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237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包括:弧形复合片,所述弧形复合片采用多种降噪材料压制成型,且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弧形复合片靠外端开设有若干与弧面相切的吸音槽;所述吸音槽内自靠近槽口的一端沿深度方向依次设有声向调节片,吸声装置;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吸音槽内且将所述吸音槽分割为外腔体与内腔体的弹性薄膜层,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层中央的金属质量块,通过粘流态阻尼胶料粘接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两侧的复合纤维层,与所述复合纤维层的外边缘相接并能够围合形成后腔的活动罩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公开,有效降低了低频噪音对客舱内的影响,能够以穿透力高的噪音为主,并对其他穿透力低的噪音做有效的吸声隔音处理。有效的吸声隔音处理。有效的吸声隔音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客舱降噪
,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船舶制造行业的高速发展,船舶机舱内的推进主机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船舶的推进动力以及发电机组都布置在狭小的机舱内,机舱内的两大噪声源:推进主机噪声和发电机组噪声,使机舱内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再加上船员在机舱内的工作时间较长,因此,这种强噪声不仅严重影响船员的工作效率,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严重污染周围声音环境。船舶噪声船舶的动力机械和辅助机械在运行时发出的令人不舒适的声音。船舶噪声关系到行船的安全,例如船桥上噪声级过高会影响指挥,声呐导流罩内噪声过高会严重影响声呐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干扰声呐对水下目标的探测。潜艇的水下噪声会给敌方指示探测目标。船舶噪声还会影响乘员和旅客的健康与环境的舒适。
[0003]船舶噪声源包括空气动力噪音,采油机噪音,辅助机械噪音,螺旋桨噪音,船体振动的嗓音,水动力噪声,金属撞击和摩擦噪声,现有的船舶噪声降噪主要采取措施包括对噪声源进行控制,如加装隔声罩,装设隔声屏障,对噪声的船舶路径进行控制,即在船舱四周或天花片布置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多位纤维性或多孔材料,通过吸声材料捕获声波,在材料内部形成振动,增加材料分子摩擦,将振动作用转化为热能,但经实际测量,使用隔声罩以后,噪声虽然降低了一些,但效果并不是太明显,而吸音材料受环境影响较大,无法发挥很好的作用。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片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有效降低了低频噪音对客舱内的影响,通过识别噪声源的方向并调节吸音槽的槽口分布,能够以穿透力高的噪音为主,并对其他穿透力低的噪音做有效的吸声隔音处理。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包括:弧形复合片,所述弧形复合片采用多种降噪材料压制成型,且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弧形复合片靠外端开设有若干与弧面相切的吸音槽;
[0007]所述吸音槽内自靠近槽口的一端沿深度方向依次设有声向调节片,吸声装置;
[0008]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吸音槽内且将所述吸音槽分割为外腔体与内腔体的弹性薄膜层,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层中央的金属质量块,通过粘流态阻尼胶料粘接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两侧的复合纤维层,与所述复合纤维层的外边缘相接并能够围合形成后腔的活动罩体;
[0009]所述金属质量块贯穿所述弹性薄膜层并向外端伸出,所述复合纤维层中央开设有供所述金属质量块部分容置的锥形通孔,所述活动罩体背离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一侧设有沿
径向伸缩的伸缩盘,所述伸缩盘的中央连接有伸缩杆;
[0010]所述伸缩盘与所述伸缩杆活动配合以调节所述后腔的体积与深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罩体自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一侧向所述内腔体的内端逐渐收缩并呈锥台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声向调节片通过支架与所述外腔体的内壁构成活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声向调节片为半球面状,且所述声向调节片凹陷的一面朝向声源的方向转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声向调节片能够周向转动且外端能够部分翻转至所述槽口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固设于所述吸音槽的底端且沿所述内腔体的深度方向作往复伸缩。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内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后腔的外侧设有吸音棉。