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37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用于容置电芯的外壳;电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内层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一内层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储存消防介质的第一腔;第一内层与电芯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内层设置于第二间隙;第二内层与第一内层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补锂介质的第二腔;第二内层与电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电解液的第三腔;第二内层被配置为当第三腔内超过第一压强时破裂;第一内层被配置为当第二间隙内超过第二压强时破裂,第一压强小于第二压强;在循环末期,外壳内部的多个内层逐级破裂,补锂介质和消防介质依次进入内部接触电芯,电池循环寿命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指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在循环末期,随电池循环寿命逐渐耗尽,电池的动力学性能可能发生变化,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动力学失稳;电池内部可能引发剧烈反应和热效应,使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温度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电池内部的温升增加了热失控和燃烧的风险。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池组之间安装水冷结构缓解上述问题,然而一方面水冷结构仅能够控制温度,无法提升电池循环性能,也无法控制热失控后的燃烧过程;另一方面水冷结构需要与电池组结构配合,设计较为复杂,通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循环寿命耗尽,温升加剧导致热失控,而水冷结构设计复杂,且无法解决燃烧问题的技术难点,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提供多层结构和多级保护,避免电池热失控爆炸。

2、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

3、电芯;

4、外壳,所述外壳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3)包括一对破裂面(31),所述破裂面(31)正对所述电芯(1)的第一表面(12)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2)设置为所述电芯(1)的面积最大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破裂面(31)的厚度方向,所述破裂面(31)设置有刻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裂面(3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一端连接所述外壳(2)的底壁,另一端向所述外壳(2)顶壁方向延伸,且所述破裂面(31)设置为由所述第一表面(12)朝向所述外壳(2)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层(3)包括一对破裂面(31),所述破裂面(31)正对所述电芯(1)的第一表面(12)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2)设置为所述电芯(1)的面积最大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破裂面(31)的厚度方向,所述破裂面(31)设置有刻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裂面(3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一端连接所述外壳(2)的底壁,另一端向所述外壳(2)顶壁方向延伸,且所述破裂面(31)设置为由所述第一表面(12)朝向所述外壳(2)侧壁凸起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层(4)具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二内层(4)位于所述电芯(1)和一个所述破裂面(31)之间;所述第二内层(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壳(2)的顶壁和底壁;所述第二内层(4)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表面(12)平行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两组所述第一表面(12)在第二方向上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内层(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蓓游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