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09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包括弧形复合片,所述弧形复合片开设有若干与弧形复合片的弧面相切的吸音槽;所述吸音槽包括自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侧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端设有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弹性薄膜层,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中央嵌设有质量块,所述弹性薄膜层背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粘接有复合纤维层;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的外腔体以及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底端中央固设有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自由端设有端块;所述端块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开,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有效吸收,达到最佳的减振降噪效果。降噪效果。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客舱降噪
,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船舶制造行业的高速发展,船舶机舱内的推进主机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船舶的推进动力以及发电机组都布置在狭小的机舱内,机舱内的两大噪声源:推进主机噪声和发电机组噪声,使机舱内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船员在机舱内的工作时间较长,因此,这种强噪声不仅严重影响船员的工作效率,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严重污染周围声音环境。船舶噪声船舶的动力机械和辅助机械在运行时发出的令人不舒适的声音。船舶噪声关系到行船的安全,例如船桥上噪声级过高会影响指挥,声呐导流罩内噪声过高会严重影响声呐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干扰声呐对水下目标的探测。潜艇的水下噪声会给敌方指示探测目标。船舶噪声还会影响乘员和旅客的健康与环境的舒适。
[0003]船舶噪声分为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机舱内的噪声是由推进主机噪声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混合而成,船舶机舱控制室的噪声主要体现为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机械能,并通过船舱、子片等第二噪声源以空气噪声的方式辐射出来,很多船泊机舱多使用隔声罩降低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所传播的噪声,在机舱通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隔声罩把整个机组隔离开,经实际测量,使用隔声罩以后,噪声虽然降低了一些,但效果并不是太明显。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吸声降噪片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利用薄片、薄膜、密闭空腔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在共振频率处达到最大的声吸收,有效的降低了船舶噪音对船仓内的声污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包括弧形复合片,所述弧形复合片开设有若干与弧形复合片的弧面相切的吸音槽;
[0007]所述吸音槽包括自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侧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端设有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弹性薄膜层,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中央嵌设有质量块,所述弹性薄膜层背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粘接有复合纤维层,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中央开设有供所述质量块部分容置的锥形通孔;
[0008]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的外腔体以及与所述外腔体相接且向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内侧分布的内腔体,所述外腔体为锥台状,所述内腔体底端中央固设有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自由端设有能够与所述内腔体的内壁相贴合并相对滑动的端块;
[0009]所述端块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调节杆上设有音频探测器,针对不同频率的噪声,通过所述伸缩调节杆调节所述密闭空腔的体积大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体自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呈逐渐收缩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涂覆有吸声涂层材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涂层材料包括石墨,空心微粉,三氧化二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硅橡胶的组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薄膜层采用丁腈橡胶、硅橡胶或复合橡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通过熬制而成。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内侧设有隔音片,所述隔音片由陶铝材质制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超细棉,玻璃棉毡,矿棉毡以及木质纤维中任意多种组合而成。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质量块为大密度金属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的减振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S1:通过所述音频探测器探测的音频值,所述伸缩调节杆通过电路调节控制装置调节伸缩量,改变密闭空腔的体积大小,并持续探测音频值;
[0020]步骤S2:重复S1步骤,持续探测音频值并通过计算,计算出最低音频值对应的所述密闭空腔的体积大小;
[0021]步骤S3:上述S1与S2步骤依次重复,针对不同额音频噪声,测算出所述密闭空腔的最佳体积大小。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弧形复合片更加贴合于船舶的客舱外壁,通过在弧形复合片上开设若干与弧形复合片的弧面相切的吸音槽,达到吸音减振的效果,吸音槽具体包括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利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内的空气粘滞性和摩擦阻力,使得声音在腔体内以热能的形式流失,达到阻性吸声;第一腔体的内端设有的弹性薄膜层,弹性薄膜层的中央嵌设有质量块,弹性薄膜层与质量块构成薄膜型声学超材料,能够获得较宽频段的声衰减,第二腔体内设置的端块通过伸缩杆调节,以实现对弹性薄膜层后端的密闭空腔的体积大小进行调节,从而改变减振降噪片的吸声消耗系数,总体上利用薄片、薄膜、密闭空腔在声波作用下发生共振,在共振频率处达到最大的声吸收,有效的降低了船舶噪音对船仓内的声污染。
[0024](2)弹性薄膜层背离第二腔体的一侧粘接有复合纤维层,复合纤维层一方面可以对声音起到反射,另一方面提供弹性薄膜足够的刚度保护,对噪声起到弱化处理,复合纤维层的中央开设有锥形通孔,锥形结构的通孔能够有效起到降噪的作用,第一腔体自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呈逐渐收缩状,同样能够以锥形结构达到很好的吸声降噪处理;弧形复合片的外侧涂覆吸声涂层材料,包括石墨,空心微粉,三氧化二铝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硅橡胶的组合,能够有效的对噪声进行第一重处理,而弧形复合片的内侧设有由陶铝材质制成的隔音片能够对噪声起到最后一重处理,该减振降噪片的结构能够对噪声进行多重处理,有
效降低了低频噪声对客舱内的影响。
[0025](3)通过音频探测器探测的音频值,伸缩调节杆通过电路调节控制装置调节伸缩量,从而改变密闭空腔的体积,实现对不同频率噪声的适应化降噪处理,达到最佳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的左视透视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中单个吸音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弧形复合片;2、吸音槽;3、伸缩调节杆;4、端块;5、密闭空腔;6、复合纤维层;7、弹性薄膜层;8、质量块;21、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21、外腔体;222、内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包括弧形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复合片开设有若干与弧形复合片的弧面相切的吸音槽;所述吸音槽包括自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侧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端设有隔离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弹性薄膜层,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中央嵌设有质量块,所述弹性薄膜层背离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粘接有复合纤维层,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中央开设有供所述质量块部分容置的锥形通孔;所述第二腔体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的外腔体以及与所述外腔体相接且向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内侧分布的内腔体,所述外腔体为锥台状,所述内腔体底端中央固设有伸缩调节杆,所述伸缩调节杆的自由端设有能够与所述内腔体的内壁相贴合并相对滑动的端块;所述端块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之间形成有密闭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杆上设有音频探测器,针对不同频率的噪声,通过所述伸缩调节杆调节所述密闭空腔的体积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自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向内呈逐渐收缩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舶客舱的吸音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复合片的外侧涂覆有吸声涂层材料。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龙韩路雨王建涛李伟陈婷婷刘芳武贾立校冯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