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后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5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浸渍池,在所述浸渍池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高至低水平设置的、两两传输方向相反且水平方向相接续的传输辊组,并在所述最低处的所述传输辊组末端出口处对应的设置有收纳网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料后整理装置,能够在酶解液中浸渍酶解,同时可挤压处理好的棉纱中的酶解液,通过设置传输辊组,可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利用在浸渍池中进行流通,面料也可在传输辊组上略微上下起伏的进行传输,也可相对充分的摊开,在有限空间内,与浸渍液的作用时间更长。与浸渍液的作用时间更长。与浸渍液的作用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料后整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加工设备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后整理是纺织加工中常用到的一道工序,一般是将编织好的坯布通过牵引辊或直接放置在盛有整理液的整理池中,进行浸泡、轧液及烘干,传统的整理浸泡时,存在浸渍不充分的问题,尤其对于疏水性的面料,如涤纶等化学面料,浸渍整理液不能很好的渗透至纱线的纤维内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面料在浸渍整理过程中,设置若干传输辊及与部分传输辊配合的轧液辊,使得面料在浸泡输送过程中浸渍充分,也可充分利用浸渍池空间。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浸渍池,在所述浸渍池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高至低水平设置的、两两传输方向相反且水平方向相接续的传输辊组,并在最低处的所述传输辊组末端出口处对应的设置有收纳网篮,用于收纳浸渍后的面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辊组为三组。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辊组包括若干可转动的传输辊。
[0008]进一步的,在各传输辊组上部设置有可覆盖各传输辊间隙的支撑板。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板上对应的开设有用于传输辊上部突出的通槽,并在支撑板上开设有网孔。
[0010]进一步的,在各传输辊组的末端均设置有一略低于对应传输辊组、并靠近末端的所述传输辊的导向输送辊,导向输送辊也经由外部驱动。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导向输送辊上部对应传输方向设置有靠近导向输送辊的轧液辊组,所述轧液辊组包括若干沿传输方向直径递增的轧液辊,对应的,在支撑板端侧对应所述导向输送辊成型有弧形过渡的导向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网篮上设置有两组吊耳,并在所述收纳网篮内部设置有倾斜的平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传输辊组,可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利用在浸渍池中进行流通,面料也可在传输辊组上略微上下起伏的进行传输,也可相对充分的摊开,在有限空间内,与浸渍液的作用时间更长;设置若干直径递增的轧液辊,一方面便于布料铺平后进行传输,另一方面也可起到轧液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面料后整理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浸渍池;2

传输辊组;3

传输辊;4

导向输送辊;5

轧液辊组;6
‑ꢀ
支撑板;61

导向板;62

通槽;7

收纳网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浸渍池1,在所述浸渍池1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高至低水平设置的、两两传输方向相反且水平方向相接续的传输辊组2,并在最低处的所述传输辊组2末端出口处对应的设置有收纳网篮7,用于收纳浸渍后的面料。本实施例中,传输辊组2为三组。
[0021]进一步,所述传输辊组2包括若干可转动的传输辊3。相同高度的传输辊3 可(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并由外接的驱动机构驱动。
[0022]设置上述传输辊组2,可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利用在浸渍池1中进行流通,面料也可在传输辊组2上略微上下起伏的进行传输,也可相对充分的摊开,在有限空间内,与浸渍液的作用时间更长。
[0023]另外,为了防止面料从传输辊3的间隙滑落,在各传输辊组2上部设置有可覆盖各传输辊3间隙的支撑板6。如图2,在所述支撑板6上对应的开设有用于传输辊3上部突出的通槽62,并在支撑板6上开设有网孔,便于透过浸渍液。
[0024]同时为了更方便面料进行导向,在各传输辊组2的末端均设置有一略低于对应传输辊组2、并靠近末端的传输辊3设置的导向输送辊4,导向输送辊4也经由外部驱动。
[0025]并在所述导向输送辊4上部对应传输方向设置有靠近导向输送辊4的轧液辊组5,所述轧液辊组5包括若干沿传输方向直径递增的轧液辊,对应的,并在支撑板6端侧对应所述导向输送辊4成型有弧形过渡的导向板61。设置若干直径递增的轧液辊,一方面便于布料铺平后进行传输,另一方面也可起到轧液的作用。
[0026]本实施例中,收纳网篮7上设置有两组吊耳,同时,收纳网篮7内部设置有倾斜的平板,便于面料在该收纳网篮中摊开。
[0027]本申请中,未详细说明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原理已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后整理装置,包括浸渍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渍池内部设置有若干由高至低水平设置的、两两传输方向相反且水平方向相接续的传输辊组,并在最低处的所述传输辊组末端出口处对应的设置有收纳网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组为三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组包括若干可转动的传输辊。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传输辊组上部设置有可覆盖各传输辊间隙的支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料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上对应的开设有用于传输辊上部突出的通槽,并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振宇许夏青张水良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振海针纺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