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55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采用基体和上盖装配构成模拟胸腔,模拟胸腔的腔室中安装有肺部本体,所述上盖的模拟肌肉部分以及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部分均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所述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内部设有肺内电极片,所述肺内电极片经导线与肺外电极片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肺外电极片与第一导电柱触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基体和上盖的接合处通过对接的第二导电柱与导电套实现导电连通,所述上盖内模拟肌肉部分经导线与导电套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通过导线、接线端与外部电刀连接形成电切回路,真实的单极电刀、双极电刀或者超声刀通过引线接至接线端实现电切、电凝操作。电凝操作。电凝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属于医学模拟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的医疗环境和医院对医生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年轻医生的手术操作机会变少,禁锢了年轻医生的成长和进步,肺叶切除手术对医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另外,作为资深胸科医生也需要终生的学习,也需要不断更新肺叶切除手术的手术技巧,因此模拟手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0003]在肺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中,除了要实现真实的物理模型,还要在物理模型上进行相应的切割和缝合手术操作,尽可能真实的还原手术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然而,目前医生在进行肺叶切除术的模拟训练时,或者使用结构简单的肺部仿真模型,或者使用动物的肺脏,这两种方式均存在缺陷及不足:前者采用的模型仿真度低且通常不支持真实的手术器械操作,后者由于动物的肺脏与人体肺部具有结构上的差异,因此模拟训练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其具有逼真的肺部环境,支持真实的手术器械操作。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采用基体和上盖装配构成模拟胸腔,模拟胸腔的腔室中安装有肺部本体,所述上盖的模拟肌肉部分以及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部分均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如导电水凝胶、导电硅胶;所述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内部设有肺内电极片,所述肺内电极片经导线与肺外电极片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肺外电极片与所述基体上腔室的腔底部设置的第一导电柱触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基体和上盖的接合处通过对接的第二导电柱与导电套实现导电连通,所述上盖内模拟肌肉部分经导线与导电套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通过导线、接线端与外部电刀连接形成电切回路。
[0006]优选地,所述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内部包覆有肺内血管,肺内血管通过进血接口与外部供血接头连接,外部供血接头经供血管、血液控制阀与血液袋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肺部本体的薄壁囊腔处设置有搏动气囊,搏动气囊通过进气接头与外部供气接头连接,外部供气接头经供气管与气源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基体内的一侧嵌有电控盒,与电控盒连接的接口模块镶嵌在基体的侧端面上,接口模块上集成有电刀接口、供电接口、模型开关、血袋补给口,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通过导线连接至接口模块。
[0009]优选地,所述上盖上的模拟肌肉部分分成两部分,模拟肌肉部分一固定于上盖上,模拟肌肉部分二置于电切区域且可更换,其中,可更换的模拟肌肉部分二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技术提供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结构逼真,模拟肌肉部分以及肺部本体的肺部组织部分均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在高能手术设备下进行切割、凝聚能够体现出类似人体组织的分离、粘合、变黑发焦、释放气味等特性,使得不仅触感真实,而且支持真实真实手术器械下肺叶切除术的操作;技术提供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其肺部本体具有模拟血流及模拟心跳,使得器官形态结构更加真实,其上盖具有肋骨以及模拟肌肉部分,仿真度高;技术提供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中,肺部本体以及位于电切区域的模拟肌肉部分为耗材,可更换。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肺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0012]图2为本技术肺部本体的侧面示意图(俯视)。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的侧视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基体;2、上盖;3、肺部本体;4、腔室;5、肺内电极片;6、肺外电极片;7、第二导电柱;8、导电套;9、肺内血管;10、进血接口;11、外部供血接头;12、供血管;13、血液控制阀;14、血液袋;15、搏动气囊;16、进气接头;17、外部供气接头;18、供气管;19、电控盒;20、接口模块;21、电刀接口;22、供电接口;23、模型开关;24、血袋补给口;25、第一导电柱;26、肋骨;27、导线;28、模拟肌肉部分一;29、模拟肌肉部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6所示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采用基体1和上盖2装配构成模拟胸腔,模拟胸腔的腔室4中安装有肺部本体3,所述上盖2的模拟肌肉部分以及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部分均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所述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选用导电水凝胶或者导电硅胶;所述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内部设有肺内电极片5,所述肺内电极片5经导线与肺外电极片6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肺外电极片6与所述基体1上腔室4的腔底部设置的第一导电柱25触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基体1和上盖2的接合处通过对接的第二导电柱7与导电套8实现导电连通,所述上盖2内模拟肌肉部分经导线与导电套8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柱25、第二导电柱7通过导线、接线端与外部电刀连接形成电切回路,真实的单极电刀、双极电刀或者超声刀通过引线接至接线端实现电切、电凝操作,进而实现肺叶切除术中所需要的模拟训练。
[0019]所述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内部包覆有肺内血管9,肺内血管9通过进血接口10与外部供血接头11连接,外部供血接头11经供血管12、血液控制阀13与血液袋14连接,模拟肺部本体3的血流。
[0020]所述肺部本体3的薄壁囊腔处设置有搏动气囊15,搏动气囊15通过进气接头16与外部供气接头17连接,外部供气接头17经供气管18与气源连接,模拟肺部本体3的心跳。
[0021]所述基体1内的一侧嵌有电控盒19,与电控盒19连接的接口模块20镶嵌在基体1的
侧端面上,接口模块20上集成有电刀接口21、供电接口22、模型开关23、血袋补给口24,所述第一导电柱25、第二导电柱7通过导线连接至接口模块20。
[0022]所述上盖2上的模拟肌肉部分分成两部分,模拟肌肉部分一28固定于上盖2上,模拟肌肉部分二29置于电切区域且可更换,其中,可更换的模拟肌肉部分二29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如导电水凝胶或者导电硅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体(1)和上盖(2)装配构成模拟胸腔,模拟胸腔的腔室(4)中安装有肺部本体(3),所述上盖(2)的模拟肌肉部分以及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部分均采用具有导电性质的生物仿真材料制成;所述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内部设有肺内电极片(5),所述肺内电极片(5)经导线与肺外电极片(6)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肺外电极片(6)与所述基体(1)上腔室(4)的腔底部设置的第一导电柱(25)触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基体(1)和上盖(2)的接合处通过对接的第二导电柱(7)与导电套(8)实现导电连通,所述上盖(2)内模拟肌肉部分经导线与导电套(8)连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第一导电柱(25)、第二导电柱(7)通过导线、接线端与外部电刀连接形成电切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训练用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肺部本体(3)的肺部组织内部包覆有肺内血管(9),肺内血管(9)通过进血接口(10)与外部供血接头(11)连接,外部供血接头(11)经供血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冠潮李欣泽刘敢伟张国信
申请(专利权)人:巨成铭医北京医学模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