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薄膜层采用丁腈橡胶、硅橡胶或复合橡胶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通过熬制而成。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内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后腔的外侧还设有音频探测器。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的使用方法,还包括控制声向调节片,伸缩杆以及伸缩盘的控制器,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步骤:船舶的声呐装置检测声源方位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声向调节片的转动与翻转方向,使得所述声向调节片凹陷的一面朝向声源的方向布置;
[0021]S2步骤:所述伸缩杆与伸缩盘通过所述控制器联动调节伸缩量,以改变所述后腔的的深度与体积值,并通过所述音频探测器持续探测音频值;
[0022]S3步骤:S2步骤所探测出的音频值通过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选定最低音频并回馈至控制器,最终确定所述后腔的最佳深度与体积值。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其能够针对主要噪声源的噪声频率进行主动有效的针对化处理,同时能够被动隔绝大多数次要噪声源,提高了降噪与减振的能力。
[0025](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为在具有一定降噪能力的弧形复合片的外端开设若干与弧面相切的吸音槽,与弧面相切设置可以使得吸音槽对直达声进行处理,提高了吸音的效果,同时利用声音的衍射原理,能够使得噪声有效的流失,避免发生混响的现象;吸音槽内靠近槽口的一端设有声向调节片,声向调节片一方面可以起到反射的作用,另一方面声向调节片能够改变了吸音槽靠槽口处的通道,使得通道自外端相吸音槽内呈收缩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噪声进行了干预消耗的作用,此外声向调节片的设置相比于吸音尖劈,也具有一定的分音作用。
[0026](3)吸音装置内设有将吸音槽分割为外腔体与内腔体的弹性薄膜层,,弹性薄膜层中央设置金属质量块,对弹性薄膜起到一定的刚度支撑作用,弹性薄膜层的两侧通过粘流
态阻尼胶料粘接复合纤维层,三者构建为声学超材料的薄膜薄片结构,噪声经过外腔体到达弹性薄膜层,通过该结构将声能转化为薄膜与金属质量块相对运动的动能,从而起到对噪声进一步的消解与减振的作用,内腔体将噪声进一步隔绝,通过在内腔体内设置与复合纤维层的外边缘相接并能够围合形成后腔的活动罩体,活动罩体能够改变后腔的深度与体积值,从而有效的对噪声作进一步的优化消解处理。
[0027](4)复合纤维层中央开设供金属质量块部分容置的锥形通孔,利用锥形通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达到吸音的作用,利用锥形通孔内空气的粘滞性与摩擦阻力,使得声能进一步以热能的形式消耗。
[0028](5)活动罩体采用铰接的分段式壳体,底端设置能够径向伸缩的伸缩盘,从而改变后腔底面积,伸缩盘通过伸缩杆横向拉伸,实现后腔的深度改变,通过配合调节伸缩盘与伸缩杆,能够实现对后腔的深度与体积值的调节,针对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消解,隔声,后腔的深度与体积改变,模仿肺腔的呼吸,具有生态性,同时减振降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的立体透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包括:弧形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复合片采用多种降噪材料压制成型,且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弧形复合片靠外端开设有若干与弧面相切的吸音槽;所述吸音槽内自靠近槽口的一端沿深度方向依次设有声向调节片,吸声装置;所述吸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吸音槽内且将所述吸音槽分割为外腔体与内腔体的弹性薄膜层,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层中央的金属质量块,通过粘流态阻尼胶料粘接与所述弹性薄膜层两侧的复合纤维层,与所述复合纤维层的外边缘相接并能够围合形成后腔的活动罩体;所述金属质量块贯穿所述弹性薄膜层并向外端伸出,所述复合纤维层中央开设有供所述金属质量块部分容置的锥形通孔,所述活动罩体背离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一侧设有沿径向伸缩的伸缩盘,所述伸缩盘的中央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盘与所述伸缩杆活动配合以调节所述后腔的深度与体积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罩体自所述复合纤维层的一侧向所述内腔体的内端逐渐收缩并呈锥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向调节片通过支架与所述外腔体的内壁构成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舱生态的吸声隔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向调节片为半球面状,且所述声向调节片凹陷的一面朝向声源的方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维护船舶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龙韩路雨陈婷婷李伟刘芳武王建涛贾立校冯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