所述极柱(2)设于所述极柱通孔(11),所述上塑胶件(4)环绕所述极柱(2)设置,所述固定件(3)环绕所述上塑胶件(4)设置,所述上塑胶件(4)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2)和所述固定件(3)固定,所述顶盖片(1)和所述固定件(3)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注塑骨架(31),所述注塑骨架(31)作为所述上塑胶件(4)注塑成型的骨架,所述注塑骨架(31)与所述顶盖片(1)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注塑骨架(31)和固定环(32),所述注塑骨架(31)作为所述上塑胶件(4)注塑成型的骨架,所述固定环(32)环绕所述注塑骨架(31),所述固定环(32)用于与所述顶盖片(1)固定连接,所述注塑骨架(31)和所述固定环(32)一体成型,所述上塑胶件(4)通过注塑成型将所述极柱(2)和所述固定件(3)形成为整体件。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骨架(31)设有至少一个注塑通口(311),所述注塑通口(311)形成为所述上塑胶件(4)的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骨架(31)内外两侧被所述上塑胶件(4)包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通孔(1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11),所述固定件(3)嵌于所述凹槽(111),所述凹槽(111)安装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抵接于所述极柱(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下塑胶件(6),所述下塑胶件(6)沿高度方向位于所述顶盖片(1)的下方,所述下塑胶件(6)设置有贯穿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军邹武元陈圣立吴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